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对在产房助产中应用风险管理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择的研究对象为我院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的250例产妇,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125例,在分组时依据的主要是患者住院的时间。对两组患者采取不同的护理模式,观察组为风险护理管理模式,对照组为常规模式,对两种管理模式应用的效果进行比较,统计并分析观察组实施风险管理前后的变化。结果在纠纷发生率方面,对照组高于观察组,而在助产士的心理压力及风险担忧等方面,对照组也都高于观察组,各方面的比较都具有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将风险管理应用在产房助产过程中,可以使发生的风险事件减少,并使护患纠纷的发生降低,从而使家属对助产效果更加满意,也使得产房助产士能够更好的进行指导。
关键词:风险管理;产房助产;应用;效果
本文引用格式:王玉敬.风险管理在产房助产过程中的应用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32):218.
0引言
产房作为医院中一个重要的科室,具有一定的高风险性,不仅与产妇、新生儿的生命健康息息相关,和医院的总体发展也密不可分。做好产妇的风险管理,对于降低产妇及新生儿不安全事件意义重大。对此,本文从产妇助产过程中的风险管理出发,分析采取风险护理管理模式的有效性,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的研究对象为我院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的250例产妇,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两组患者的人数都为125例,分组的依据主要是患者住院的时间。在产妇的平均年龄方面,观察组为(29.2±2.5)岁,对照组为(27.8±2.3)岁,而初产妇和经产妇的人数,观察组分别为90例、35例,对照组分别为89例和36例。在选择研究对象时,要按照标准进行选择,其中有一些患者需要排除,比如存在着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智障患者,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患者,以及在精神上存在疾病的患者。各方面的比较,两组患者都无统计学差异性(
F>0.05),可以在临床上进行应用。
1.2护理方法
1.2.1对照组:对照组产妇采取的护理模式为常规模式,即进行相应的产前检查,安排好入院床位,以及保证产房的卫生环境等,并且在产妇入院后,护理人员还要加强对产妇健康的重视,如果产妇及其家属有存在疑惑,还要耐心给予其解答。
1.2.2观察组:观察组实施的护理模式为风险管理模式,由专门的管理小组制定产妇产检的各项指标,评价并分析护理的质量,提前做好相应的防范措施;在日常的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自身要掌握相应的法律知识,能够明白在自身护理过程中,如果发生风险事件自己要承担责任;护理人员还要不断加强学习,增强自身的专业知识,以及更新自己的护理理念,使自身的服务意识和态度能够更加科学、合理;在护理过程中要严格执行相应的制度,比如探视制度;在分娩过程中,有需要注意的事项,也有相应的防范措施,在产前,护理人员还要将这些告知产妇,使产妇能够做好产前准备;同时,生产时,护理人员可以采取一定措施减少产妇的疼痛感,如进行按摩,并提前将含有较高热量的食物准备好,使产妇能够及时补充体力,还要将产妇分娩的情况及时报告给家属,使产妇家属能够安心等待;产后,还要密切的检测产妇的血压。
1.3观察指标。对护理效果的满意度、护患纠纷的发生率及投诉发生率进行观察,对观察组实施风险管理前后的情况进行统计并分析。
1.4统计学分析。统计并处理数据,可以采用SPSS 15.0软件,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的护理满意度及护理风险的发生率。
观察组对于护理的效果比对照组更加满意,而对照组发生护理风险的情况要高于观察组。两组的比较都有差异性显著(
P<0.05)。
2.2助产士的状态比较。
实施风险管理后,观察组的助产士在各方面的担忧都比实施前要明显降低(
P<0.05)。
3讨论
在经济的不断发展下,人们对医学知识更加了解,也有了一定的法律知识,维权意识也得到增强,对住院和护理的质量要求也得到提高。
在医院中,产房属于一类高风险科室,关系到产妇的健康,并对整个家庭都产生重要影响,而对其产生直接关系的则是护理工作,护理的质量对孕产妇以及新生儿的生命都有重要影响,因此,要加强对护理质量的重视,保证母婴的安全。要严格按照相应的规章制度进行产房护理,从而有效对风险进行预防。在换班时,要将交接班制度做好,如果发现问题,要及时向医师报告,并及时进行处理。如果在产房中存在着安全隐患,助产士还要及时提出,使医院能够及时进行整改,从而使护理的安全性得到保证。在产房中应用风险管理,既可以使护理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增强,还能够对自身的职责更加明确,从而在开展工作时能够按照规范严格进行,还能减少发生并发症的情况
[1-21o
本次研究中,在产房助产中应用护理风险管理模式,观察组对于护理的效果比对照组更加满意,而对照组发生护理风险的情况要高于观察组,并且发生的投诉和纠纷也少,两组的比较都有差异性显著(
P<0.05)。同时,助产士的状态方面,观察组也都高于对照组,护理的效果更加。因此,在产房助产中应用风险管理,能够使产妇对护理更加满意,也能够使发生投诉和纠纷的事情大大降低,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应用。
参考文献
[1] 范慧慧.产房风险管理对分娩质量的影响[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7,25(7):166-168.
[2] 邹卫.探析加强产房风险管理对于降低产房风险的意义[J].当代医学,2017,23(14):178-18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54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