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讨论微创与传统术式治疗SandersⅡ型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的100例SandersⅡ型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而后以患者接受手术治疗方式的不同随机将这10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予以传统切开内固定手术)与研究组(予以微创内固定手术),评判标准:各项治疗指标。
结果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与手术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的术后引流量、早期并发症以及晚期并发症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微创手术的实施可降低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机率,有利于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值得推广。
关键词:微创手术;传统手术;SandersⅡ型跟骨关节内骨折
本文引用格式:赵明君.微创与传统术式治疗SandersⅡ型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25):66-67.
0引言
临床上治疗SandersⅡ型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传统方法是切开内固定术,此种治疗方法虽然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其对患者软组织的创伤性较大,致使在术后容易导致患者出现各种并发症,随着现代医学水平的不断进步,使得微创手术在临床上的各科室得到了普遍的应用,微创手术在SandersⅡ型跟骨关节内骨折中的应用可在提高患者治疗效果的同时,减少手术创伤带给患者的生理与心理的应激反应[1]。
对此,本文对SandersⅡ型跟骨关节内骨折治疗过程中实施传统手术与实施微创手术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了搜集,详情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于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选取我院的100例SandersⅡ型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而后以患者接受手术治疗方式的不同随机将这10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50例,其中男女比例为35:15;年龄20-63岁,平均年龄(41.5±18.0)岁;研究组50例,其中男女比例为36:14;年龄21-63岁,平均年龄(42.0±18.9)岁,本文开展的此次研究两组患者均持支持态度且同意参与此次研究,以上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予以传统切开内固定手术进行治疗,研究组予以微创内固定手术进行治疗,详细治疗内容如下:于跗骨窦进行切口操作,让切口直至患者外踝尖下方的一横指处,而后顺着腓骨肌腱上缘再行切口操作,并将其延长到患者的第4拓骨基处,该切口的长度大于5 cm左右,逐层分离患者的皮肤以及深筋膜等,让切口下缘显露腓骨的肌腱鞘,而后在患者跟骨的外侧壁进行游离操作。
清理干净血肿后让骨折端充分的暴露,使用薄型骨膜剥离器顺着患者原始骨折线对嵌压的内侧壁进行修复,并在跟骨结的外侧钻入1根长度为4 mm的斯氏针,让跟骨结节骨块可以复位到载距突骨折块,对骨折内翻畸形进行修复,并使用1根长度为2 mm的克氏针,使跟骨恢复到其原有的跟骨高度,使用2根长度为2 mm的克氏针固定患者的至载距突,且在跟骨前突与跟骨结节外侧的连接部位钻入1根长度为2 mm的克氏针,随后使用微型钢板支撑并固定患者的关节面[2]。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各项治疗指标,包括有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早期并发症以及晚期并发症。
1.4统计学方法。
文中数据均以通过SPSS 22.0软件的检验,计量资料的表示方式为(±s),用t进行检验;计数资料的表示方式为%,用χ2检验,若P<0.05,说明数据分析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各项治疗指标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与手术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的术后引流量、早期并发症以及晚期并发症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3讨论
跟骨骨折在临床上属于一种常见骨科足部骨折,其中SandersⅡ型跟骨关节内骨折属于跟骨骨折的一种类型,该骨折的多发人群为青壮年群体,出现该骨折后,若不及时进行治疗,将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尽早治疗该骨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3]。
临床上治疗SandersⅡ型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传统方法是为患者行“L”型的手术切口,使之可以有效的充分暴露患者骨折受损组织,但是该病治疗方式在术后容易患者发生各种并发症,不利于预后,且该手术容易会导致患者病灶周围皮瓣的坏死以及软组织受损,致使延长患者的术后恢复时间,增加患者与其家庭的经济负担[4]。
而微创手术的实施,虽然与传统手术相比具有相似的疗效,但是其具有切口面积小,损伤性小的特点,使得极大的降低了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机率,将更有利于患者关节组织的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5]。
值得注意的是,微创手术在SandersⅡ型跟骨关节内骨折中的应用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手术医生应掌握手术内固定实施过程中患者的适应性以及选取合适的手术时机;
第二,该手术在实施过程中应注意复位的顺序,尤其调整好Gis-sane角的角度,而后再恢复跟骨的高度;
第三,该手术的实施应利用好克氏针的撬拔操作,并掌握好一定的内固定技巧[6]。
微创手术与传统手术相比具有的优势有:
第一,对患者病灶部位的软组织以及皮瓣的伤害性较小;
第二,可以充分暴露患者的跟骨关节部位,将方便于手术医生更清晰进行内固定以及复位工作;
第三,可方便于手术医生在患者的跟骨关节内置入微型钢板,保障修复关节面的稳定性[7]。
根据本文此次的研究显示,实施微创手术与传统手术后,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与手术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的术后引流量、早期并发症以及晚期并发症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与传统手术相比,微创手术将更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且预后效果较好,医院为提高SandersⅡ型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治疗效果,应积极普及微创手术的优越性。
综上所述,微创手术的实施可降低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机率,有利于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常猛,孙振,张义庚,等.微创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与传统术式的临床对比研究[J].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2018,20(01):36-39+43.
[2]陈洪海.微创与传统术式治疗SandersⅡ型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研究[J].创伤外科杂志,2016,18(03):165-167.
[3]王勇,杜昭.微创与传统术式治疗SandersⅡ型跟骨关节内骨折的疗效比较[J].医学综述,2016,22(06):1212-1214.
[4]Baoyou Fan,Xianhu Zhou,Zhijian Wei,Yiming Ren,Wei Lin,Yan Hao,Guidong Shi,Shiqing Feng.Cannulated screw fixation and plate fixation for displaced intra-articular calcaneus fracture:A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urgery,2016,34.
[5]屠永刚,任绍东,陈泽群,等.小切口简单内固定与“L”形切口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疗效比较[J].广东医学,2018,39(16):2459-2462.
[6]孟乾,刘玉平.两种微创内固定手术治疗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的疗效比较[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8,35(04):376-378.
[7]晏波,厉泽众,代立武.小切口微创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49例[J].骨科,2018,9(04):327-32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48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