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SuperPATH与DAA入路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治疗髋部疾病的近期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
6月在我院行THA治疗的80例髋部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
。对照组采用直接前方入路(DAA),观察组采用Super PATH入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下床时间情况并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Harris关节功能评分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及下床活动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
P>0.05);
术后随访1个月、3个月及6个月,两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评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出现1例假体脱落,并发症发生率为1.47%;观察组患者未出现并发症,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SuperPATH与DAA入路初次THA均是治疗髋部疾病的有效方法,但SuperPATH入路具有切口小、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的优势。
关键词:SuperPATH入路;DAA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
本文引用格式:赵华磊SuperPATH与DAA入路初次全髓关节置换术治疗髓部疾病的近期疗效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32):92+100.
0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老龄化加剧,股骨颈骨折、股骨头坏死、髋关节骨性关节炎等老年性骨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而全髋关节人工假体置换术(THA)是治疗上述疾病的最有效的方法
[1]o THA的入路方法有很多,研究结果表明直接前方入路(DAA)以及SuperPATH入路THA的临床效果要优于其他方法
[2]。为了探索THA效果更佳的入路方法,本研究通过比较DAA与SuperPATH入路的近期疗效,为临床手术选择入路方法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行初次THA的80例髋部疾病患者。纳入标准:①初次行THA的患者;②BMI<30;③符合手术指征及要求。排除标准:①既往髋关节手术史;②存在关节畸形、关节僵硬以及髋关节活动性感染;③存在手术禁忌症;④治疗依从性良好。将所有入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包括男22例,女18例;平均年龄(64.59±7.23)岁;包括股骨头坏死21例,髋关节骨性关节炎14例,股骨近端骨折5例;观察组包括男23例,女17例;平均年龄(64.72±7.18)岁;包括股骨头坏死20例,髋关节骨性关节炎13例,股骨近端骨折7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
P>0.05)。
1.2手术方法
1.2.1观察组患者采用SuperPATH入路。
患者采用全身麻醉,侧卧位,自股骨大粗隆顶点切开皮肤至骼后上棘,切口长约6-8 cm,分离臀大肌筋膜,自梨状肌和臀小肌间隙切开关节囊;将开口器置入股骨髓腔,切除股骨头,经皮建立通道,置入髋臼锉,逐号研磨髋臼,直视下安装假体复位;位置满意后冲洗关节腔、放置引流管;依次缝合,术毕。
1.2.2对照组患者采用DAA入路。
全麻后取侧卧位,骼前上棘下方3 cm及外侧两横指处向远端切开皮肤约10 cm,逐层分离皮肤及皮下组织,切开阔筋膜和部分臀大肌纤维束。钝性分离暴露关节囊,沿股骨颈纵轴T形切开关节囊,显露股骨头颈,并在外展肌下方以显露股骨颈上部结构处安放拉钩。切开后部关节囊至髋臼处,磨锉髋臼并安装髋臼假体。股骨干髓腔扩髓后置入股骨头假体后,将股骨复位至正常位置,检查活动度及松紧度,冲洗,逐层缝合,留置引流管。
1.3观察指标。
①手术情况: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②采用Harris关节功能评分法评估两组患者手术后1个月、3个月及6个月的关节功能;③观察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情况。
1.4统计学分析。
对数据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分析,以
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及下床活动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
P>0.05),如表1。
2.2两组患者髋关节功能评分。
术后随访1个月、3个月及6个月,两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评分均无明显差异(
P>0.05),见表2。
2.3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
随访6个月,对照组出现1例假体脱落,并发症发生率为1.47%;观察组患者未出现并发症,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
P>0.05)。
3讨论
目前,Super PATH入路和DAA入路是临床行THA手术治疗髋部疾病最为常见的两种手术方法,两种方法各具优势。DAA通过前方直接入路经肌间隙显露髋关节,可以更好的保护髋部肌肉组织的完整性和强度,这对于患者植入假体的稳定性和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都极为重要。但是DAA是一种相对微创的手术入路方法,其手术切口长度仍在10 cm左右,这也是其术中出血量较Super PATH入路多的重要原因。而Super PATH入路的THA手术则是真正的微创手术,其手术切口长度为6-8 cm,而且其在手术过程中无需切断外旋肌群和关节脱位,因此,其术中出血量更少;而且由于其保留了前后关节囊的完整性,因此髋关节前后稳定性好,术后出现脱位的风险更低
[3],因此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及下床活动时间方面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戸<0.05);但在髋关节功能评分并发症发生率方面两组患者并无明显差异(
戸>0.05)。
当然,Super PATH入路和DAA入路THA手术也均存在一定的缺点,例如SuperPATH入路由于是上方关节囊入路股骨侧处理,没有小转子参考,因此对于假体前倾判断有所困难,加之股骨遮挡,会出现假体位置不佳。而DAA入路也会增加股骨近端显露的难度,增加股骨近端骨折的风险
[4],这都是临床手术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的情况,以提高手术效果。
综上所述,Super PATH与DAA入路初次THA均是治疗髋部疾病的有效方法,但Super PATH入路具有切口小、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的优势,但在手术过程中需注意两种方法的不足之处,避免出现其他风险。
参考文献
[1] 林绪超,姚晓东,徐皓,等.Super PATH入路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部疾病的近期疗效分析[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8,33(4):340—342.
[2] 王瑞,胡成栋,李东风,等.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直接前方入路和前外侧入路的疗效对比研究[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8,39(11):1270—1274.
[3] 乔高山,朱成栋,朱乐银,等.Super PATH微创与常规入路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早期疗效比较[J].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2018,15(1):52—54.
[4] 聂迁,孙钰,李小磊,等.直接前方入路与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疗效[J].江苏医药,2017,43(17):1219—122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53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