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分析循证护理在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80例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新生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他们平均分为两组各40例,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对照组新生儿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新生儿患者采用循证护理的方法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新生儿患者经过护理后的脑病并发症发生率及新生儿患者的住院时间。
结果对照组新生儿患者的脑病并发症出现的概率为17.5%,观察组新生儿患者的脑病并发症出现的概率为2.5%,并且观察组新生儿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新生儿的住院时间,两组新生儿患者的数据对比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的护理过程中应用循证护理的方法,能够有效地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新生儿患者快速康复,还能够明显改善目前较为紧张的医患关系,是一项值得推广的应用。
关键词:循证护理方法;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护理
本文引用格式:梁婵.循证护理在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护理中的价值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25):284+286.
0引言
在我国新生儿常见的病症类型中,缺氧缺血性脑病也属于其中。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病情发生原理如下:新生儿大脑内的中枢神经系统因为在孕期的各个阶段发生了窒息的情况,从而导致了胎儿大脑组织受到了缺氧缺血性的伤害,出现这样的情况对胎儿的生命有着较为严重的威胁,少数成功存活下来的新生儿有很大几率会产生智力低下或者是大脑瘫痪等非常严重的神经缺陷。
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目前治疗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方法都是采用对症治疗,在治疗的过程中给新生儿辅以专业的护理干预措施,提高新生儿患者的恢复效果,提升新生儿患者的生存质量[1-2]。本文就循证护理在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与探讨。
1资料与方法
1.1患儿资料。选取我院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所接受缺氧缺血性脑病治疗的新生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80例,将他们平均分为两组各40例。
其中对照组脑病患儿的日龄为2-20 d,平均(11±5.4)d,男21例,女19例;观察组脑病患儿的日龄为3-24 d,平均(12.5±4.6)d,男23例,女17例。两组治疗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的其他基础及病理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给予对照组40例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新生儿患者采用传统常规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具体护理措施如下:给予新生儿患者进行各项常规的身体检查,严密监测新生儿患者的生命体征,如果发生异常需要及时通知主治医师,并且采取相应措施,以免病情恶化。
常规的护理中需要给新生儿患者提供吸氧服务,帮助新生儿患者降低脑颅内的压强,将新生儿患者的体温维持在一个正常的水平上,严格控制新生儿的血压。如果新生儿患者出现体内代谢系统异常的情况或者是酸碱失衡时,需要护理人员及时采取措施解决,还要不断为新生儿这补充所需的营养,注意防寒保暖的护理工作。
给予观察组40例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新生儿患者采用循证护理的方法进行护理,具体护理措施如下:护理人员需要充分掌握新生儿患者的病情资料,在缺氧缺血性脑病信息资料的基础上,制定科学、合理的护理方案。
给予新生儿患者吸氧护理、降低颅内压强和为新生儿患者补充营养成分时,需要实施循证护理,当每个护理阶段出现的问题时,需要护理人员采取相应的措施及时解决,并且严密监测新生儿患者的生命体征,面对出现的问题,护理人员需要根据医院数据库中的信息资料来进行查找,确定出现问题的原因,并且找到最合适的处理方法,并且将结果加入到最新规划的护理方案中。
护理人员对新生儿患者实施循证护理时,需要每天定时检查并详细记录新生儿患者的体征变化,每周进行一次观察护理的总结,然后根据循证护理的总结结果优化护理方案。对于已经出院的新生儿患者,护理人员需要经常性的进行电话访问,掌握患儿的恢复情况,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3-4]。
1.3治疗效果观察。在对两组患儿进行一段时间的护理观察后,详细记录新生儿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情况和其他发育指数。
1.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s),计算资料采用χ2检验,若P<0.05,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从患儿的护理调查结果上来看,观察组患儿的住院时间为(15.5±3.2)d,对照组患儿的住院时间为(22.4±4.1)d,且观察组患儿的运动发育指数和智力发育指数都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对照组患儿的脑病并发症出现的概率为17.5%,观察组患儿的脑病并发症出现的概率为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概率数据见表1
3讨论
由于在围产期出现窒息的情况,很容易导致新生儿出现缺氧缺血性脑病,并且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病情十分严重,需要快速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来进行救治,避免新生儿患者的病情急剧恶化。
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发病原因比较复杂,一般都与患儿大脑组织代谢系统出现紊乱有关,患儿脑补血流发生改变也会引起该疾病的发生[5]。
因此,在进行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治疗的时候,需要确保患儿大脑内的血液供应,避免患儿因为缺氧出现心功能退化的情况。所以说,采取循证护理的方法进行更加科学、合理的护理工作,帮助患儿早日恢复健康,减少脑病并发症的产生率[6-7]。
总而言之,在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的护理过程中应用循证护理的方法,能够有效地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新生儿患者快速康复[8-9],还能够明显改善目前较为紧张的医患关系,是一项值得推广的应用。
参考文献
[1]邵娟.循证护理在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探讨[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26):111+113.
[2]崔智平.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护理中循证护理价值分析[J].当代临床医刊,2018,31(04):3956+3949.
[3]何婷.循证护理在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护理的临床疗效[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66):229.
[4]杨素峰.循证护理在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护理中的临床效果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53):117.
[5]路稳敬.循证护理在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继续医学教育,2018,32(06):112-114.
[6]朱媛媛,杨小红.循证护理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护理中的应用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12):214-215.
[7]温琼丽.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护理中循证护理的应用效果探讨[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06):102+108.
[8]王娟.循证护理在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护理的应用价值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8,10(03):184-186.
[9]王留霞.循证护理在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7,32(11):111-11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50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