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中药半夏的炮制方法与临床应用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19-08-22 10:06:36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半夏作为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在我国享有悠久的使用历史。由于半夏本身具有一定的毒性,采取不同的炮制方法来对其进行炮制加工,使之毒性降低,半夏的功效也随之改变,将之与不同的中药配伍,可以治疗不同的疾病,发挥不同的作用。

因此,本文秉承着提高半夏使用效果并且降低以至消除其毒性的目的,对其长期以来的各种炮制方法进行归纳总结,并且进一步分析其临床应用的方法,提高临床疗效。

关键词:半夏;炮制;方法;历史;临床;配伍

本文引用格式:田红艳.中药半夏的炮制方法与临床应用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25):143-144.

0引言

半夏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的块茎,其生品有毒,刺激咽喉。但由于其在降逆止呕以及燥湿化痰等方面的作用显著,从而使其在中医的临床治疗过程中,成了广泛使用的药物[1]。

不管是在《中国药典》还是在《历代中药炮制资料辑要》中,关于半夏的记载都是通过不同的炮制方法,来降低半夏的毒性,使其能够在治疗不同的症状方面起到更好的作用。在半夏长期的使用过程中,人们已经研究出了包括水煮、姜制等在内的几种有效的炮制方法,借助这些不同的炮制方法,半夏的功效也能够得到显著的改变。

1半夏炮制的历史概论

最早的半夏炮制法,可以追溯到《黄帝内经》。《黄帝内经》以“治半夏”这一名称来命名已经经过炮制去毒的半夏。其后,医圣张仲景又在其毕生所成《金匮玉函经》中对炮制半夏以去其毒的方法进行了记载,其采用的主要方法是“温水去毒法”。

这种方法顾名思义,就是使用水质较好的温水来对半夏进行清洗,从而使其毒性得以去除。后来,到了我国的魏晋南北朝时期,龚庆宣曾提出炮制半夏的方法,其流程如下:先将半夏汤洗干净,将其和生姜一起熬煮半天,其毒性就基本上得以消除。

而到了唐代,药王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药方》中记载了现代半夏炮制法之原型的汤洗半夏炮制法。后世的医学家在此基础上,又添加了白矾和食醋等原料对半夏炮制法加以改良和调整。半夏作为一味普通的中药,经历过了历代医药工作者的改良,其炮制工艺已经日趋成熟。

2半夏的炮制方法

不论以何种方法作为炮制半夏的基础,都须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按中医用药要求,制剂调配的需求作为炮制的准则,并以半夏本身的性质作为炮制的重要依据。

\

 
2.1炮制的目的。中药材经炮制成饮片后,不仅可以提高疗效、降低毒副作用,而且便于储藏。同时“饮片入药,生熟异治”也是中医用药的特色优势。

就拿半夏来说,一定的炮制可以使其所包含的毒性得到最大程度地降低或者消除,从而使其有效的成分得到更好的发挥,能够在临床中搭配出不同的配方,以治疗不同患者的疾病[2]。

2.2半夏炮制的方法。复制法是半夏最常使用的炮制法,由于其工艺在唐代时就已经经过反复的研究,因此早已处于成熟和完善的水平。

该炮制方法是利用不同的辅料,将半夏加入其中进行炮制,从而使半夏中的毒性得以有效地清除,同时使其药效获得最大程度上的增强。半夏的炮制品有生半夏、姜半夏、法半夏、清半夏、竹沥半夏、半夏曲,在2015版《中国药典》中载有4种常用的炮制品。

(1)生半夏:夏、秋二季采挖,洗净,除去须根及外皮,晾干,切片。
(2)清半夏:辅料为白矾,先用水浸泡,换水后加入白矾浸泡,再煎煮至无白心,取出晾7成干,闷后,切片阴干。经过炮制后,清半夏的毒性相较于没有经过炮制的生半夏大大降低。
(3)姜半夏:是在清半夏的基础上加入鲜姜片一起煮,煮完之后进一步晾干,姜半夏相比与清半夏,其毒性基本上已经完全消失。
(4)法半夏:在生半夏中加入白矾、甘草、石灰液几味辅料,按照规定的方法和比例进行炮制。经过炮制法半夏不仅能够消除毒性,还增强了半夏的治疗效果。

3半夏的临床应用

半夏味辛、性温燥,入脾、胃、肺经,有毒。善燥湿化痰,有止咳作用,为燥湿化痰、温化寒痰要药,尤善治脏腑湿痰;其又能和胃降逆止呕,善治多种痰饮或胃气失和所致的呕吐痰饮内阻,胃气不和所致的夜卧不安;半夏还具有化痰散结消疲的作用,长于治疗痰湿互结气机不畅,心下痞满或呕吐下痢及气滞痰凝之梅核气。

此外半夏内服消痰散结,外用散结消肿止痛;又可以以毒攻毒,治痰滞毒凝所致的瘿瘤痰核,痈疽发背,无名肿痛初期等。现代多用于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胃炎,咽炎、中风后遗症,眩晕综合症等属于寒湿痰浊、痰气阻滞者。

3.1配伍应用。汉代著名医学家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充分利用半夏和生姜配伍治疗,如大柴胡汤、生姜泻心汤、小青龙汤、栝蒌薤白半夏汤、紫荆毛三七汤、半夏厚朴汤等治疗多种疾病。

据统计《伤寒杂病论》中43个处方使用半夏,包括37方内服,6方外用。仲景处方中半夏的使用频率较高,表明当时半夏在中医治疗中占有重要位置。

3.2应用范围

3.2.1止呕:半夏可以治疗各种类型的呕吐症状。因姜半夏在炮制的过程中加入了生姜,所以在治疗呕吐症状时应选用姜半夏。半夏治疗温胃止呕,可以和人参、干姜等药材一起配伍,从而制成半夏干姜散;治胃虚呕吐,则可与人参和大枣配伍,制成大半夏丸。

3.2.2化痰:除了止呕的功效之外,半夏还有化痰的作用。清半夏擅长燥湿化痰,适用于痰涎凝聚的湿痰咳嗽。半夏具有消痞化痰。要调和阴阳并且去浊气,可以加入干姜等药材制作成半夏泻心汤。而如果想要有效地清热化痰,则可以加入黄连,制成小陷胸汤[3]。

\
 
3.2.3定眩:人之所以会产生眩晕的症状,从本质上来讲,是由于痰饮夹肝风所致。法半夏擅长治疗此证。,将半夏与白术、天麻进行配方具有祛风健脾的作用,如半夏白术天麻汤。

3.3临床应用分析。半夏在临床应用上比较广泛,可以治疗风痰、寒痰、湿痰等各种痰证;还可用于寒湿呕吐,胃虚呕吐,胃热呕吐、妊娠呕吐;并用于治疗梅核气,瘿瘤痰核、痈疽肿痛等症,根据临床主治的不同应选择不同的炮制品,临床以清半夏、姜半夏为常用,表1是我院2017年半夏的临床使用分析。

4 结论

我国古代的医药学家对半夏的药性进行了深入研究,探索出一系列的炮制方法以确保其毒性的降低和消除。通过不同药物的配伍增加了半夏的治疗范围。

笔者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及我院半夏的临床使用情况分析可以看出,通过使用不同的半夏炮制品与不同的中药配伍,不但提高了临床疗效,增加了半夏的适应症,同时也保证了半夏临床使用的合理性。

参考文献

[1]修艳芹.中药半夏的炮制方法及临床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83):258-259.
[2]贺斌.中药半夏炮制的历史沿革及现代药理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2014(13):1629-1629.
[3]廖建秀.浅谈中药半夏的炮制方法与临床应用[J].当代医药论丛,2017,15(10):142-14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4936.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