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观察利多卡因联合七氟烷麻醉在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 2018 年 1 月至 2020 年 5 月该院收治的 94 例行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麻醉措施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47 例。对照组待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完成后给予静脉输注 2 mg/min 利多卡因至术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吸入用七氟烷,比较两组手术前后心肌损伤指标 [ 肌红蛋白(MYO)、肌钙蛋白 I(cTnI)] 水平、炎性因子 [ 白细胞介素 -6(IL-6)、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 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术后 6 h,观察组 MYO 和 cTnI 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24 h,观察组 IL-6 和 TNF-α 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多卡因联合七氟烷麻醉应用于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中可降低术后心肌损伤指标水平和炎性因子水平,效果优于单纯利多卡因麻醉。
【关键词】 静脉输注麻醉;吸入麻醉;利多卡因;七氟烷;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心肌损伤;炎性因子
0 引言
目前临床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疾病多采用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术中采取有效保护措施对减轻患者心肌损伤具有积极意义 [1-2]。局部麻醉药物利多卡因能够有效抑制患者围术期应激反应,并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 [3],而七氟烷可预防机体心肌再灌注损伤,保护心肌 [4-5]。本文观察利多卡因联合七氟烷麻醉在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 2018 年 1 月至 2020 年5 月本院收治的 94 例行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标准:经检测、临床诊断以及影像学检查确诊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 [6];符合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指征;手术耐受性良好;生命体征平稳。排除标准:伴有严重精神疾病、肝肾功能障碍者;曾接受急诊手术者;对本研究麻醉药物过敏者 [7]。患者及其家属对本研究内容了解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根据麻醉措施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47 例。观察组:男 24 例,女 23 例;年龄 40~71 岁, 平均(58.17±4.23) 岁; 体质量 53~85 kg, 平均(72.27±3.41)kg;美国麻醉医师学会(ASA)分 级Ⅱ级 17 例,Ⅲ 30 例。对照组:男 26 例,女 21 例;年龄 41~70 岁,平均(59.62±4.62)岁;体质量 54~84 kg,平均(71.56±3.65)kg;ASA 分级Ⅱ 级 21 例,Ⅲ级 26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待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完成后给予静脉输注 2 mg/min 碳酸利多卡因注射液(江苏朗欧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20055377,以利多卡因计 10 mL ∶ 0.173 g)至术毕。观察组则在气管插管完成后先给予吸入用七氟烷(上海恒瑞医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20070172,120 mL)(呼气末浓度为 1%~2%),再给予静脉输注 2 mg/min 利多卡因至术毕。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手术前后心肌损伤指标 [ 肌红蛋白(MYO)、肌钙蛋白 I(cTnI)] 水平。于术前和术后 6 h 采用双抗夹心免疫荧光法测定 MYO 水平,采用微粒酶联免疫分析法测定 cTnI 水平。(2)比较两组术前和术后 24 h 炎性因子[ 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3)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 22.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 χ2 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前后 MYO 和 cTnI 水平比较 术前, 两组 MYO 和 cTnI 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术后 6 h, 两组 MYO 和 cTnI 水平均显著高于术前,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2.2 两组手术前后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术前,两组 IL-6 和 TNF-α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24 h,两组 IL-6 和TNF-α 水平均显著高于术前,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2.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住院期间,观察组出现 1 例心动过缓,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2.13%(1/47);对照组出现 2 例心动过缓,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4.26%(2/47)。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P=1.000)。
3 讨论
目前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在临床中的应用日益广泛 [8]。但外科心脏手术对心肌可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 [9],临床主张采用有效的心肌保护措施,以改善心肌损伤程度 [10],有效、合理的麻醉措施不仅可以减轻机体应激反应,还可以缓解心肌缺血情况,从而起到较好的心肌保护作用 [11]。
MYO、cTnI 均为心肌损伤标志物,其中 MYO 为心肌损伤早期灵敏指标,cTnI 可直接反映机体细微的心肌损伤,且在反映心肌梗死中具有较高的特异性、灵敏性,MYO、cTnI 的表达水平可判断心肌损伤程度 [12]。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后观察组 MYO、cTnI、IL-6 和 TNF-α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提示联合麻醉可以减轻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患者心肌损伤程度,并减轻炎症反应。本研究结果同时显示,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该联合麻醉方案未增加安全风险。
综上所述,利多卡因联合七氟烷麻醉应用于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中可降低术后心肌损伤指标水平和炎性因子水平,效果优于单纯利多卡因麻醉。
参考文献
[1]艾春雨,江晓菁,马虹,等 . 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啶对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麻醉诱导期间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J].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6(2):105-108.
[2]陈熙,肖如红,徐栋,等 . 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啶对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中熵指数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J].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2019,18(4):241-246.
[3]杨静,杨大烜,叶珏,等 . 腺苷预处理对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心肌 TNF-αmRNA 和 ICAM-1mRNA 表达的影响 [J]. 中华麻醉学杂志,2008,28(4):342-345.
[4]李泉,田术平 . 不同麻醉药物对心脏手术患者心肌氧化损伤的影响 [J]. 医学理论与实践,2021,34(4):628-630.
[5]万子琳,李亚雄,王小燕,等 . 全程吸入不同浓度七氟烷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心肌保护作用及炎症细胞因子的影响 [J]. 实用医学杂志,2020,36(8):1096-1101.
[6]郑刚 . 指导临床实践的新指南——2007 年冠心病诊治指南 [J]. 华夏医学,2008,21(3):575-577.
[7]陈磊,蔡巧颖,张敏,等 . 丙泊酚对 op-CABG 患者认知功能及神经生长因子的影响 [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7, 27(26):92-96.
[8]张慧,张涛元,王淼,等 . 右美托咪定对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心肌氧供需平衡的影响 [J].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2017,15(2):86-91.
[9]罗伟,孙莹杰,刘晓宇,等 . 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J]. 医学研究生学报,2016,29(3):290-294.
[10]吴清柳,李海涛,马建林,等 . 重症冠心病患者非体外循环冠脉旁路移植术后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分析 [J]. 医学临床研究,2018,35(9):1766-1768.
[11]孙朋,翟文倩,刘家鹏,等 . 七氟醚预处理对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 [J].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2016,37(7):587-591.
[12]彭战,华琨,张良,等 . 高龄冠心病患者接受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不完全血运重建对围手术期风险的影响 [J]. 中华医学杂志,2020,100(40):3152-315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332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