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缓解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不良情绪及改善心理状态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8例为研究对象,按就诊时间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4例。
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心理状态和不良情绪。结果心理护理干预2个月后,观察组的SCL-90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SAS和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心理护理在缓解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中能有效改善患者不良情绪及心理状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心理护理;急性心肌梗死;不良情绪;心理状态
本文引用格式:周玲,刘俊.心理护理在缓解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不良情绪及改善心理状态中的作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25):225+227.
0引言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相关研究表明急性心肌梗死与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呈双向关系[1],
一方面急性心肌梗死会引起患者抑郁、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另一方面不良情绪会影响到患者的恢复以及病情的发展。因此,必要的心理护理成为临床上逐渐引起重视的治疗措施。本研究旨在探讨心理护理在缓解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不良情绪及改善心理状态中的作用,现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8例为研究对象,按就诊时间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4例。对照组患者中男40例,女24例,平均(52±4)岁;
观察组患者中男38例,女26例,平均(51±4)岁。纳入标准:年龄30-65岁,符合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诊断标准。本研究已通过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所有患者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观察组:
①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对患者产生的焦虑、恐惧、悲观等心理,予以正确的疏导,倾听患者的述求,最大限度满足患者的需求。
②对患者讲解有关病情演变的知识,消除患者心中的疑虑,对医护人员产生信赖感,增强患者对康复的信心。
③对患者的饮食进行科学的指导,引导患者少食多餐。
④疼痛发作,必要时给予止痛护理,同时谈论一些轻松愉快的话题,转移患者注意力,有利于缓解疼痛及精神紧张状态。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医院常规护理。
1.3观察指标。分别于患者住院时和治疗2个月后进行如下观察指标评定:
①采用SCL-90[2]对两组患者心理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
②使用SAS和SDS[3]对两组心理护理后患者不良情绪进行评定,分数越高说明患者不良情绪越严重。
1.4统计学分析。所有数据经统计学软件SPSS 22.0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平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构成比)n(%)表示,组间比较使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CL-90评分情况:心理护理前,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SCL-90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在心理护理干预2个月后,观察组的各项指标均显著改善(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AS和SDS评分比较:心理护理前,观察组和对照组的SAS,SDS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心理护理后,观察组SAS和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讨论
国内外研究表明,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身心疾病,患者的心理、精神、情绪影响着病情的发展和转归。急性心肌梗死由于病发突然,病情严重,患者往往心理压力较大,容易出现焦虑、紧张、抑郁等不良情绪,而这种不良情绪又会加快心率,使心脏负担加重,从而加重患者心肌缺血状态,严重影响后期的治疗效果[4-5]。
因此医护人员必须重视不良情绪对患者的影响,治疗过程中要以妥善的言语和友善的态度,来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使其配合治疗,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本研究发现,心理护理干预2个月后,观察组SCL-90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说明患者采用心理护理进行干预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精神状态,有利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身心健康。
相关研究表明,抑郁已成为急性心肌梗死的独立预测因子,因此抗抑郁治疗可能成为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有效手段,此项研究中,通过2个月的心理护理,观察组患者SAS和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说明针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心理护理进行干预能够明显缓解患者的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提高患者满意度。
综上所述,心理护理在缓解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中能有效改善患者不良情绪及心理状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杨丽.心理护理在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焦虑、抑郁情绪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4):136-137,143.
[2]刘艳萍.心理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的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6,16(41):197-197,201.
[3]俞寰.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8,15(1):89-92.
[4]许新华.急性心肌梗死在急诊护理中的干预体会[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16):185-186.
[5]王丹萍.观察心理护理在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焦虑、抑郁情绪中的应用效果[J].心理医生,2018,24(14):296-29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50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