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 目的:观察关节镜辅助闭合复位导向器引导内固定术治疗髌骨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 62 例髌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31 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关节镜辅助闭合复位导向器引导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指标水平、随访6 个月的并发症发生率、手术前后疼痛评分、膝关节功能优良率、手术前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磷脂酶 A2(PLA2)水平。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切口长度小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 0,低于对照组的19.35%(6/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3、7 d,观察组视觉模拟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膝关节功能优良率为 96.77%(30/31),高于对照组的 64.52%(20/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1、3 d,两组 TNF-α和PLA2 水平均高于术前,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辅助闭合复位导向器引导内固定术治疗髌骨骨折患者可缩短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疼痛评分、炎性因子水平,提高膝关节功能优良率,效果优于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
【关键词】 关节镜;闭合复位导向器;切开复位内固定;髌骨骨折;膝关节功能;疼痛评分;并发症
髌骨骨折占全身骨折的 1%~2%[1]。髌骨骨折多为关节内骨折,需要采用内固定手术治疗。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虽有较好疗效,但创伤大,并发症多 [2]。关节镜辅助髌骨骨折复位已广泛开展,尤其闭合复位导向器的临床应用,使手术操作难度进一步降低 [3-4]。本文观察关节镜辅助闭合复位导向器引导内固定术治疗髌骨骨折患者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8 年 7 月至 2020 年 1 月本院收治的 62 例髌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经X 线、CT 等影像学检查确诊为髌骨骨折; 新鲜闭合性或污染轻的开放性骨折;受伤前膝关节活动正常。排除标准:粉碎性髌骨骨折;陈旧性骨折; 凝血功能障碍;合并同侧肢体其他部位骨折。患者及家属了解本研究内容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且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31 例。对照组男 20 例, 女 11 例;年龄 18~62 岁,平均(35.51±6.75)岁, 骨折类型:横行 19 例,斜形 6 例,纵形 6 例;骨折部位:左髌 15 例,右髌 16 例。观察组男 19 例, 女 12 例;年龄 18~63 岁,平均(36.15±7.08)岁; 骨折类型:横行 21 例,斜形 5 例,纵形 5 例;骨折部位:左髌 14 例,右髌 17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患者取仰卧位,全麻后常规消毒铺巾,于膝关节处作纵行直切口,清除关节腔内碎骨片与淤血, 清理髌骨骨折断端,复位后使用克氏针和张力带内固定,缝合切口并加压包扎。术后根据患者情况及早进行适度功能锻炼。
观察组采用关节镜辅助闭合复位导向器引导内固定术治疗。患者取仰卧位,屈膝 30°,全麻后常规消毒铺巾。于膝关节处作纵行直切口,常规关节镜(浙江天松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前内、前外侧入路,冲洗关节腔,观察骨折情况,明确有无关节软骨损伤、前后交叉韧带损伤、半月板撕裂, 取出细小软骨碎片。若有半月板撕裂,白区陈旧撕裂则实施部分切除成形术;红区纵行撕裂则给予缝合。关节镜下采用手法复位,用闭合复位导向器及复位巾钳经皮钳夹固定,利用探钩等器械撬拨协助复位,床旁 X 光机(南京普爱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型号:PLX8500C)下明确关节面复位情况,确定无误后,卡紧闭合复位导向器,由导向器孔内从骨折断端一侧置入第 1 枚空心钉导针,将导向器松开、平行移动,置入第 2 枚空心钉导针,床旁 X 线机下确认导针位置、骨折对位,拧入 2 枚半螺纹空心拉力螺钉,检查清理关节软骨,修整平滑。石膏托固定,第 2 天指导患者进行适度功能锻炼。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手术指标水平,包括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2)随访 6 个月,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包括疼痛、活动受限、髌前区麻木、延迟愈合。其中活动受限是指关节活动明显影响日常生活,部分日常活动需要依赖他人或拐杖;延迟愈合指骨折在正常愈合时间(一般为 4 个月)内仍未达到骨折完全愈合标准,X 线检查显示骨折线明显, 骨折端骨痂少,轻度脱钙,无骨硬化表现。(3) 比较两组手术前后疼痛评分。术前及术后 3、7 d 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 [5],总分 0~10 分,评分越高,疼痛越严重。(4)比较两组膝关节功能优良率。术后 6 个月采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评分评价膝关节功能 [6],包括疼痛(50 分)与功能(50 分)两部分,总分 100 分。优: 90~100 分; 良:80~89 分; 一 般:70~79 分; 较差:<70 分。(5)比较两组手术前后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和磷脂酶 A2(PLA2)水平。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 TNF-α 水平,以酶 - 底物反应法测定磷脂酶 A2(PLA2)水平。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 23.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 χ2 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指标水平比较 两组手术时间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切口长度小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2.2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 0,低于对照组的 19.35%(6/31),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2.3 两组手术前后疼痛评分比较 术前,两组VA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3、7 d,两组 VAS 评分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
2.4 两组膝关节功能优良率比较 观察组膝关节功能优良率为 96.77%(30/31),高于对照组的64.52%(20/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4。
2.5 两组手术前后 TNF-α 和 PLA2 水平比较 术前,两组 TNF-α 和 PLA2 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1、3 d,两组 TNF-α和 PLA2 水平均高于术前,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见表 5。
3 讨论
髌骨骨折可导致膝关节功能丧失,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是既往治疗髌骨骨折的常用术式,但该术式切口长,分离损伤软组织大,易导致关节粘连、软骨面对位不平,影响术后关节功能恢复 [7]。
随着微创外科技术的发展,关节镜逐渐用于股骨髁部骨折、髌骨骨折等的辅助治疗。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切口长度小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 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后 3、7 d 的 VA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分析原因为,关节镜辅助闭合复位导向器引导内固定术切口小,可有效减轻创伤减少术中失血量,还能减轻对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可促进术后恢复,且关节镜下可多角度、清晰直接地观察骨折情况,能有效清理关节内骨折碎屑,在闭合复位导向器指导下确保骨折复位精准,为术后恢复创造有利条件。本研究结果同时显示,观察组术后6 个月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膝关节功能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分析原因可能与关节镜手术对髌前区损伤小、保留髌前区解剖结构、闭合复位导向器具有钳夹复位与精确引导导针的优势等有关 [8-9]。
骨折及手术创伤伴大面积软组织和骨架结构破坏,可引起机体严重炎症反应。TNF-α 是炎症反应始动因子,具有加重、放大炎症反应的作用。PLA2 是炎症反应的重要限速酶,在发生严重创伤时,可大量释放入血。本研究结果还显示,术后 1、3 d,观察组 TNF-α 和 PLA2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提示关节镜辅助闭合复位导向器引导内固定术切口小、创伤程度轻,可减轻手术引起的应激反应,从而减轻炎症反应。
综上所述,关节镜辅助闭合复位导向器引导内固定术治疗髌骨骨折患者可缩短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疼痛评分、炎性因子水平,提高膝关节功能优良率,效果优于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
参考文献
[1] 牟遐平,戢勇,孔建中,等 . 关节镜辅助下闭合复位内固定选择性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研究 [J].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8):80-82.
[2] 杜逸,周勤坡,李海勋 . 关节镜辅助下闭合复位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 [J]. 浙江创伤外科,2017,22(5):985-986.
[3] 蔡史健,钟志刚,赵资坚,等 . 关节镜辅助下闭合复位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的疗效分析 [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8,39(16):1899-1901.
[4] 王磊,魏增伯,杨建磊,等 . 关节镜辅助闭合复位导向器引导内固定与切开复位治疗髌骨骨折的疗效比较 [J]. 天津医药,2019,47(9):943-947.
[5] 康治林,李珂,戴毅,等 . 张力带及髌骨环治疗髌骨骨折的疗效成本分析 [J].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9,27(6):506-510.
[6] 张洪美,何名江,单鹏程,等 . 全膝关节置换术股骨髓外定位截骨器的研制与临床应用 [J]. 中华骨科杂志,2017,37(11):651-659.
[7] 张晓光,袁瑞新,李东亮 . 膝关节镜下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的体会 [J]. 北京医学,2017,39(10):1081-1082.
[8] 王磊,魏增伯,杨建磊,等 . 关节镜辅助闭合复位导向器引导内固定与切开复位治疗髌骨骨折的疗效比较 [J]. 天津医药,2019,47(9):943-947.
[9] 刘开全,王丽云,刘学锋,等 . 关节镜下微创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联合下肢反馈训练治疗髌骨骨折的效果观察 [J]. 中国综合临床,2019,35(3):231-23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332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