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越婢加术汤出自《金匮要略》水气病篇,由越婢汤加白术而成,用于治疗里水出现一身面目浮肿,小便不利,脉沉等症。本文从核心病机、 药物组成、临床应用及临证体悟四个方面对本方进行论述,以便为广大的中医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金匮要略》;越婢加术汤;临证应用
本文引用格式:郑腾飞,胡蓝方.越婢加术汤临床证治体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30):265.
0引言
越婢加术汤出自《金匮要略》水气病篇,由越婢汤加白术而 成,用于治疗里水出现一身面目浮肿,小便不利,脉沉等症。笔 者根据《金匮要略》原文相关论述总结前人经验及临床体会,将 本方加减应用于治疗水肿、痹症、肾炎等病症取得了良好疗效, 现详述于下。
1越婢加术汤的核心病机
在《金匮要略》有关越婢加术汤的记载共有3处:《金匮要略- 水气病》第5条:“里水者,一身面目黄肿,其脉沉,小便不利,故 令病水,假令小便自利,故令渴也,越婢加术汤主之。”《金匮要 略-水气病》第23条:“里水,越婢加术汤主之,甘草麻黄汤亦主 之。”《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附方:《千金方》越婢加术汤,治 肉极,热则身体津脱,腠理开,汗大泄,厉风气,下焦脚弱。
由《金匮要略》原文可知:越婢加术汤主要用于治疗全身浮 肿、恶风、汗出、小便不利、下肢脚弱、脉沉等证。风湿邪气侵袭肌 表,肺气不降,津液下行不畅则小便不利;水液运行受阻,停聚肌 表则发为浮肿;风邪袭肺,卫表失固则恶风;风邪袭表,腠理不固, 水液停聚,郁而化热,风邪与内热相合共同导致腠理开泄,营阴外 泄,故而汗出;湿性重浊,存蓄机体,则腿脚无力;脉沉为水湿之 象。由此可知,越婢加术汤证的病机为:风邪袭表,水热互结。
1.1越婢加术汤的药物组成及功用
越婢加术汤由麻黄、石膏、白术、甘草、大枣组成。《神农本草 经》言麻黄“发表出汗,去邪热气”《本草纲目》云麻黄“散赤口 肿痛,水肿,风肿,产后血滞。”张锡纯曰“受风水肿之症,《金匮》 治以越婢汤,其方以麻黄为主,取其能法风兼能利小便也。”可知 麻黄发表散散水气、利尿消肿之力;石膏“凉而能散,有透表解肌 之力。”《名医别录》载石膏“除时气头痛身热,三焦大热,皮肤 热,肠胃中膈热,解肌发汗;至消渴烦逆,腹胀暴起喘息,咽热。” 石膏与麻黄相伍,既散表邪又清里热;白术有“治水肿胀满”(《药 性论》)之功,又有“利小便”之力,与麻黄相配增强利尿消肿作 用;甘草、大枣补益中气,健脾以利于水液的正常输布,甘草甘缓 以防麻黄发汗太过伤津耗液。全方共奏发汗祛湿、利尿消肿、清 热除烦之力,以除停聚肌表之水湿,清解在里郁热⑴。
2临床应用举隅
2.1眼睑浮肿兼痹证
黄某,女,39岁。初诊日期:017年5月22日。主诉:双眼 睑浮肿,伴双下肢疼痛2月余。2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晨 起双眼睑浮肿,伴双下肢疼痛。就诊于某诊所,予口服西药治疗 效果不明显。刻下症见:双眼睑浮肿,晨起较严重,双手晨僵,手 指有胀感,双下肢疼痛,酸软,乏力,双足湿疹,傍晚面部发热,汗 出不多,大便调,小便短少,舌淡红,舌尖红,边有齿痕,苔白,脉 沉滑数。辨证为:水肿,水停肌表,湿热下注;处方越婢加术合四 妙散加减:麻黄10g,生石膏45g,白术15g,生甘草6g,黄柏10g, 生意米30g,川牛膝15g,苍术10g,杏仁10g,大枣4枚。7剂,水 煎服。二诊:017年5月29日。服上药7剂后,晨起双眼睑浮 肿轻,双手晨僵好转,下肢疼痛基本消失,傍晚面红减轻。予上 方加车前子15
go7剂,水煎服。三诊,2017年6月5日。药后 诸症明显好转,小便已通畅,双足湿疹基本消退。仍与原方7剂 巩固治疗。
按:本案患者初诊以双上肢水肿,伴双下肢疼痛就诊,诊断 为:水肿;同时患者有双手晨僵、手指发胀感、双足湿疹、汗出不 多、小便短少、舌有齿痕,均为水湿邪气充斥机体所致;患者有傍 晚面部发热、舌尖红、脉沉滑数,乃水湿之邪,郁久化热之所致, 故用越婢加术汤解肌发表清热;患者双下肢疼痛、酸软、乏力、双 足湿疹,乃湿热下注所致,故用四妙散清热祛湿;同时加杏仁寓 麻杏薏甘汤之意,加强发汗解表,祛风除湿之功。二诊,患者诸 证较前好转,知方已对证,为加强利小便清湿热作用,故在原方 基础上加车前子。全方共奏发汗解表、清热祛湿、利尿消肿之功, 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2.2肾炎水肿
李某,男,6岁,初诊,2018年7月18日。间断性全身浮肿 两年,加重5天,患者两年前感冒后出现全身浮肿,就诊于某医 院诊断为急性肾炎,住院治疗20余天水肿减轻,后出院口服药 物治疗,具体不详。两年间水肿反复发作,但未予治疗。5天前 感冒后出现全身浮肿、发热、流涕,服感冒药后发热、流涕消失, 但水肿未有明显改善,遂寻求中医诊治。刻下症见:全身面目浮 肿,口干不欲饮,眩晕,全身乏力,汗出不多,小便量少,大便澹, 3-4次/日,舌淡,苔白水滑,脉沉细数。诊断为:水肿,脾肾阳虚, 水郁化热。处方越婢加术汤合苓桂术甘汤加减:麻黄10g,石膏 45g,炙甘草6g,桂枝10g,茯苓30g,生白术15g,泽泻12g,川附子 10g,生姜3片。7剂,水煎服。二诊:2018年7月25日。初服上 方汗出、小便增多,继服水肿减轻,眩晕、乏力已不明显。观药已 对证,予前方加车前子15g。7剂,水煎服。后以本方加减治疗月 余,水肿、眩晕痊愈,大便已正常。随访一年水肿未再复发。
按:本案患者有既往有肾炎病史,近又因外感发病以全身面 目浮肿为主,故诊断为水肿;患者汗出不多、小便不利、脉数,为 水停肌表、郁久化热所致,故用越婢加术汤发汗解表清热、利尿 消肿;患者眩晕、口干不欲饮、苔白水滑、脉沉细,为水饮内停之 象,用苓桂术甘汤温阳化饮、健脾利湿;患者有全身乏力、大便稀 澹,乃脾肾阳虚之候,故加附子温补脾肾阳气;加泽泻加强利尿 消肿。二诊时患者症状好转明显,故仍予原方,只加车前子利尿 消肿。全方共奏发汗解表清热、温阳健脾、利尿消肿之功,正和 本案肺脾肾阳虚、水郁化热的病机一致,故疾病向愈。
3临证体悟
笔者临床运用越婢加术汤治疗外邪犯肺、水停肌表、郁久化 热的水肿、痹症、肾炎等疾病,临证之时还可根据患者病情进行 加减应用。患者除全身浮肿、无汗、小便不利、脉沉等症状外,尚 有下肢肿痛、沉重,双足麻木、湿疹等湿热下注证时可合用四妙 散,加强清利湿热之功;若伴有全身关节酸楚疼痛、恶寒发热等 症状时,可加用麻杏苡甘汤加强解表利湿之效。水液的输布异 常与脾、肾关系密切,若脾肾阳虚,可造成水液的输布失调,除浮 肿外还会出现眩晕、心悸、腹泻等证候,须在越婢加术汤基础上 合用苓桂术甘汤或真武汤以温阳化气行水。
参考文献
[1]安衍茹,胡本祥.中国商品学会第五届全国中药商品学术大会论文集
[C].款冬花的本草考证,2017,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53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