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中医情志护理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论文

发布时间:2021-09-28 19:07:41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 目的:观察中医情志护理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 86 例老年慢阻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 42 例和观察组 44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医情志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肺功能指标水平、负性情绪评分和生命质量评分。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第 1 秒钟用力呼气容积、呼气峰流速、用力呼吸中期流速和简明健康调查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中医情志护理可提高老年慢阻肺患者肺功能指标水平和生命质量评分,降低负性情绪评分,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

【关键词】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情志护理;肺功能;负性情绪;生命质量

0  引言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是以不完全可逆气流受限为主要特点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老年人群患病率高,病情迁延,患者易出现抑郁、痛苦、焦虑、内疚等负性情绪,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1]。中医情志护理基于“喜伤心、忧伤肺、思伤脾、 怒伤肝、恐伤肾”的理论,可有效改善慢阻肺患者的负性情绪 [2]。本文观察中医情志护理在老年慢阻肺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8年5 月至 2019年3月本院收治的 86 例慢阻肺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年龄≥ 60 岁;符合慢阻肺诊断标准 [3]。排除标准:认知功能严重障碍;存在精神疾病史; 合并其他严重器质性疾病。患者及家属了解本研究内容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且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2 例和观察组 44 例。对照组:男 22 例,女 20 例; 年龄60~82 岁,平均(69.34±3.19)岁;病程1~9 年, 平均(4.13±1.05)年;稳定期 23 例,急性加重期19 例。观察组: 男 23 例, 女 21 例; 年龄 60~80 岁, 平均(69.15±3.04) 岁; 病程 1~8 年, 平均(4.07±1.01)年;稳定期 23 例,急性加重期 21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包括进行常规吸氧、吸痰等治疗,告知患者服药剂量、方法及注意事项等,同时告知家属为患者翻身、拍背等,以促进痰液排出。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医情志护理。(1)成立中医情志护理小组:以护士长为组长, 选取 5 名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为组员,由护士长对组员进行培训,培训内容为中医情志护理的现状、常用方法和实施方法,2 h/ 次,共培训 4 次。(2) 情志相胜法:密切关注患者的情绪状态,当患者出现不良情绪时,可以向患者讲述有趣故事,并引导患者回忆以往的美好事情。(3)移情易性法:主动了解患者的性格特点及兴趣爱好,可以适当的在病房内播放患者感兴趣的音乐,或利用看电视来转移患者注意力。(4)顺情解郁法:尽量满足患者的合理要求,顺从患者的意思,患者主述时,护理人员要表示同情和理解。(5)静志安神法:指导患者每日静立、静坐或静躺,调整呼吸均匀后嘴唇轻闭,鼻缓慢吸气,根据肝、心、脾、肺、肾、三焦相生的顺序,吐气时念“嘘”“呵”“呼”“呬” 吹”“嘻”,1~2 次 /d,10~20 min/ 次。(6)运动护理:可借助视频告知患者及家属缩唇呼吸、吹气球等呼吸锻炼方法,并向患者示范有效咳嗽的方式,促进痰液排出;可根据患者的兴趣爱好让患者进行太极或体操等锻炼,运动量以患者耐受情况而定。

1.3  观察指标 于患者入院时和出院前 1 d 评价。(1)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肺功能指标水平。通过肺功能检测仪(上海涵飞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型号: S-980A Ⅲ)检测第 1 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呼气峰流速(PEF)及用力呼吸中期流速(MMEF) 等。(2)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负性情绪评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 均包含 20 个条目,标准分 100 分,分值越高,焦虑、抑郁程度越严重。(3)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生命质量评分。采用简明健康调查表(SF-36)评价, 共 8 个维度,满分 100 分,分值越高则说明生命质量越佳。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 21.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 t 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前后肺功能指标水平比较 护理前, 两组 FEV1、PEF 和 MMEF 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护理后, 两组 FEV1、PEF 和MMEF 水平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2.2两组护理前后负性情绪评分比较 护理前, 两组 SAS 和 SDS 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护理后, 两组 SAS 和 SDS 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2.3  两组护理前后生命质量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 SF-36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护理后, 两组 SF-36 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

\
   
3  讨论


老年慢阻肺是呼吸科内科较为常见的慢性疾病,病死率较高,病情迁延难愈,病程较长,易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 [4-5]。

中医学将老年慢阻肺归属于“喘病”“肺胀” 范畴,情志指七情五志,肺在志主忧,在情为悲, 多数患者因“忧”而发病。中医情志护理综合运用五行相生相克关系,可消除患者悲、忧情绪 [6]。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观察组 FEV1、PEF、MMEF 水平和 SF-36 评分均高于对照组,SAS 和SD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这一结果与文献相吻合 [7]。分析原因为,中医情志护理要求护理前进行培训, 确保参与的护理人员掌握中医情志护理要点,提高护理质量;其中情志相胜法通过沟通交流及做开心事情,以中医“喜胜忧”,消除患者的负性情绪, 通畅气血,改善肺腑气机 [8];通过移情易性法,播放患者感兴趣的音乐或看电视转移患者的注意力, 以好的生活方式替代忧虑的不良情绪;而顺情解郁法则通过满足患者的需求,关心理解患者,促进不良情绪的宣泄;静志安神法运用阴阳五行六字歌诀, 通过不同读音改变人的口型的气机,调节脏腑气机; 同时通过运动护理的缩唇呼吸、吹气球、有效咳嗽等锻炼,有效促进痰液排出,改善肺功能。

综上所述,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中医情志护理可提高老年慢阻肺患者肺功能指标水平和生命质量评分,降低负性情绪评分,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

参考文献

[1]刘东梅 . 优质护理对改善慢阻肺患者肺功能及预防感染的疗效分析 [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13(20):158-159.
[2]彭丽华,王莉,李娟,等 . 中医情志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自我感受负担中的研究进展 [J]. 护士进修杂志,2019, 34(21):1951-1954.
[3]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13 修订版)[J].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13,36(4):255-264.
[4]孙印,何士杰,景卫革,等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免疫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J]. 医学综述,2019,25(13):2574-2578.
[5]顾娟,蒋珊 . 优质护理在提高慢阻肺患者肺功能和生活质量中的应用观察 [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80):112.
[6]刘婉莹,金瑞华,凌陶 . 中医情志护理在老年患者中的应用进展 [J]. 护理学报,2019,26(14):30-33.
[7]王明群,李玥 . 中医情志护理在老年慢阻肺患者中的疗效观察 [J]. 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2019,8(4):15-16.
[8]关艳霞,郭娜,姜宴,等 . 华生关怀理论与中医情志护理在慢阻肺患者中的护理研究 [J].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9(18):18-1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32893.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