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治疗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效果论文

发布时间:2021-10-16 09:43:30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 目的:观察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治疗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 62 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31 例。对照组采用头孢他啶治疗,观察组采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 治疗前后C 反应蛋白(CRP)水平和肿瘤坏死因子-β(TNF-β)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77%(30/31),高于对照组的74.19%(23/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 CRP 水平和TNF-β 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治疗下呼吸道感 染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降低 CRP 水平和 TNF-β 水平,其效果优于头孢他啶治疗。

【关键词】 下呼吸道感染;他唑巴坦钠哌拉西林钠;头孢他啶;C 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 -β

0  引言

下呼吸道感染包括急慢性支气管炎、肺炎等, 临床常用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青霉素类等抗生素治疗 [1]。头孢他啶常用于治疗下呼吸道感染, 但近年来随着细菌耐药现象越来越严重,该药疗效有所下降。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是哌拉西林与他唑巴坦的复方制剂,属于广谱抗生素 [2]。本文观察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治疗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效果。

\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8 年 1 月至 2020 年 6 月本院收治的 62 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 符合《实用内科学》中相关诊断标准 [3];经痰培养检查确诊为细菌感染;白细胞计数升高。排除标准:合并心、肝、肾功能严重障碍者;对本研究所用药物过敏者;近期有免疫抑制剂使用史者。患者及家属知情本研究内容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批号:20180106。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31 例。对照组:男 16 例, 女 15 例; 年 龄 54~76 岁 , 平 均 (62.31±5.43) 岁 ; 病 程2~10  d, 平均(5.12±1.32)d;急性支气管炎 21 例,急性肺炎 10 例。观察组男 17 例, 女 14 例; 年 龄 55~78 岁 , 平 均 (62.63±5.32) 岁 ; 病 程2~9 d,平均(5.34±1.21)d;急性支气管炎 20 例, 急性肺炎 11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止咳、化痰、纠正电解质紊乱等常规治疗。

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注射用头孢他啶(陕西顿斯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23390,1.0 g) 治疗, 取 2.0 g 溶于 100 mL 0.9% 氯化钠注射液, 静脉滴注,2 次 /d。观察组采用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苏州二叶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20073413,2.25 g)治疗,取 4.5 g 溶于 100 mL 0.9% 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2 次 /d。两组均连续治疗 14 d。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显效: 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和病原学检查全部恢复正常;有效: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和病原学检查有 2 项及以上恢复正常,但尚未全部恢复正常;无效:未达上述标准者[4]。总有效率=(显效+ 有效)例数 / 总例数 ×100%。(2)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水平,包括 C 反应蛋白(CRP)水平和肿瘤坏死因子 -β(TNF-β)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3)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17.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 χ2 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77%(30/31),高于对照组的 74.19%(23/31),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
                  
2.2  两组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治疗前, 两组TNF-β 水平和 CRP 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 TNF-β 水平和CRP 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
        
2.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

\
 
3  讨论

下呼吸道感染主要由细菌、衣原体、病毒、支原体等微生物侵入下呼吸道、肺泡等肺部结构导致, 患者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咳痰等症状 [5]。头孢他啶为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可与细菌细胞膜上的青霉素结合蛋白结合,使转肽酶酰化,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影响细胞壁粘肽成分的交叉连结, 从而抑制细胞的分裂和生长,直至溶解和死亡 [6]。近年来对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耐药的细菌越来越多, 这主要与其能产生 β 内酰胺酶有关 [7]。

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由哌拉西林与他唑巴坦复合而成,哌拉西林为半合成青霉素类抗生素, 可通过抑制细胞壁的合成发挥抗菌作用;他唑巴坦为β 内酰胺酶抑制剂,对耐β 内酰胺类抗生素细菌有效 [8]。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77%,高于对照组的 74.19%,表明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钠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效果优于头孢他啶。

CRP 为机体受到侵害或感染时血浆内迅速增多的炎性因子,而 TNF-β 为一种淋巴因子,抗原和丝裂原均可刺激 T 淋巴细胞分泌 TNF-β。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TNF-α 水平和CRP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这可能是因为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抗菌效果更好,能减轻细菌及其内毒素对免疫系统的刺激,从而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本研究结果还显示,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两药的安全性相当。

综上所述,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治疗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降低 CRP 水平和 TNF-β 水平,其效果优于头孢他啶治疗。

参考文献

[1]孙铁英 . 从指南看呼吸喹诺酮类药物在下呼吸道感染中的治疗地位 [J].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2019,17(12):29-32.
[2]徐爱平 . 哌拉西林钠 / 他唑巴坦钠治疗下呼吸道感染 60 例临床疗效分析 [J]. 基层医学论坛,2020,24(22):3161-3162.
[3]陈灏珠 . 实用内科学 [M]. 12 版 .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1675.
[4]王蔚文 . 临床疾病诊断与疗效判定标准 [M].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0:926.
[5]李新敏,叶少锋,梁卫 . 舒巴坦钠 / 哌拉西林钠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 [J]. 北方药学,2019,16(4):115-116.
[6]刘学琴 . 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对老年下呼吸道感染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分析 [J]. 当代医药论丛,2018,16(4): 186-187.
[7]陈大燕,胡超,韩旭 . 头孢他啶治疗小儿细菌性下呼吸道感染的应用及有效性分析 [J]. 中国处方药,2020,18(2): 92-94.
[8]牛吉霞 . 哌拉西林钠 - 舒巴坦钠治疗老年下呼吸道细菌感染疗效评价 [J]. 北方药学,2019,16(3):175-17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32984.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