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 目的:比较米那普仑与氟西汀治疗抑郁症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 110 例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55 例。观察组采用米那普仑治疗,对照组采用氟西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自杀意念自评量表(SIOSS)评分、生命质量评分、血清学指标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 HAMD、SIOS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生命质量评分和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5- 羟色胺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那普仑治疗抑郁症患者可提高生命质量评分和血清学指标水平,降低 HAMD 评分和SIOSS 评分,效果优于氟西汀治疗。
【关键词】 米那普仑;氟西汀;抑郁症;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5- 羟色胺;生命质量
0 引言
抑郁症是心境障碍的主要类型,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1]。临床多用药物治疗并辅助心理咨询, 米那普仑作为一种新型抗抑郁药物,对抑郁症患者有较好的疗效 [2]。但目前关于米那普仑与传统抗抑郁药物氟西汀间疗效比较的研究较少。基于此,本文比较米那普仑与氟西汀治疗抑郁症患者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7 年 9 月至 2019 年 6 月本院收治的 110 例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符合抑郁症相关诊断标准 [3];首发急性治疗期抑郁症患者,伴有长期与自身处境不符的心境低落,闷闷不乐,悲痛欲绝,可有自杀企图或行为。排除标准:近 3 个月内服用其他治疗该病的药物者;合并其他类型精神疾病者;无监护人或不能按时用药者。患者及家属了解本研究内容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且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201705-023)。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 照组各 55 例。观察组:男 31 例,女 24 例;年龄20~49 岁,平均(31.43±9.71)岁;病程 0.5~4.0 年, 平均(2.13±0.44)年;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56~75 分,平均(66.72±4.24)分。对照组:男33 例, 女 22 例;年龄 19~47 岁,平均(30.93±9.86)岁; 病程 0.6~4.0 年,平均(2.22±0.56)年;SDS 评分55~76 分,平均(65.96±5.06)分。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均予以心理咨询辅助治疗。观察组给予盐酸米那普仑片(上海现代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 20190205,25 mg) 口服治疗, 25 mg/ 次,2 次 /d。
对照组给予盐酸氟西汀胶囊(常州四药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 20190515,10 mg) 口服治疗, 20 mg/ 次,1 次 /d。两组均治疗 8 周。
1.3 观察指标 (1)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自杀意念自评量表(SIOSS)评分。HAMD 量表由 17 个条目组成,得分越高表示抑郁程度越严重 [4];SIOSS 包含绝望因子、乐观因子、睡眠因子、掩饰因子等 [5],各评分相加为总得分,得分越高反映患者自杀意念越强烈。(2)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生命质量评分。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评估,包括物质生活、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 4 个领域 [6],共 74 项条目,每项 1~5 分,其中物质生活总分 14~70 分,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总分均为 20~100 分,分值越高则患者的生命质量越高。(3)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学指标水平。采用由上海纪宁实业有限公司提供的酶联免疫吸附试剂盒检测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5- 羟色胺(5-HT)水平。(4)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 21.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 χ2 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 HAMD、SIOSS 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 HAMD、SIOSS 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 两组 HAMD、SIOSS 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2.2 两组治疗前后生命质量评分比较 治疗前, 两组物质生活、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两组物质生活、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2.3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学指标水平比较 治疗前, 两组 BDNF、5-HT 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 BDNF、5-HT 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
2.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4。
3 讨论
抑郁症频繁发作将严重损害患者的身心健康, 临床治疗以消除抑郁症状、减弱自杀意念、提高生存质量、改善社会功能为治疗原则,目前常用药物是盐酸氟西汀,其是一种选择性 5-HT 再摄取抑制剂,可选择性抑制 5-HT 转运体,从而阻断突触前膜对 5-HT 的再摄取,达到抗抑郁的目的,且口服后吸收良好,6~8 h 即可达到血药浓度峰值,生物利用度较高 [7]。
BNDF 作为重要的神经营养因子,在抑郁症患者中表达水平较低,与抑郁症患者认知损害关系密切 [8]。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 HAMD、SIOS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物质生活、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评分和 BDNF、5-HT 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分析其原因在于,与盐酸氟西汀相比, 米那普仑作为一种 5-HT 和去甲肾上腺素(NE)再摄取抑制剂,在抑制神经元对 5-HT 再摄取的同时也可抑制其对 NE 的再摄取,显著增强突触间隙递质浓度,促进 BDNF 和 5-HT 水平显著提升,从而更利于脑内神经营养的摄取与代谢;且其口服吸收时间更短,达峰时间仅为 0.5~4.0 h,生物利用度为85%,故表现出更强的抗抑郁疗效,在首发抑郁症患者治疗中的效果更佳 [9]。本研究结果同时显示,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米那普仑未增加安全风险。
综上所述,米那普仑治疗抑郁症患者可提高生命质量评分和血清学指标水平,降低 HAMD 评分和 SIOSS 评分,效果优于氟西汀治疗。
参考文献
[1]张俊青,张增,蔡文文 . 米那普仑与度洛西汀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价 [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9,39(21): 2172-2175.
[2]潘新华,马秀虎 . 盐酸米那普仑与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比较 [J].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9,19(3): 306-308.
[3]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 . 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精神障碍分类)[J]. 中华精神科杂志,2001,34(3): 184-188.
[4]曹慧,张晋萍,郭蕊,等 . 两种量表在老年 2 型糖尿病患者抑郁状态评估中的信效度比较 [J].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 2017,17(10):721-726.
[5]夏朝云,王东波,何旭东,等 . 自杀意念量表信效度评价及其在大学生中的应用 [J]. 中国学校卫生,2012,33(2): 144-146.
[6]蒋文华,施晓萍,黄静,等 . 基于 King 达标理论的心理干预结合亲情干预模式对 BPH 患者行 PKEP 术后恢复情况及GQOLI-74、IPSS 评分的影响 [J]. 中国医药导报,2020,17(5):164-168.
[7]于春泉,李珠,徐一兰,等 . 交泰丸合用盐酸氟西汀治疗抑郁症心肾不交证的临床疗效观察 [J]. 天津中医药,2020, 37(3):291-295.
[8]朱雯娱 . BDNF 与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J]. 卒中与神经疾病,2018,25(3):341-343.
[9]姬彦彬,王忠,陈文浩,等 . 米那普仑治疗抑郁障碍的研究进展 [J]. 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2020,29(2):93-10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329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