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观察集束化护理在老年哮喘雾化吸入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 100 例老年哮喘雾化吸入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50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哮喘控制率,护理前后治疗依从性和生命质量,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哮喘控制率为 100.00%,高于对照组的 8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规范用药、按时用药、用药技巧、积极交流各项治疗依从性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活动受限、哮喘症状和对刺激的反应各项生命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 4.00%,低于对照组的 1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集束化护理,可提高老年哮喘雾化吸入患者的哮喘控制率、治疗依从性评分和生命质量评分,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其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
【关键词】 老年性哮喘;集束化护理;雾化吸入;生命质量;并发症
0 引言
由于机体生理功能衰退、对药物耐受性的差异较大,老年哮喘患者的症状控制难度较大 [1-2]。雾化吸入激素是临床治疗哮喘患者的常用方法,其效果易受雾化吸入技巧的影响 [3-4]。已知集束化护理能有效帮助哮喘患者正确认知自身病情,有利于哮喘控制 [5-6]。本文观察集束化护理在老年哮喘雾化吸入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7年3 月至 2019年3月在本院接受雾化吸入激素治疗的 100 例老年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符合《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中的相关诊断标准 [7];年龄≥ 60 岁;存在反复发作喘息、气急症状,伴或不伴胸闷或咳嗽, 夜间及晨间多发;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排除标准: 合并其他呼吸系统疾病或肺间质疾病者;近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白三烯、缓释茶碱及抗组胺等药物治疗者;对本研究所用药物过敏或过敏体质者;合并心、肝、肾等器官严重功能障碍者。患者及其家属对本研究内容了解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且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50 例。观察组:男 29 例,女 21 例; 年龄 62~75 岁,平均(70.86±3.15)岁;病程 2~15 年, 平均(7.96±2.23) 年; 中度 30 例, 重度 20 例;早发型 18 例,晚发型 32 例;合并高血压 11例,糖尿病 4 例,冠心病 7 例。对照组:男 26 例, 女 24 例;年龄 61~76 岁,平均(71.32±3.02)岁; 病程 3~14 年,平均(7.42±2.01)年;中度 27 例, 重度 23 例;早发型 16 例,晚发型 34 例;合并高血压 8 例,糖尿病 6 例,冠心病 9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除接受对症治疗外均给予雾化吸入治疗。治疗期间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包括用药护理、生命体征监测、健康指导、饮食指导和出院指导等。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集束化护理。(1)制订集束化护理方案。查阅相关文献,分析老年哮喘患者雾化吸入激素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评价所有文献,寻找可靠、真实的循证依据, 小组成员通过头脑风暴将循证依据和既往经验相结合,制订护理方案。(2)病情评估。根据患者哮喘发作严重程度及频率,参考交通管理红绿灯将患者分为绿、黄、红三区。病情稳定者归为绿区,病情严重者归为红区;病情介于稳定和严重之间者归为黄区。(3)健康宣教。①绿区患者:积极与患者沟通,认真倾听患者的心理诉求,向患者详细讲解哮喘相关知识,告知患者生活、饮食等注意事项。②黄区患者:在上述措施基础上,对患者进行集中辅导,包括发放哮喘健康宣传自护手册,使患者对哮喘产生正确认知,并于周一、周三以PPT 的形式对患者进行哮喘自护知识的讲解和培训,讲述成功治疗病例,以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③红区患者:在上述措施基础上,综合患者所有信息为其制订针对性的健康教育计划,进行一对一的健康指导。(4)雾化吸入指导。向患者现场演示雾化器的使用方法,并录制视频,反复播放便于患者随时学习。患者在学习后进行模拟演练,护理人员可拍摄患者第 1 次雾化吸入过程,帮助找出不规范的动作或错误操作,补充遗漏的地方,强化患者对雾化吸入的认知度,帮助患者规范雾化吸入操作。(5)并发症预防。根据患者排痰需求调整体位; 每次雾化吸入前,严格消毒雾化管及其他治疗器械, 遵循无菌操作,雾化吸入后,及时用清水清洗面部, 告知患者雾化吸入 30 min 后再漱口;嘱绿区患者经常变换体位,协助黄区、红区患者每 2 h 翻身1 次,必要时提供气垫圈预防骶尾部压疮,并注重营养支持。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哮喘控制率,使用哮喘控制测试表评价。完全控制:得分为 25 分;部分控制:得分 20~24 分;未控制:得分<20 分 [8]。控制率(%)=(完全控制 + 部分控制)例数 / 总例数 ×100%。(2)比较两组护理前后治疗依从性。采用支气管哮喘用药依从性量表(MARS-A) 评价,该量表共包括规范用药、按时用药、用药技巧、积极交流等 4 个维度,10 个条目,每个条目1~5 分,评分越高治疗依从性越高。(3)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生命质量。采用成人哮喘生命质量评分表(AQLQ)中活动受限(60 分)、哮喘症状(40 分)和对刺激的反应(25 分)评价,评分越高生命质量越高。(4)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 19.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 χ2 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哮喘控制率比较 观察组哮喘控制率为 100.00%(50/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88.00%(44/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2.2 两组护理前后治疗依从性比较 护理前,两组规范用药、按时用药、用药技巧和积极交流各项 MARS-A 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规范用药、按时用药、用药技巧和积极交流各项 MARS-A 评分均明显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2.3 两组护理前后生命质量比较 护理前,两组活动受限、哮喘症状和对刺激的反应各项 AQLQ 评分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护理后,两组活动受限、哮喘症状和对刺激的反应各项AQLQ 评分均明显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
2.4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 4.00%(2/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 18.00%(9/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4。
3 讨论
老年哮喘患者给予 β 受体激动剂等平喘药物长期吸入治疗,具有剂量小、起效快、维持久等诸多优点 [9]。但老年哮喘患者因认知度不足、记忆力差等因素的影响,病情易反复发作甚至恶化 [10]。集束化护理是运用循证医学将一系列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集合在一起,以确保患者住院期间能获得最佳护理 [11]。
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观察组哮喘控制率、治疗依从性评分和生命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分析原因是集束化护理集合了病情评估、健康宣教、雾化吸入激素指导和并发症预防等一系列护理措施,且根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分区护理,能有针对性地改善患者对疾病的错误认知,提升认知水平,并自觉提高其自身遵医行为,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措施,从而有利于病情恢复,提高生命质量,减少并发症发生风险。
综上所述,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集束化护理, 可提高老年哮喘雾化吸入患者的哮喘控制率、治疗依从性评分和生命质量评分,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其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
参考文献
[1]卢才菊 . 老年哮喘患者家庭功能与症状控制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J]. 护士进修杂志,2019,34(19):1821-1823.
[2]王文雅,林江涛,周新,等 . 我国老年哮喘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自我管理和认知水平的调查分析 [J]. 中华医学杂志,2020, 100(18):1426-1431.
[3]钟兴峰 . 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用于长期控制不佳的老年哮喘疗效分析 [J]. 中国药业,2017,26(10):54-56.
[4]李俊,吴长蓉,赵欢欢,等 . 建立集束化依从性表格对哮喘雾化吸入病人治疗依从性及预后的影响 [J]. 全科护理,2019, 17(28):3554-3556.
[5]周妤,谢芳 . 集束化护理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效果 [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22):26-28.
[6]孙咏艳,蔡云,杨焕霞 . 集束化护理对氧驱动雾化给药治疗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应用 [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16):35-37.
[7]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 . 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2016 年版)[J].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6,39(9): 675-697.
[8]许圣慧,关继涛,王坤芳,等 . 门诊支气管哮喘患者流行病学分析和管理 [J]. 国际呼吸杂志,2018,38(5):325-329.
[9]常兴,张恬,隋雨言,等 . 支气管哮喘病理机制研究及中西医临床治疗进展 [J].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42(3): 272-275.
[10]刘小青,姜金霞,王茜,等 . 动机性访谈对成年哮喘患者用药依从性及哮喘控制水平的影响 [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7,23(34):4344-4348.
[11]尹红梅 . 支气管哮喘患者施行集束化护理的意义及可行性分析 [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8,37(2):210-21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332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