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内科急重症患者的观察和护理论文

发布时间:2019-09-17 16:16:37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分析内科的急重症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本次研究的急重症患者为我院从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期间收集的,共486例,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分别为243例,其中,参照组实施基础性护理,研究组实施综合性护理,并对两组患者通过护理后的满意度实施对比分析。

结果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比参照组高,2组数据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内科急重症患者进行综合性护理是最为明智和有效的,有助于提升患者满意度,帮助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关键词:内科急重症;观察;护理

本文引用格式:陆海兰.内科急重症患者的观察和护理[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25):297-298.

0引言

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渐提升,人们对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我院选取了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内科所收治的急重症患者,对其实施不同护理方式进行对比分析,现做出以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的急重症患者为我院从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所收集的,共486例,将其随机等分为研究组以及参照组,分别243例。

其中,研究组男120例,女123例,年龄在28-66岁,平均(47.0±19.0)岁;参照组男122例,女121例,年龄在30-70岁之间,平均(50.0±20.0)岁。两组患者相关资料相比较,存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参照组实施本院的基础性护理,主要就是给予患者常规的健康宣教。研究组在基础性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主要包括心理护理、细化式专业护理、饮食护理、运动指导具体表现为:

①心理护理:对于患者而言,由于其自身状况比较紧急,通常会对病情的预后造成不利影响,这就致使患者在发病期间会表现出焦虑、不安等负面情绪,而这种消极情绪如果持续时间较长,就会对患者疾病预后造成影响。

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及时与患者加强沟通,对患者产生的不良情绪进行疏导。同时,护理人员还需要向患者介绍疾病的基本知识,在病情和治疗方案、预后生活等方面对患者循序渐进的进行心理疏导,使得患者的心理负担能够有效减轻,减少对疾病的恐惧心理,并使患者的配合性得以有效提高。

家属在进行探病之前,护理人员需要和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相应的沟通,防止家属由于对患者病情缺乏了解,而出现惊慌的现象,而对患者自身的心理状况造成不良影响,使得病情发生恶化,因此行为上的心理疏导主要表现在医护人员在治疗过程中的有条不紊、信心十足,同时,护理人员的操作需要稳、准、快,其不仅能够消除患者自身的恐惧情绪,而且还能够使医护人员获得信任感[1]。

\
 
②细化式专业护理: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的意识以及生命体征状况加强关注,且注意给患者保暖,将枕头垫低,找到较为平坦的地方,帮助患者躺下。

对生命体征异常且脸色异常、有休克症状的患者,取休克体位。对于出现昏迷状态的患者,首先,护理人员需要辅助患者进行侧躺,然后将脚缓缓弯曲,并使左手腕实施自然弯曲后置于右手背上,其对患者的呼吸顺畅具有显著影响[2]。

及时吸氧,保证患者能够呼吸顺畅,根据病情需要建立2-3条静脉通道,其通常能够使治疗的有效率得以有效提高。在实际吸氧的时候,需要确保患者自身体位的舒适程度,并依据缺氧的状况,对氧流量实施相应调整,按照患者疾病的严重程度不同,需要有针对性的对患者进行护理。

对于出现肺部感染患者,首先要做好病房环境护理,且病房温度控制在20℃左右、湿度则为60%左右为宜。确保室内通风,气温较低时要相应做好室内保暖。

其次,每天指导患者进行呼吸功能训练,例如可采用腹式呼吸及缩唇呼吸的方式进行膈肌锻炼,锻炼时间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而定,一般为10-20 min,保持每日两次锻炼的频率。

对活动障碍患者每天定时为患者翻身,一般翻身时间间隔为2 h。对于不能自主排痰的患者还应做好拍背吸痰等辅助排痰措施,特别是昏迷患者,护理人员首先保持呼吸道通畅如有异物应帮助其将呼吸道中的异物处理干净,以此防止误吸情况出现,对于存在不能进食或者存在吞咽困难的患者应为其留置胃管,鼻饲时应将床头太高至30°-45°,采用多次少量的饮食方式。

对于使用呼吸机的患者,为其护理时应在无菌状态下操作,且要定时对呼吸机及相关设备进行检测,每日更换湿化水。根据患者情况进行压疮护理。患者入院后24 h内应由责任护士对其进行压疮风险评估,对可能引发压疮的原因进行科学分析。患者治疗或者休息时应避免局部组织长时间受到压迫,一般每两个小时就要为患者翻身一次。

为了避免有骨突出部位受到压力,可使用软垫或者R型垫支持,对于需要长期卧床的患者则应为其铺设气垫床休息。

③饮食护理。在急重症患者当中,由于糖尿病以及结核性的胸膜炎等相关患者通常会产生较高的能耗,这些患者通常需要较多的热量,但糖尿病患者通常需要对其饮食实施控制,因此,护理人员需要依据患者的具体状况,为其制定具有针对性的饮食计划,对其热量的摄入实施相应控制。

同时,护理人员还需要对患者所摄入的蛋白、碳水化合物等加强关注,并嘱咐患者对维生素等进行适量的补充。④运动指导。对于病情逐渐好转的患者而言,通常需要指导其实施相应的运动,从而使患者出现的血糖紊乱的状况得以有效改善。

患者的病情在稳定之后,通过相应的运动,也能够使患者自身由于疾病而造成的紧张感得以有效减轻,并使得病情能够有所好转。可以进行各种有氧运动,每周进行2-3次,每次的时间最低10-20 min。

1.3观察指标。以本院自制的问卷调查,对本次护理状况进行调查,主要分为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不满意。

1.4统计学分析。将SPSS 20.0软件应用在数据的处理中,计数资料(%),χ2检验;计量资料(±s),t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调查满意度明显比参照组高,2 组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详见表 1。

\
 
3讨论

优质护理作为医学不断进步过程中的组成部分,其主要就是将患者作为护理的重点,对临床工作进行规范,并构建相应的护理管理模式。

通过给予患者优质护理,不仅能够促使护理效果得到有效强化,而且还能够对护理状况进行改善,从而使护理质量得以有效提升,并确保医疗的安全性。本次研究表明,通过给予患者综合性护理,研究组的护理获得的满意度明显比参照组高,即给予患者优质性护理,能够使护理效果得以有效提高。

护理过程中,需要对患者细致入微的照顾,特别是那些行动不便的患者,护理人员不但需要在身体上对其进行细致呵护,同样需要在心理上对其进行疏导,尽可能减轻患者因为疾病而产生的负担,使得患者不会过分感到孤独和恐惧。

通过护患之间的沟通交流,可以使得患者和护理人员之间建立了良好的护患关系,使得患者对护理人员产生了一定的信任感,对护理的依从性大大提升,并能够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对待疾病,有助于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经研究表明,对内科急重症患者采取综合护理模式,不仅可以使患者自身的疼痛感得以有效减轻,而且还能够减轻患者及其家属自身的心理负担,以此使患者自身的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

而且还可以提升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和质量,增强护士的职业认同感和自身评价感,而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也能够得到提升,从而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让患者对护理人员产生信任,提升患者的护理依从性,帮助患者可以早日恢复健康,更加积极、乐观的面对今后的生活和工作,面对美好的人生。

参考文献

[1]林淑娟.内科急重症病人的观察与护理[J].中国医疗前沿,2009,4(08):131-132.
[2]汤朝杰.综合护理干预在呼吸内科重症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8,12(18):144-14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5129.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