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情志疗法对恶性肿瘤确诊阶段干预效果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19-10-08 16:02:07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研究情志疗法对恶性肿瘤确诊阶段干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72例恶性肿瘤确诊阶段患者,采用随机综合平衡法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各36例。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情志疗法。观察干预效果,包括护理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后焦虑及抑郁评分变化。结果①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8.33%),参照组并发症发生率(38.89%),有统计学意义(<0.05)。②实验组焦虑评分及抑郁评分与参照组相比要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情志疗法对恶性肿瘤确诊阶段干预效果有重要影响,可使患者负性心理得到改善。

关键词:情志疗法;焦虑;抑郁

本文引用格式:罗岚,刘娟,罗艳.情志疗法对恶性肿瘤确诊阶段干预效果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32):322.
 
0引言

       恶性肿瘤在临床中又称为癌症,是临床所有恶性肿瘤的总称,具有死亡率高、致残率高、难治愈等特点。据临床资料[1]记载,近年来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不断提升,由于疾病自身特点,外加患者对疾病认知程度缺失,使其极易出现焦躁、恐惧、不安等负性心理,严重影响临床治疗效果,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患者死亡,故而应采取有效护理干预,以确保其心理健康。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取江西省内数所3甲医院于2017年4月-2018年5月收治的72例恶性肿瘤确诊阶段患者,采用随机综合平衡法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各36例。实验组男20例,女16例;年龄20-71岁,平均(45.3±1.4)岁;参照组男21例,女15例;年龄21-71岁,平均(45.5±1.3)岁;两组患者基线资料经统计学SPSS21.0对比分析结果显示,(F>0.05)无统计学意义,可对比研究[11o

1.2方法。

       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护理人员积极与患者建立交流,并谨遵医嘱及其实际病情实施护理,给予病情检测,指导其开展相关检查工作;实验组采用情志疗法,具体内容如下:①疼痛护理。患者因疾病及化疗等因素影响可出现不同程度疼痛,故而有必要针对其疼痛实施护理模,分析患者疼痛等级,针对其实施止痛药物、音乐疗法及转移注意力等,止痛药物指导其取最正确的用药途径,以确保药效;②营养支持。结合患者病情制定饮食护理干预,由于部分吗啡药物可引起肠胃道反应,故应指导患者少量多次进行进食碎冰或气味较小的冷食,必要时可给予止吐剂处理,确保其每日正常营养供需,适量增加蛋白质摄取;③心理护理。针对患者不同表现采取现对应疏导方式,给予其陪伴,与其建立良好交互关系,深入了解患者负性心理,提高其对外界环境发生的兴趣,降低其对病情及治疗的关注程度,使其以良好心理面对后续治疗及护理工作。

1.3研究指标。

        观察干预效果,包括护理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后焦虑及抑郁评分变化。焦虑、抑郁评分采用HAMA、HAMD量表作为判定标准,其中HAMA总分29分,分值越低表明焦虑状态越轻;HAMD总分24分,分值越低表明抑郁状态越轻[21o


\

 
1.4数据处理。

        本研究数据处理采取SPSS 21.0统计学软件开展,计数数据呈百分比(%)表示,采用卡方%2检验,计量数据呈均数标准差3±s)表示,采用独立配对t检验;当P<0.05时,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8.33%(3/36),参照组并发症发生率38.89%(12/36),其中实验组上腔静脉综合症1例、恶性胸水1例、感染1例,参照组上腔静脉综合症4例、恶性胸水5例、感染3例,实验组与参照组相比要少,有统计学意义(2=7.701,P=0.006)o

2.2焦虑评分及抑郁评分对比。

        实验组焦虑评分及抑郁评分分别(6.56±1.25)分、(6.55±1.24)分,参照组分别为(16.20±1.36)分、(16.24±1.23)分,实验组焦虑评分及抑郁评分与参照组相比要低,有统计学意义(t=31.312、33.288,P=0.000、0.000)o

3讨论

        以往临床针对恶性肿瘤患者实施治疗过程中多采用常规护理,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其心理状态,但受疾病因素影响仍旧存在较为严重的负性心理,故而有必要采用有效护理干预。在具体治疗过程中,则围绕患者病情及治疗情况进行改善,最大程度降低因疾病或治疗而对患者生理造成的不适,使其以良好的心理及生理状态面对后续治疗,从而确保临床干预效果。本研究结果,实验组上腔静脉综合症、恶性胸水、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8.33%),明显低于参照组的(38.89%),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患者焦虑抑郁等负性心理得到改善,证实采用情志疗法可准确改善恶性肿瘤患者出现的负性心理。

        综上所述,在恶性肿瘤确诊阶段给予其情志疗法干预效果显著,能够使其负性心理得到缓解,并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值得临床推广[2]o

参考文献

[1] 迟玉春,庄见绘,杨慧芳.中医情志疗法对重症监护患者焦虑情绪的缓解作用研究[J].中医临床研究,2017,9(18):6—7.
[2] 孙晶波.心理护理干预对恶性肿瘤住院化疗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影响[J].中外医疗,2016,35(31):158—16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5480.html
本文标签: 情志疗法 ,焦虑 ,抑郁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