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 探讨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合并白内障采用玻璃体切除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研究将82例玻璃体视网 膜病变合并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甲组单纯采用玻璃体切除术治疗,乙组采用玻璃体切除术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治疗,比较两组患 者的手术治疗效果差异。结果 两组术前视力、眼压水平对比差异不明显,乙组术后3天及7天眼压水平低于甲组,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
义(P>0.05),乙组患者术后半年视力明显优于甲组、术后1天眼压水平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 论 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合并白内障患者采用玻璃体切除与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视力水平,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更适合在临床上推广。
关键词:玻璃切除术;超声乳化吸出术;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白内障;疗效
本文引用格式:兰芬,蒋炜,邱敏.玻璃体切除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治疗玻璃体视网膜疾病合并白内障效果观察卩].世界最新医学信息 文摘,2019,19(30):171-172.
Effect of Vitrectomy Combined with Phacoemulsific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Vitreoretinal Diseases with Cataract
LAN Fen, JIANG Wei, QIU Min
(Ophthalmology Department, General Hospital of We stern War Zone (formerly Chengdu Military Region General Hospital), Chengdu Sichuan)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vitrectomy combined with phacoemulsific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vitreoretinopathy with cataract. Methods 82 patients with vitreoretinopathy and cataract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Group A was treated with vitrectomy first, and group B was treated with vitrectomy combined with phacoemulsification. Result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preoperative visual acuity and intraocular pressure level between the two groups. The intraocular pressure level of group B was lower than that of group A 3 days and 7 days after operation.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尸>0.05). The visual acuity of group B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of group A half a year after operation, and the intraocular pressure level and complication rate of group A one day after operation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group A (P<0.05). Conclusion Vitrectomy and phacoemulsification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visual acuity of patients with vitreoretinopathy and cataract, and the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is low, which is more suitable for clinical promotion.
KEY WORDS: Vitrectomy; Phacoemulsification; Vitreoretinopathy; Cataract; Efficacy
0引言
由于玻璃体的特性和结构类似于凝胶,能有效缓解外界的冲 撞,因而在正常状态下,玻璃体可充分发挥保护视网膜的作用,避 免视网膜受损⑴。反之,视网膜病变也会导致玻璃体受损。对于 出现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合并白内障的患者,临床上主要采用玻璃 体切除术和白内障手术治疗,但实施玻璃体切除术后,再进行白 内障手术,会在术中减弱囊袋与悬韧带稳定性,增加患者术后发 生并发症的几率⑵。因此,为提高患者的预后,降低患者的术后并 发症发生率,本研究采取玻璃体切除术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 术同时进行,取得了良好的手术效果,具体研究内容,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临床资料
选取2015年3月〜2018年3月治疗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合 并白内障的82例患者为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甲、乙组,各41 例。甲组:男24例,女17例;年龄53〜67岁,平均年龄(62.3 ±3.4) 岁;病程3〜5周,平均病程(3.8 ± 0.6 )周;乙组:男26例,女15例; 年龄54〜69岁,平均年龄(62.7 ±3.2)岁;病程3〜6周,平均病程 (4.1 ±0.7)周。研究入选对象经临床检查,均确诊为玻璃体视网 膜病变,且患者都合并有白内障,所有患者都已签署有知情同意 书。排除患有精神功能障碍、视网膜脱离、合并有严重的心、肝、 肾等脏器功能不全,或有手术禁忌症,不接受研究的患者。
1.2方法
甲组采用玻璃体切除术,具体的手术操作方法为:术前将等 量的利多卡因与布比卡因混合后进行结膜下与球后神经阻滞麻 醉,然后建立三切口通道,在进行玻璃体切除术后,可在剥膜钩 辅助下,剥离、清除增生膜和新生血管膜,对活动性出血点进行 眼内水下电凝或眼内光凝止血,关闭切口。乙组采用玻璃体切除 术联合超声乳化吸出术治疗,采用利多卡因和布比卡因混合后, 实施玻璃球后阻滞麻醉和结膜下麻醉,先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 出术:在透明角膜处做3mm左右的切口,将黏弹剂注入前房,环 形撕囊,水分离,超声乳化碎核技术,吸岀晶状体核和皮质。然 后充分暴露巩膜,建立三通道切口,切除玻璃体,对眼球内的新 生血管膜和增生膜进行清除和剥离,并采取眼内水下光凝法止 血,然后囊袋内植入人工晶体,对人工晶状体位置进行调整,抽 净黏弹剂,再用灌注液封闭角膜穿刺口,最后关闭切口。
13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术前、术后半年的视力状况、术前及术 后1天、3天、7天的眼压水平与并发症发生率,以此判断患者手 术前后的治疗效果差异。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2.0分析数据,计数资料用[«(%)]表示,计量 资料用(无土s)表示,差异以X
2和,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 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各时段视力水平比较
两组患者术前视力状况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乙组 患者术后半年的视力状况明显优于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如表 l
o
2.2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眼压水平对比
两组术前眼压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乙组患者术 后1天的眼压水平明显低于甲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但其术后3天及7天的眼压水平与甲组相比,差异不 明显,无统计学意义(
P>0.05),如表2。
2.3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乙组患者术后出现1例玻璃体腔内出血,并发症发生率为 2.44% ( 1/41 ),甲组术后出现晶状体后囊混浊4例,高眼压3 例,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7.1% ( 7/41 ),乙组术后并发症发 生率明显低于甲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c2=4.986,P=0.026 )。
3讨论
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在临床上属于较为常见的眼科疾病,患者 多合并有不同程度的白内障。针对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合并白内 障的病患,临床上通常采取手术治疗,传统的治疗方法多为先采 用玻璃体切除术,待患者的病情稳定后,再采取白内障超声乳化 吸出术⑶。但实施玻璃体切除后,再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 会因缺乏玻璃体支撑,前房稳定性差,而加大手术的难度,增加 手术治疗的风险性。因此,选择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对提高 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合并白内障的患者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本次研究中采用玻璃体切除术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 治疗的乙组患者视力、眼压水平指标改善状况显著优于传统的 单纯玻璃体切除术的甲组,且乙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也明 显低于甲组。表明两种手术方法联合应用于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合并白内障患者的治疗中,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视力,减少患者术 后的并发症发生率。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我们分析一方面是因 为玻璃体切除联合白内障摘除手术,能在手术的同时一并去除 白内障遮挡因素,有效的改善术中清晰度提高手术成功效率,减 少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同时也解决一部分屈光因素,有效的 改善视力,而白内障的存在,不仅降低术中的清晰度,减慢手术 进程,而且因玻切手术的多因素刺激,后期白内障的程度也会有 不同程度的加重,导致术后视力改善不佳,出现后囊膜混浊这类 并发症的增多,这与我们的观察结果也是一致的。另一方面,我 们研究发现术后1天乙组的眼压水平要低于甲组,我们分析可 能与白内障摘除有关,已有多方研究证实青白联合手术较单纯 青光眼小梁手术更能有效降低眼压[4],所以白内障的联合摘除能 够有效降低部分眼压水平,同时也可能与术者最后关闭切口恢 复眼内压注水量的多少以及手术切口密闭情况相关,而到术后3 天、7天眼压水平两组无差异,我们分析可能随着时间延长,术后 切口愈合更好,房水的产生及流出循环恢复如初,导致两组眼压 水平趋于一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总之由于玻璃体切除术联 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同时进行,不仅可降低多次治疗引发 的手术创伤,减少患者的心理负担,节省手术费用,减轻患者的 经济压力,同时在改善视力、降低并发症方面都较单纯手术效果 好,因此,采取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与玻璃体切除术联合进行 的治疗方案,比前期采用玻璃体切除术,再实施白内障超声乳化 吸出术治疗的效果显著⑸。综上所述,玻璃体切除术联合白内障 超声乳化吸出术治疗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合并白内障,能有效改 善患者的视力,且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治疗更安全。
参考文献
[1] 魏远建.玻璃体切除治疗玻璃体视网膜疾病临床效果分析叮中外医学 研究,2017,15(32):51-52.
[2] 门愿如.玻璃体切除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疗效及对屈光状态的 影响J].慢性病学杂志,2016,17(02):212-214.
[3] 诸钱伟,周丽娜,沈炯.前后段联合手术治疗玻璃体视网膜疾病合并白 内障的临床疗效皿国际眼科杂志,2018,18(11):2027-2030.
[4] 贾雪芳,冯学峰,辛志坤,等.玻璃体切除联合白内障手术治疗增生性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皿局解手术学杂志,2017,26(03):215-217.
[5] 孙昊,康建芳,康欣乐.玻切术联合超声乳化吸出术对玻璃体视网膜疾 病合并白内障的疗效分析皿国际眼科杂志,2017,17(11):2144-214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53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