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护理流程再造在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论文

发布时间:2021-10-30 09:28:11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
  目的:观察护理流程再造在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 150 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75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护理流程再造,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踝肱指数、足背动脉平均血流速度、临床症状(下肢麻木感、静息痛和冷感)改善情况和 Barthel 指数(BI)评分。结果:护理后,观察组踝肱指数、足背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和BI 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下肢麻木感、静息痛和冷感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流程再造应用于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能够提高踝肱指数、足背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和 BI 评分, 缓解其临床症状,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关键词】 护理流程再造;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踝肱指数;日常生活能力;足背动脉平均血流速度;临床症状

      下肢血管病变是糖尿病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主要由下肢动脉硬化引发下肢远端组织缺血所致,患者常伴有下肢凉感、间歇性跛行等症状,部分重症患者会出现下肢坏疽、糖尿病足等,甚至截肢 [1-2]。护理流程再造是以患者需求为导向,对原有护理工作流程存在的隐患、薄弱、不切合实际的环节进行流程再造,以优化护理流程,提高整体的临床获益。本文观察护理流程再造在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8 年 3 月至 2019 年 3 月本院收治的 150 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符合《中国 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中相关诊断标准 [3];经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确诊; 踝肱指数<0.9。排除标准:合并肝、肾功能异常者; 妊娠或哺乳期患者;合并酮症、下肢坏疽、糖尿病足等并发症者。患者及家属均知情本研究内容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批号:201705)。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75 例。观察组男 42 例,女 33 例;年龄51~84 岁,平均(68.37±2.15)岁;病程5~23 年, 平均(12.15±3.27)年;Fontaine 分级:Ⅱ级 30 例, Ⅲ级 28 例,Ⅳ级 17 例。对照组男 43 例,女 32 例; 年龄 52~85,平均(68.19±2.08)岁;病程 5~22 年, 平均(12.46±3.08)年;Fontaine 分级:Ⅱ级 35 例, Ⅲ级 22 例,Ⅳ级 18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均给予糖尿病饮食,指导餐后运动,给予胰岛素积极降糖,血糖稳定后加用西洛他唑 50 mg/ 次,2 次 /d,以及其他常规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包括遵医嘱用药、基础生活护理、病房巡视、告知患者注意事项、出院指导等。

      观察组采用护理流程再造。(1)成立下肢血管病变防治管理小组。由科室主任、护士长、6 名护士组成。(2)评估原有护理流程。分析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缺乏培训环节、流程不完善、未进行质量监控、缺乏激励机制、护理文书记录不完善、未进行持续质量改进。(3)制订全新护理流程。采用院内培训与外出针对性培训相结合的方法对科室护理人员进行下肢血管病变的相关知识培训,包括指南解读、风险评估和下肢血管病变识别、预防、处理等。组员结合既往病历资料, 通过文献检索、专家咨询和小组研讨等方式制订全新护理流程。(4)实施新流程。待护士熟练掌握各项内容后落实各项护理措施。①入院评估:记录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症状(乏力、麻木、间歇跛行等)、实验室检查(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压、血脂等)等信息,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双下肢病变情况等。②健康教育:为患者讲解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成因、治疗方法、常见并发症及应对措施、饮食、运动等方面的知识,做好答疑解惑工作。③用药指导:为患者讲解用药方法、剂量、注意事项, 并及时解惑。④饮食指导:保证营养摄入均衡,予以患者蛋、鱼、奶等优质蛋白,减少高胆固醇、高脂肪食物的摄入。⑤促进血液循环:指导患者避免负重,抬高患肢 30° ~40°,促进静脉回流,适度按摩患肢。⑥心理护理:耐心倾听患者的主诉,解除患者内心疑虑,介绍预后良好案例,增强患者治疗信心。⑦使用 PZM-1 气压治疗仪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按照从脚至腿的次序施加和释放压力, 30 min/ 次,2 次 /d。⑧加强静脉保护:静脉穿刺时避免在股静脉、下肢静脉处穿刺置管,宜选择健侧上肢,酌情使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改良式外周中长浅静脉置管等方式给药、补液,避免重复静脉穿刺,减轻血管损伤。⑨指导患者穿戴松紧、尺寸适宜的弹力袜,遵医嘱予以低分子肝素抗凝。⑩运动指导:保持平卧,下肢直腿抬高 45°, 保持 1~2 min,双足下垂床边,行背屈、跖屈左右摆动,脚趾上翘、伸展、收拢直至足部变为粉红色, 整个过程 4~5 min,平躺休息 2~3 min,脚趾、脚跟连续抬高 10 次,整个过程 10 min,运动量以患者可耐受为宜。(5)质量管理。每周由管理小组成员展开护理工作质量检查,分析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产生问题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改善方法, 进行持续质量改进,将检查结果与护士的绩效考核、职称评定相挂钩,于每周晨会上点评、反馈。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踝肱指数和足背动脉平均血流速度,采用 Smartdop 30EX 型多普勒血流探测仪超音波血流计(日本林电气株式会社株式会社 Hadeco,国械注进 20172231918)测定。(2)比较两组下肢麻木感、静息痛、冷感症状改善情况。麻木感:无麻木 0 分,偶尔麻木 1 分, 经常麻木 2 分,经常麻木且有其他异常 3 分;静息痛:无疼痛 0 分,偶尔疼痛 1 分,经常疼痛但可耐受 3 分,持续疼痛影响食欲睡眠需止痛剂才可缓解4 分;冷感:无冷感 0 分,一般冷感 1 分,明显冷感但时而轻微2 分,明显冷感且无减轻为3 分。(3) 比较两组护理前后日常生活能力。采用 Barthel 指数(BI)评估 [4],包括平地行走、床椅转移、大便控制、如厕、进食、上下楼梯、穿衣、小便控制, 修饰、洗澡 10 项,满分 100 分,分值越高表示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越强。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3.0 软件分析数据, 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 χ2 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前后踝肱指数和足背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比较 护理前,两组踝肱指数和足背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护理后,两组踝肱指数和足背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

2.2  两组护理前后临床症状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下肢麻木感、静息痛和冷感症状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下肢麻木感、静息痛和冷感症状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

2.3  两组护理前后 BI 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 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 两组 BI 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
\

3 讨论

      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早期无明显不适,病情隐匿,早期治疗、及时护理是延缓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进展的有效路径 [5]。

      护理流程再造通过成立下肢血管病变防治管理小组、定期督导检查、展开持续质量改进,不断优化护理流程,并将护理工作质量与个人绩效、职称评定相挂钩,确保护理措施落实到位 [6]。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踝肱指数、足背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和 BI 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下肢麻木感、静息痛、冷感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分析原因为护理流程再造通过院内培训与外出针对性培训能够提高护士的专科护理水平,通过健康宣教、心理护理、饮食控制、运动指导等可增进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了解,促使患者积极、主动配合治疗,达到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下肢血运恢复、提高日常生活能力的效果。

      综上所述,护理流程再造应用于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能够有效提高踝肱指数、足背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和 BI 评分,缓解临床症状,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参考文献

[1]王华,袁士良,张舒,等 . 黄连温胆汤合四妙勇安汤对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相关因素的影响 [J]. 中药材,2017,40(12): 2968-2970.
[2]刘玉娟 . 基于《金匮要略》养慎理论的“五架马车”自我护理模式对糖尿病下肢大血管病变的长效性研究 [J].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39(3):77-80.
[3]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 中国 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 年版)[J]. 中华糖尿病杂志,2018,10(1):4-67.
[4]陈秀玲,刘明 . Barthel 指数评定量表在临床康复患者中的应用 [J]. 医药前沿,2016,6(16):100-101.
[5]王探霞 . 糖尿病并发下肢血管病变患者的临床特点与护理研究 [J].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3,23(2):882-883.
[6]李兰,王婷玉,丁丽,等 . 护理流程再造在预防骨科深静脉血栓中的探索与实践  [J].  重庆医学,2018,47(19):2614-261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33227.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