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观察针刺联合中药汤剂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 134 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67 例。对照组给予针刺治疗,观察组给予针刺联合中药汤剂治疗,比较两组疗效、腰椎功能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和生命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01%,高于对照组的86.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 VAS 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腰椎功能评分和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结合中药汤剂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腰椎功能评分和生命质量评分,降低 VAS 评分,效果优于单纯针刺治疗。
【关键词】 针刺;中药汤剂;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功能;生命质量
0 引言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腰腿疼痛、下肢麻木等症状 [1]。中医学将腰椎间盘突出症归属于“腰痛”“痹症”等范畴,主要原因是过度劳累、肾气不足、寒邪侵袭等,因而治疗原则是疏通经络、温经止痛和活血化瘀 [2-3]。本文观察针刺联合中药汤剂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8 年 7 月至 2020 年 7 月本院收治的134 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经 X 线、CT 及磁共振成像检查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下肢麻木、肌力下降。排除标准: 腰椎畸形者;合并恶性肿瘤者;肝肾功能疾病者; 甲状腺功能异常者;存在腰椎手术史者。患者对本研究内容了解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且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7 例。对照组:男55 例,女12 例; 年龄 49~80 岁,平均(64.54±3.47)岁;病程 5~11 个月,平均(8.05±1.75)个月。观察组:男 54 例, 女 13 例;年龄 50~79 岁,平均(64.52±3.62)岁; 病程 6~10 个月,平均(8.03±1.65)个月。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针刺治疗,根据病情选择双侧或单侧穴位治疗。穴位包括腰夹脊、肾俞、大肠俞、环跳、委中、悬钟、足三里、阿是穴、承山等, 若患者伴有强烈的大腿后侧疼痛,同时选择秩边和殷门;若小腿后外侧疼痛,可选择阳陵泉与光明穴。实施治疗时,协助患者取仰卧位,消毒针刺穴位及周边皮肤,选择 30 号毫针以垂直法刺入,得气后配合捻转、提插、平补平泻等手法,间隔 10 min 针刺 1 次,得气后留针 30 min,1 次 /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药汤剂治疗。组方:牛膝、黄芪各 30 g,鸡血藤 15 g,杜仲、地龙各12 g,川续断10 g,制草乌9 g,甘草6 g,全蝎5 g,马钱子 1 g,蜈蚣 2 条。加水煎煮至 300 mL 后分 3 次口服,100 mL/ 次,1 剂 /d。两组均以 10 d 为 1 个疗程,间隔 5 d 后继续治疗,共治疗 3 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疗效。显效:疼痛症状消失,能够进行正常的生活学习,直腿抬高试验为 80°以上;有效:疼痛症状缓解,基本可以进行正常的生活学习,直腿抬高试验为 70° ~80°; 无效:疼痛症状未缓解,直腿抬高试验 <70°。总有效率 =(显效 + 有效)例数 / 总例数 ×100%。(2)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腰椎功能和疼痛程度评分。分别采用腰椎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JOA)评分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评定,其中 JOA 评分总分 29 分,评分与腰椎功能呈正相关;VAS 评分范围 0~10 分,评分与疼痛程度呈正相关。(3)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生命质量评分。采用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评估,包含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和精神健康共8 个维度,共36 个条目,总分 100 分,得分越高表示生命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2.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比较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 χ2 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01%,高于对照组的 86.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2.2 两组治疗前后 VAS 评分和 JOA 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 VAS 评分和 JOA 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 VAS 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 JOA 评分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2.3 两组治疗前后生命质量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 SF-36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SF-36 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
3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多发生于青壮年男性,主要特点为难治愈、病程长等 [4]。戴腰围、理疗、卧床休息、口服药物等均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治疗方法,临床数据显示,90% 以上患者在保守治疗后症状可得到缓解 [5]。
中医治疗原则以活血化瘀、散寒通络为主 [6]。针刺治疗可有效调节腰部气血,促进韧带修复,减轻椎间的压力,进而维持脊柱内外平衡,同时还可促进水肿重吸收,改善腰部血液循环 [7]。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腰椎功能评分、SF-36 评分和治疗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 VAS 评分低于对照组。分析原因为,中药组方中, 马钱子可散结消肿、通络止痛;制草乌可温经止痛、逐瘀通经;黄芪可活血化瘀、排脓止痛;牛膝可补肝肾、逐瘀通经、强筋骨;甘草可清热解毒;川续断可强筋骨、补肝肾;杜仲可消炎利尿;地龙可通经络、清热定惊;鸡血藤可补血造血。诸药合用可疏通经络、补肾益精、消肿止痛 [8],与针刺联用可发挥协同增效作用。
综上所述,针刺结合中药汤剂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腰椎功能评分和生命质量评分,降低 VAS 评分,效果优于单纯针刺治疗。
参考文献
[1]侯锡东 . 中医推拿疗法与温针灸综合治疗腰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 [J]. 内蒙古中医药,2020,39(12):107-108.
[2]孙占虎 . 中药塌渍结合针灸治疗腰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 [J]. 医学食疗与健康,2020,18(8):41,43.
[3]高张军,李永红 . 针灸结合中药治疗治疗腰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 [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0,5(11):139-140.
[4]羊凯,孙虎,许丽 . 手法针灸联合推拿治疗腰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28): 80-81.
[5]李帅 . 中医针灸结合中医推拿治疗腰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评价 [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0,14(3):213-215.
[6]张英姿 . 中医治疗在腰间盘突出症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J]. 光明中医, 2018,33(22):141-143.
[7]孙海珍,刘志琴 . 针灸结合中药治疗腰间盘突出症的疗效研究 [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159-160.
[8]谢军海 . 针灸联合推拿综合治疗腰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 [J]. 内蒙古中医药,2017,36(20):120-12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330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