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循证护理在乳腺癌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论文

发布时间:2021-11-19 11:03:48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 目的:观察循证护理在乳腺癌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 525 例乳腺癌化疗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 262 例和观察组 263 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负性情绪 [ 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 评分、生命质量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护理后,观察组 SAS 和 SD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躯体疼痛、社会功能、生理功能、活力、一般健康状况、生理职能、精神健康和情感职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胃肠道反应、血管损伤和骨髓抑制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循证护理可降低乳腺癌化疗患者负性情绪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生命质量评分,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

【关键词】 乳腺癌;循证护理;负性情绪;生命质量;不良反应

乳腺癌居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前三,且呈年轻化趋势 [1]。原发性乳腺癌经手术治疗后,还需接受化疗,降低转移、复发风险,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但化疗易产生多种并发症,需要进行科学的护理。循证护理是指护理人员以自身临床护理经验为基础,将护理过程中的相关问题以科研研讨的方式进行分析解决,促进护理质量的提升 [2]。本文观察循证护理在乳腺癌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9 年 3 月至 2020 年 3 月本院收治的525 例乳腺癌化疗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纳入标准:接受改良根治术;肿瘤直径≥ 2 cm,淋巴结活检阳性;精神、认知功能正常。排除标准: 合并其他恶性肿瘤;合并心肝肾等主要器官功能严重障碍。患者及家属了解本研究内容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且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按照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 262 例和观察组 263 例。对照组年龄 28~64 岁,平均(45.28±8.64)岁; 临床分期:Ⅱ期 186 例,Ⅲ期 76 例。观察组年龄27~68 岁,平均(45.85±8.89)岁;临床分期:Ⅱ 期 180 例,Ⅲ期 83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予以患者病情监测、用药指导、疾病健康知识宣教等基础护理;保障患者的营养支持,遵医嘱补充营养液;为患者提供干净舒适的病房;向患者发放乳腺癌自我护理手册,并嘱咐患者及家属按照手册执行,保障居家护理质量。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循证护理。(1) 成立循证护理小组:包括 5 名护师,1 名主管护师, 共同讨论整理乳腺癌患者化疗期间的护理风险事件,各个组员提出自身的见解和预防不良事件的提议,再以“乳腺癌护理”“乳腺癌化疗不良反应” 等关键词在万方、知网等网站上检索,查看中华核心刊物发表的关于乳腺癌护理的相关指南和化疗不良反应护理指导,结合组员提出的解决措施,制订护理措施。(2)护理措施:告知患者脱发是正常的,可准备帽子或假发;在注射化疗药物前后需使用生理盐水冲洗血管,降低化疗药物对血管壁的刺激作用,尽量不在患侧穿刺;长期输注化疗药物导致穿刺处红肿,予以硫酸镁冷敷,同时配合冰敷理疗;化疗前予以患者止吐药,并通知患者减少进食, 化疗结束后通过听歌、看电影等方式转移注意力; 密切监测患者白细胞计数,按医嘱予以抗生素,做好感染预防护理。(3)心理护理:帮助患者建立积极面对疾病的信心,应用化疗药物前,需坦诚告知患者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同时告知患者化疗的必要性;邀请患者进入病友微信群,通过病友间的共情,宣泄负性情绪,并做好答疑工作。(4)正念减压:以正念冥想,抒发负性情绪,让患者想象疾病治愈后或出院后的美好生活,通过积极、正向的情景鼓励配合治疗。(5)运动疗法:评估患者的身体状态,开展合理强度的有氧训练,如步行、瑜伽、骑自行车,3~5 次 / 周,以患者耐受为宜, 20~30 min/ 次。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护理前、护理 4 周后负性情绪评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患者焦虑、抑郁状态,均包括 20 个条目,采用 4 级评分法,得分越高表明患者焦虑或抑郁程度越严重。(2)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生命质量评分。采用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评估,包括躯体疼痛、社会功能、生理功能、生理职能、精神健康、情感职能,活力和一般健康状况 8 个维度,标准分各计 100 分,得分越高患者生命质量越好。(3)比较两组化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 22.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 χ2 检验,以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前后负性情绪评分比较 护理前, 两组 SAS 和 SDS 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护理后, 两组 SAS 和 SDS 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2.2  两组护理前后生命质量评分比较 护理前, 两组 SF-36 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躯体疼痛、社会功能、生理功能、活力、一般健康状况、生理职能、精神健康和情感职能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2.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胃肠道反应、血管损伤和骨髓抑制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

\
                                   
3  讨论

肿瘤切除术后的化疗十分必要,可显著降低乳保障患者的营养支持,遵医嘱补充营养液;为患者提供干净舒适的病房;向患者发放乳腺癌自我护理手册,并嘱咐患者及家属按照手册执行,保障居家护理质量。

腺癌患者的复发和转移风险 [3]。但化疗伴随较多的不良反应,患者一方面担心化疗的效果和不良反应, 一方面又承受化疗导致的身体痛苦,身心受到双重折磨 [4-5],故采取科学有效的护理十分重要。

循证护理是护理人员在护理活动中将科研资料与临床经验结合的护理模式,分为 5 个大体步骤,即寻找问题、循证问题、审视科研资料、将科研资料与临床经验结合、具体实施。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观察组SAS 和SD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SF-36 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胃肠道反应、血管损伤和骨髓抑制率均低于对照组。分析原因为, 循证护理的心理护理、正念减压均可帮助患者产生正向、积极情绪,从而减少负性情绪;同时通过生理盐水冲管,对穿刺位置进行药物冷敷、冰敷等, 能减少化疗药物对血管壁的刺激,降低血管损伤风险;化疗后通过听歌、看电影等方式转移注意力, 密切检测患者血小板计数,可有效降低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发生风险,提高生命质量 [6]。

综上所述,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循证护理可降低乳腺癌化疗患者负性情绪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生命质量评分,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

参考文献

[1] 闫冰雪 . 心理辅导在乳腺癌化疗患者中的应用 [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8,24(29):3577-3579.
[2] 谢静华 . 循证护理对乳腺癌化疗患者护理依从性及安全性的影响研究 [J]. 当代护士(上旬刊),2017(4):90-92.
[3] 王利,李永红,郑燕 . 化疗监测日志联合品管圈对乳腺癌化疗患者的影响研究 [J].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19,20(4):353-356.
[4] 朱冰洁,李佳倩,黄孟秋,等 . 154 例乳腺癌化疗患者症状管理自我效能影响因素分析 [J]. 护理学报,2019,26(18):42-46.
[5] 陈漪雯,欧阳雪岩,朱朕,等 . 不良情绪对乳腺癌患者化疗后生命质量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J]. 实用癌症杂志,2019,34(9):1478-1481.
[6] 王静玲,金立亭,汪芳 . 循证护理对乳腺癌化疗患者心理、生活质量及并发症的影响 [J]. 中国临床研究,2018,31(7):998-100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33596.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