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脊柱转移瘤的CT诊断及CT特点研究及分析(附论文PDF版下载)

发布时间:2018-08-17 17:44:01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目的 分析脊柱转移瘤的 CT 诊断价值及 CT 特点。方法 选择 2017 年 1 月至 2018 年 1 月我院收治的 104 例脊柱转移瘤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开展 CT 检查,分析结果。结果 共计 52 例为溶骨型转移,占总数的50.00%。成骨型转移共计 40 例,占总数的 38.46%。混合型共计 12 例,占 11.54%。病变累及腰椎共计 62 个。其中骶尾椎 6 个、腰椎 58 个,颈椎 8 个。共计 294 个单椎体受累,两个椎体受累共计 30 个,三个以上受累为 50 例。

合并椎体病理性骨折 56 处,椎管受累 22 处,椎旁软组织肿块共计 43 处,累及附件共计 121 个。结论 CT 在诊断脊柱转移瘤中,具有极高的特异性。不同种类的脊柱转移瘤的表现也存在较大差异,在对患者开展诊断时,必须和其他疾病加以鉴别。

\

关键词: 脊椎转移瘤;CT;疾病特征;鉴别诊断

作者:董战军. 脊柱转移瘤的 CT 诊断及 CT 特点研究及分析 [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67):158.

0引言

脊椎是肿瘤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变,该疾病占全部肿瘤转移数量的 5%-10%。因肿瘤性质存在明显差别,疾病的临床表现也存在不同,进而为病患的临床诊断带来了困难。和以往相比,当前我国对于转移性肿瘤诊断技术明显进步, 孤立脊椎转移癌的诊断率显著上升 [1]。对于肿瘤负荷低,生物学行为良好的患者,开展手术治疗,能全面延长患者的存活期 [2]。结合实际情况,本文选择 2017 年 1 月至 2018 年 1月我院收治的 104 例脊柱转移瘤者为研究对象,对上述命题展开分析,现将具体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 2017 年 1 月至 2018 年 1 月我院收治的104 例脊柱转移瘤者为研究对象,男病患 54 例,女病患 50 例。
年龄区间为 42.15-82.66  岁,平均(65.21±1.14)岁。疾病类型:食道癌 8 例,乳腺癌 10 例,肺癌 60 例,胃癌 4 例,前列腺癌 8 例,肝癌 14 例,其他 8 例。具体体现为患处疼痛, 间歇性、持续性发作,晚间尤为严重。其余为神经根或者脊髓受压引致的放射性疼痛,肢体乏力,感觉异常。严重者截肢。

1.2方法。使用美国 GE 公司生产的 Sytec 4000 iCT 设备, 对患者开展检查,层厚为 5 mm,螺距为 1.0. 开展扫描。差数为 130-200 mA,120-140 kV,扫描时长为 1-1.8 s, 距阵为 512×512。对病患的软组织以及骨窗进行观察。

2结果

依照转移瘤密度,可将其分为成骨型、溶骨型和混合型三类。本组内,共计 52 例为溶骨型转移,占总数的
50.00%。体现为程度不一,体态不一的低密度骨质受损。成骨型转移共计 40 例,占总数的 38.46%。体现为单发、多发斑点样以及结节样骨性致密影混合型共计 12 例, 占11.54%。体现为高密度成骨结节以及低密度骨质受损。上述三种转移瘤存在较大差异。病变累及腰椎共计 62 个。其中骶尾椎 6 个、腰椎 58 个,颈椎 8 个。共计 294 个单椎体受累,两个椎体受累共计 30 个,三个以上受累为 50 例。合并椎体病理性骨折56 处,椎管受累22 处,椎旁软组织肿块共计43 处,累及附件共计 121 个。

3讨论

骨转移为癌症发展中常见合并症,前列腺癌、肺癌以及乳腺癌为发现骨转移的常见疾病,很多患者在未出现疼痛症状时,就已经发生了骨转移。确定是否存在骨转移,对于癌

症患者的治疗方案确定,临床分期以及选择预后判断均有一定价值。脊柱 CT 骨转移一般分为溶骨、成骨以及混合三种类型,不同种类的转移瘤的 CT 影像存在差异。

溶骨型转移:主要表现为骨质破坏,呈现出虫蚀状、膨胀性囊状或者大片状破坏。形态规则性不佳,边缘清晰度高。不存在硬化,一般合并病理性骨折,受影响的椎体扁化,前后 / 左右方向楔形改变 [3]。另外也可能为前后一致的塌陷。单椎体中可发现诸多病灶,病灶之间相互融合,皮质骨中断, 在椎旁出现软组织肿块,经常累及椎弓根,椎间盘通常不受累。成骨型转移:主要以硬化为主,具体表现为棉絮样、斑点样、片样或者结节样高密度病灶。病灶密度比椎体高,附件罕见累及,通常不存在周围组织肿块,很少累及椎管。但倘若椎体和附件同时出现高密度灶,则提示为转移瘤。混合型转移: 同时存在成骨和溶骨表现,较为复杂,成骨和溶骨可以在同一个病灶中出现,也可分布在多个病灶内。

\

脊柱转移瘤和其他疾病的 CT 诊断鉴别要点为:

单发 / 多发骨髓瘤应当和单椎骨或多椎骨溶骨型转移瘤加以甄别。上述两种疾病的好发年龄相似。骨质均存在程度不一破坏,且不会累及椎间盘。两者鉴别要点为:第一、骨髓瘤在骨质疏松症基础上合并穿凿样骨质破坏,边界清晰。第二、骨髓瘤很少累及附件。第三、骨髓瘤中少见软组织, 转移瘤的则常见肿块。第四、尿本周氏蛋白阳性结果在诊断骨髓瘤中有着极高的现实意义。

骨结核表现为虫蚀样骨质破坏伴有骨质增生硬化。应当和混合型转移瘤加以鉴别。骨结核患者一般有结核病史,病变位置一般在前中椎体,很少累及附件,受损区域中常见死骨, 病变累及部位和相邻椎体相连,椎间旁软组织呈现出弥漫性肿胀、局限性病变,密度低,合并钙化灶。上述表现主要以寒性脓肿和死骨最具有诊断价值。

淋巴瘤一般为溶骨性骨质受损合并广泛性骨质疏松,疾病进展迅速,在此同时会累及椎体和附件,四周组织的肿块较为明显,疾病确诊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穿刺活检。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525.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