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改良截石位应用于阴式子宫切除手术的效果观察论文

发布时间:2019-10-07 10:42:13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观察改良截石位应用于阴式子宫切除手术的效果观察。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68例行阴式全子宫切除患者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按照手术体位不同将所有患者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34例患者采取截石位,实验组34例患者采取改良截石位,比较两组患者体位摆放前后血压、心率变化情况、术后视觉疼痛(VAS)得分以及安全性。结果实验组患者体位摆放后血压、心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术后下肢同一时间段视觉疼痛(VAS)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8.8%VS 20.6%),两组患者各项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行阴式全子宫切除的患者采用改良截石位可有效稳定个体患者血压、心率,从而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安全性高。

关键词:手术体位;阴式全子宫切除;安全性

本文引用格式:张海霞.改良截石位应用于阴式子宫切除手术的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32):99-100.
 
0引言

        阴式子宫切除术是经阴道进行子宫或子宫附件切除的一种手术,既往子宫切除术为腹式子宫切除术,阴式子宫切除术与腹式子宫切除术相比无需在个体腹部做切口,患者术后机体恢复较快,住院时间短[1]。近些年临床研究发现绝大多数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由于内心抵触术中体位,可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况,从而降低手术配合程度。由此可见,手术体位的正确摆放对缩短患者手术时间,提高个体患者手术配合程度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次研究对我院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68例行阴式全子宫切除患者分别采取截石位以及改良截石位,通过比较两组患者体位摆放前后血压、心率变化情况、术后下肢视觉疼痛(VAS)得分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从而研究体位对阴式全子宫切除患者临床研究意义。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68例行阴式全子宫切除患者按照手术体位不同将所有患者均分为实验组(34例)与对照组(34例),实验组:患者年龄在26-63岁,平均(42.8±2.1)岁,疾病类型:有14例患者为子宫脱垂,有10例患者为功能性子宫出血,有例7患者为子宫良性肿瘤,有3例患者为子宫内膜增殖症。麻醉方式:有22例患者采用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有12例患者采用硬膜外麻醉。对照组:患者年龄在25-63岁,平均(41.8±2.1)岁,疾病类型:有13例患者为子宫脱垂,有10例患者为功能性子宫出血,有例8患者为子宫良性肿瘤,有3例患者为子宫内膜增殖症。麻醉方式:有21例患者采用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有13例患者采用硬膜外麻醉。两组患者在年龄、疾病类型以及术中麻醉方式等一般资料上不存在统计学意义(>0.05)。

1.2病例选择标准。

       我院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68例行阴式全子宫切除患者年龄均在20岁以上,患者均为女性,所有患者入院就诊均完成相关影像学检查、生化检查,均符合人民卫生出版社第7版《妇产科学》中子宫脱垂、功能性子宫出血、子宫良性肿瘤、子宫内膜增殖症等疾病行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诊断标准。排除标准:①排除患有神经精神系统疾病的患者。②排除患有语言沟通障碍患者。③排除合并心,肝,肾等重要器官疾病患者。本次实验征得医院伦理会同意,并向患者以及患者家属大体讲解相关体位摆放,在征得患者以及患者家属同意的情况下,开展本次研究。

1.3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阴式全子宫切除术,其中对照组34例患者采取截石位,利用托腿架促使个体患者髋关节呈90度屈曲状,且外展45度,并用支架托住患者小腿肌肉丰满部分,使患者下肢呈90度屈曲,小腿水平位。实验组34例患者采取改良截石位,在标准截石位的基础上臀部高10度至15度,外移8公分至10公分。

1.4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患者体位摆放前、体位摆放后血压、心率变化情况。②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2小时、18小时以及24小时不同时间段下肢视觉疼痛评分(VAS),视觉疼痛评分(VAS)得分为0至10分,得分越高表示个体患者术后下肢疼痛越严重。③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天下肢血栓形成、下肢血管扩张、下肢麻木性疼痛以及小腿筋膜腔高压综合征等并发症。

1.5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系统软件统计分析资料;两组患者体位摆放前后血压、心率变化情况以及两组患者不同时间段下肢视觉疼痛评分(VAS)得分变化情况其中计量资料用(亍士s)表示,并用t检验;两组患者术后3天并发症其计数资料用(n,%)表示,并用2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体位摆放前、体位摆放后血压、心率变化情况,具体情况(见表1),两组患者体位摆放前血压、心率无明显变化,体位摆放后实验组患者血压、心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

 
         2.2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2小时、18小时以及24小时不同时间段下肢视觉疼痛评分(VAS),具体情况(见表2),实验组患者同一时间段下肢视觉疼痛评分(VAS)得分明显优于对照组。


\


 
        2.3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天下肢血栓形成、下肢血管扩张、下肢麻木性疼痛以及小腿筋膜腔高压综合征等并发症,具体情况(见表3),实验组共有3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对照组共有7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


3讨论
 
         近些年临床研究显示对于进行全子宫切除的个体患者在围手术治疗过程中可诱发紧张、焦虑等负面心理情绪,部分患者对术中体位摆放存在抗拒心理,子宫属于女性生殖脏器,当个体患者得知需进行全子宫切除时易陷入心理崩溃状态,从而导致患者心率、血压升高[2]。本次实验显示给予截石位的对照组患者摆放体位后血压、心率与改良截石位相比明显升高,实验组患者同一时间段下肢视觉疼痛评分(VAS)得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术后3天实验组共有3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改良截石位与截石位相比,患者术中在充分暴露患者手术部位的同时可有效改善个体患者静脉血回流状况,避免截石位对患者下肢造成的压迫,从而有效降低下肢血栓形成、下肢血管扩张、下肢麻木性疼痛以及小腿筋膜腔高压综合征等并发症发生率,对保证个体患者术后各项生命指标平稳具有重要的意义[31o

        综上所述,对于行阴式全子宫切除的患者给予改良截石位可有效保证患者手术安全性,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周爱建,郭亮生.双下肢水平展开体位对阴式全子宫切除病人术中生命体征及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6,30(22):2761-2763.
[2] 陈鸥.改良阴式全子宫切除手术体位的应用及效果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21(23):3189—3190.
[3] 李晓芬,樊理华,韩蔚,等.不同倾斜度体位对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患者眼内压和术后舒适度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20(34):4312—431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5413.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