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 目的:观察普拉洛芬联合聚乙二醇治疗干眼症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 70 例干眼症患儿进行前瞻性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5)和研究组(n=35)。对照组采用聚乙二醇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普拉洛芬治疗,比较两组眼功能恢复指标[ 泪液分泌实验(SIT)浸湿长度、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液溶菌酶、角膜荧光素染色试验(FS)] 水平、自觉症状和体征评分, 以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 SIT 浸湿长度和 BUT 均长于对照组,泪液溶菌酶水平高于对照组,FS 评分、自觉症状和体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97.14%(34/35),高于对照组的 77.14%(27/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拉洛芬联合聚乙二醇治疗干眼症患儿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降低自觉症状和体征评分,改善眼功能恢复指标水平,效果优于单纯聚乙二醇治疗。
【关键词】 干眼症;普拉洛芬;聚乙二醇;泪液分泌实验;泪液溶菌酶;角膜荧光素染色试验
干眼症又称角结膜干燥症,是由于泪液蒸发过量或分泌不足所致,与泪液质量、多少及流动性异常有关 [1]。典型症状为异物感、眼干涩或疲劳,部分患儿有烧灼感、眼痛、惧光等症状,甚至损伤角膜,影响患儿视力 [2]。近年来,因电子产品过早与过度使用,儿童干眼症发生率逐渐升高,临床常采用人工泪液滴眼治疗。但近年来有研究发现,炎症在干眼症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3]。本文观察普拉洛芬联合聚乙二醇治疗干眼症患儿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5 年 3 月至 2020 年 4 月本院收治的 70 例干眼症患儿进行前瞻性研究。纳入标准:经泪液分泌试验,符合《临床诊疗指南:眼科学分册》中干眼症诊断标准 [4];治疗前未接受其他眼部治疗。排除标准:合并其他眼部疾病;手术引发的干眼症;依从性差;对本研究药物过敏;交流障碍或精神障碍。患儿家长知情本研究内容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批准文号:20150218)。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5)和研究组(n=35)。对照组:男 19 例, 女 16 例; 年龄 3~14 岁, 平均(6.46±2.85) 岁; 病程 1~12 周,平均(6.08±1.01)周;水样液缺乏型干眼 27 例,脂质缺乏型干眼 8 例。研究组:男21 例,女14 例;年龄3~14 岁,平均(6.84±2.29)岁; 病程 1~12 周,平均(6.15±1.04)周;水样液缺乏型干眼 25 例,脂质缺乏型干眼 10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聚乙二醇滴眼液(Alcon Research LLC, 国药准字 HJ20160105,10 mL) 滴眼治疗,1 滴 / 次,4 次 /d。
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普拉洛芬滴眼液(山东海山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20093827, 0.1%)滴眼治疗,1 滴/ 次,4 次 /d,两药间隔 10 min滴用。两组均治疗 1 周。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眼功能恢复指标水平。泪液分泌实验(SIT):将试纸置入患儿结膜囊内, 要求患儿轻微闭眼或向下看,5 min 后取出试纸,观察试纸浸湿长度,SIT 浸湿长度 >10 mm 为正常; 5 mm<SIT 浸湿长度≤ 10 mm 为泪液分泌偏少;SIT 浸湿长度≤ 5 mm 为干眼症。泪膜破裂时间(BUT):用荧光素滤纸条点一下结膜囊,于最后 1 次眨眼开始计时,至角膜表面荧光素薄膜出现第一个黑色破裂位置的时间,BUT>10 s 为正常;BUT ≤ 10 s 为泪膜不稳定。泪液溶菌酶水平:采用透射比浊法测定,泪液溶菌酶 <1.2 μg/L 提示干眼。角膜荧光素染色试验(FS):将 1%~2% 荧光素钠滴于结膜囊内,1~2 min 后观察角膜上皮缺损部位黄绿着色情况,无色计 0 分,着色≤ 1/3 计 1 分,1/3< 着色≤ 1/2计2 分,着色 >1/2计3 分。(2)比较两组自觉症状及体征评分。自觉症状:异物感、干涩感、眼痒、畏光、烧灼感等;体征:球结膜充血睑结膜充血、水肿等,每项症状计 10 分,得分与不适感或严重程度呈正相关。(3)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后,患者症状消失,BUT>15 s 为痊愈;治疗后,患者症状明显减轻,10 s<BUT ≤ 15 s 为显效;治疗后,患者症状好转,5 s<BUT ≤ 10 s 为有效;治疗后,患者症状未缓解或加重,BUT ≤ 5 s 为无效。总有效率 =(痊愈 + 显效 + 有效)例数 / 总例数 ×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2.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 χ2 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眼功能恢复指标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 SIT 浸湿长度、BUT、泪液溶菌酶水平和 FS 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两组 SIT 浸湿长度和 BUT 均长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长于对照组;两组泪液溶菌酶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两组 FS 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2.2 两组自觉症状和体征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自觉症状和体征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自觉症状和体征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2.3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14%(34/35),高于对照组的77.14%(27/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
3 讨论
随着电脑与智能手机的普及,干眼症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有研究显示,炎症与干眼症发生密切相关,可能是小儿经常用手揉眼,手中细菌进入眼内,诱发炎症反应,导致干眼症 [5]。因此临床治疗儿童干眼症时,可采用抗炎类药物。
聚乙二醇是常见的人工泪液,可于眼表生成一层持久性保护膜,短时间内缓解患儿干眼症状,但无法解决眼内炎症反应。普拉洛芬是一种抗炎药物, 通过阻断二十四碳四烯酸、环氧合酶衍生物的合成, 抑制前列腺素生成,减轻炎症反应 [6]。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研究组 SIT 浸湿长度和 BUT 均长于对照组,泪液溶菌酶水平和治疗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FS 评分、自觉症状和体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分析原因为,普拉洛芬可抑制肿瘤坏死因子、血小板、组胺及缓激肽等炎性因子的释放,具有较好的抗炎效果,进而维持角膜上皮完整性,减少视力波动 [7-8]。
综上所述,普拉洛芬联合聚乙二醇治疗干眼症患儿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降低自觉症状和体征评分,改善眼功能恢复指标水平,效果优于单纯聚乙二醇治疗。
参考文献
[1]金明,王晓娟,宋海姣,等 . 中药及熏灸治疗干眼症的临床观察 [J].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2006,16(2):71-73.
[2]李玉婵,刘兵 . 短期应用普拉洛芬滴眼液治疗老年干眼症的疗效及安全性 [J]. 国际眼科杂志,2018,18(6):1097- 1110.
[3]杨茂俊, 梁岚, 罗康生, 等 . 普拉洛芬联合玻璃酸钠治疗中重度干眼的短期疗效 [J]. 国际眼科杂志,2019,19(9): 1570-1574.
[4]中华医学会 . 临床诊疗指南:眼科学分册 [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30-32.
[5]胡群 . 普拉洛芬滴眼液治疗干眼症眼表炎症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 [J]. 中国处方药,2020,18(3):74-75.
[6]李丽萍, 赵洪超, 张云珠, 等 . 普拉洛芬和玻璃酸钠联合方案对干眼症的治疗作用 [J].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9,40(8):47-51.
[7]祝艳妮,寇张峰,樊伟军,等 . 普拉洛芬滴眼液联合芪明颗粒对青少年 LASIK 术后干眼症泪膜稳定性和眼表功能的影响 [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27(24):2688-2690.
[8]赵伟,邹冬荣,于阳阳,等 . 普拉洛芬联合聚乙二醇滴眼液治疗干眼的临床观察[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7,14(增刊1): 218-22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335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