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激励式心理护理在脊柱骨折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论文

发布时间:2021-10-29 16:45:27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 目的:观察激励式心理护理在脊柱骨折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 90 例脊柱骨折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 45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激励式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CMQ)评分。结果:护理后,两组 SAS 和 SDS 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 1 周后,两组 VAS 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 MCMQ 中的面对评分明显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MCMQ 中的回避和屈服评分明显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激励式心理护理可降低脊柱骨折术后患者 SAS、SDS、VAS 评分,以及改善 MCMQ 评分,优于单纯常规护理效果。

【关键词】 激励式;心理护理;脊柱骨折;负性情绪;疼痛;MCMQ 评分

0  引言

脊柱骨折多由间接外力导致,可用外科手术治疗 [1]。脊柱骨折术后患者多数心理压力较大,导致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不利于康复。激励式心理护理通过激发患者行为目的、动机,发挥其内在潜力,改善预后 [2]。本文观察激励式心理护理在脊柱骨折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7 年 1 月至 2019 年 6 月本院收治的 90 例脊柱骨折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符合脊柱骨折的诊断标准 [3];创伤性骨折;单节段骨折;患者认知清晰、交流正常。排除标准:脊髓损伤、陈旧性骨折者;伴有其他部位骨折;合并重要脏器障碍、凝血功能异常;研究期间退出者。患者及家属对本研究内容了解且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160824)。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 45 例。观察组:男 25 例,女 20 例;年龄 20~66 岁,平均(49.16±5.90)岁;交通意外伤25 例,高空坠落伤 15 例,砸伤 5 例;受伤至入院时间 30 min 至 12 h, 平均(5.12±0.85)h; 颈椎骨折 15 例,胸椎骨折 16 例,腰椎骨折 14 例。对照组: 男 27 例, 女 18 例; 年龄 20~68 岁, 平均(48.67±5.82)岁;交通意外伤  26  例,高空坠落伤12 例,砸伤7 例;受伤至入院时间30 min 至12 h,平均(4.96±0.86)h;颈椎骨折 12 例,胸椎骨折
18 例,腰椎骨折 15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包括术后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病情变化,行常规健康宣教, 给予饮食指导以及遵医嘱用药等。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激励式心理护理。(1)言语激励。多采用“您做得很棒”“您的情绪很好”等暗示性语言,肯定患者的行为;列举治疗成功案例,提高患者治疗信心。(2)行为激励。邀请治疗成功案例回到科室,现身说法,提高患者治疗信心;合理应用肢体语言及面部表情,给予患者微笑与加油手势。(3)物质激励。每周组织 1
次会议,由患者相互投出 1 例最乐观的、最佳配合患者,发放点心、日用品或糖果等作为奖励。(4) 提高家庭支持。鼓励家属多与患者谈心,耐心劝导, 减少患者被遗弃感。

两组均护理至出院。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 [4]。SAS 评分 50~59 分为轻度焦虑;60~69 分为中度焦虑;>69 分为重度焦虑。SDS 评分 53~62 分为轻度抑郁;63~72 分为中度抑郁;>72 分为重度抑郁。(2)比较两组护理前和护理 1 周后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 评分 [5]。总分 0~10 分,评分越高, 疼痛越剧烈。(3)比较两组护理前后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CMQ) 评分。MCMQ 包括面对(8~32 分)、回避(7~28 分)、屈服(5~20 分)共 3 个维度,各维度评分越高,患者更倾向于采用该种应对方式 [6]。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 23.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 χ2 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前后 SAS、SDS 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 SAS、SDS 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 SAS、SDS 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

2.2  两组护理前后 VAS 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VA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1 周后,两组 VAS 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

2.3  两组护理前后 MCMQ 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 MCMQ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护理后,两组MCMQ 中的面对评分明显高于护理前, 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 MCMQ 中的回避和屈服评分明显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

\
                                       
3  讨论


脊柱骨折可通过外科手术恢复脊柱稳定性 [7]。多数脊柱骨折患者术后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影响术后康复效果 [8]。

激励式心理护理通过激励、激发患者内在动机与行为目标,使其处于高度兴奋状态,从而有效发挥出其内在潜力,以提高护理效果 [9]。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观察组SAS、SD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提示激励式心理护理可降低脊柱骨折术后患者的负性情绪评分。

本研究结果同时显示,护理后,观察组 VAS 评分和 MCMQ 回避、屈服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MCMQ 面对评分高于对照组。分析原因为,激励式心理护理通过言语激励、行为激励、物质激励以及家属支持,可提高患者治疗的信心,充分调动患者的积极性及主动性,从而改善应对方式与预后,并缓解疼痛。

综上所述,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激励式心理护理可降低脊柱骨折术后患者 SAS、SDS、VAS评分,以及改善 MCMQ 评分,优于单纯常规护理效果。

参考文献

[1]魏志坚,冯世庆 . 关于脊柱骨折需要关注的问题 [J]. 骨科临床与研究杂志,2020,5(4):193-195.
[2]高慧芳 . 激励性护理在老年骨折患者功能锻炼康复训练中的应用 [J]. 哈尔滨医药,2018,38(2):91-92.
[3]张世民,李海丰,黄轶刚 . 骨折分类与功能评定 [M]. 北京: 人民军医出版社,2008:12.
[4]孙兵,车晓明(整理). 视觉模拟评分法(VAS)[J].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12,28(6):645.
[5]严建波 . 心理学护理干预策略在老年骨折手术患者中的实施 [J]. 护理学杂志,2016,31(22):60-62.
[6]杨霞,卢惠娟,赵爱平,等 . 日间手术病人医学应对方式及影响因素调查 [J]. 护理研究:中旬版,2010,24(8):2081- 2083.
[7]赵建华,刘鹏 . 脊髓和脊柱损伤诊治的争议热点 [J]. 创伤外科杂志,2012,14(1):1-4.
[8]段人榕 . 激励式结合放松式心理干预在脊柱骨折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J]. 全科护理,2018,16(30):75-77.
[9]常久静,祖玉新,杜立红,等 . 激励式心理干预在择期手术患儿中的应用 [J]. 中国医药导报,2015,12(26):146-14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33221.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