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 目的:观察质量持续改进护理在脑梗死院外带入性压疮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 60 例脑梗死院外带入性压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30 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质量持续改进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总有效率、护理质量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为 90.00%(27/30),高于对照组的 66.67%(2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床单清洁、体位安置、减压敷料使用和皮肤清洁等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 96.67%(29/30),高于对照组的 73.33%(22/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质量持续改进护理应用于脑梗死院外带入性压疮患者,可提高护理总有效率、护理质量评分和护理满意度,其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关键词】 脑梗死院外带入性压疮;质量持续改进护理;满意度
0 引言
脑梗死常见于中老年人群,发病率较高,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意识、语言、肢体等功能障碍, 常需长期卧床,压疮是长期卧床患者最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 [1]。预防和治疗压疮也一直是国内外护理专家研究的重难点,可会直接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及病情康复进度。本文观察质量持续改进护理在脑梗死院外带入性压疮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8 年 4 月至 2019 年 6 月本院收治的 60 例脑梗死院外带入性压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符合《中国脑梗死中西医结合诊治指南(2017)》及《成人压疮预测和预防实践指南》中的相关诊断标准 [2-3];经头颅 CT、磁共振血管成像检查确诊为脑梗死;经体格检查确诊压疮,分期为Ⅲ ~ Ⅳ期。排除标准:重要脏器严重衰竭者;凝血功能异常者。患者及其家属对本研究内容了解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且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30 例。观察组男 16 例,女 14 例;年龄 58~71 岁,平均(63.09±3.24)岁;压疮部位: 坐骨结节 11 例,骶尾 10 例,足跟 6 例,内外踝2 例,耳廓 1 例;压疮病程 2~8 d,平均(5.09± 1.03)d;压疮分期: Ⅲ期 20 例, Ⅳ期 10 例; 合并症:糖尿病 5 例,高血压 6 例。对照组男 18 例, 女 12 例;年龄 55~73 岁,平均(63.21±3.06)岁; 压疮部位:骶尾 12 例,坐骨结节 9 例,足跟 7 例,
内外踝 1 例,耳廓 1 例;压疮病程 1~8 d,平均(5.11±1.02)d;压疮分期:Ⅲ期 23 例,Ⅳ期 7 例;合并症:糖尿病 4 例,高血压 6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包括遵医嘱实施各项操作,告知患者及家属相关注意事项,每2 h 翻身 1 次,清理压疮创面,定期换药,保持个人卫生,及时更换贴身衣物及床上用品等。
观察组采用质量持续改进护理。(1)成立质量持续改进护理小组,由护士长担任组长(1 名), 护理人员为组员(4 名),对脑梗死院外带入性压疮进行总结、分析及讨论,并制订出针对性的护理措施。(2)强化小组成员的护理质量改进理念。由护士长定期对小组成员培训相关知识;采取岗位负责制及组长负责制,详细记录每日工作内容,在发现问题的第一时间进行分析并解决。(3)根据压疮分期和病情将患者分为三个等级,即低风险、中风险和高风险,并实施动态管理。低风险患者每隔 6 h 观察一次症状,每 2 h 翻身 1 次,根据患者压疮部位摆放体位,并以减压贴、透明贴保护局部皮肤;中风险患者每隔 3 h 观察一次症状,每小时翻身一次,注意不要摩擦水泡,以无菌注射器吸出内容物,铺荞麦皮褥子;高风险患者每间隔 1 h 观察一次症状,并及时清理创面,去除坏死组织,铺气垫床。三类风险分别对应黄色、橙色及红色标识, 并将其悬挂在患者的床尾部。(4)改进基础护理, 保持床铺柔软、清洁、无褶皱,在易出汗部位涂抹爽身粉,及时清理患者大小便,做好会阴、肛门等处的皮肤清洁;存在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者,每天输入高营养液 1500 mL,以维持患者水电解质酸碱平衡。(5)总结改进。组长随机抽查护理人员护理工作量完成情况,组织检讨会议,分析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意见,并严格实施。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护理总有效率 [4]。显效:疮面完全愈合,新生肉芽组织完全长出;有效:疮面缩小,干燥红润,炎性渗出物减少或消失, 新生肉芽组织长出;无效:疮面无明显变化。护理总有效率 =(显效 + 有效)例数 / 总例数 ×100%。(2)比较两组护理质量。采用课题组自制压疮护理质量评估表评定,内容包括床单清洁、体位安置、减压敷料使用、皮肤清洁等 4 个方面,每方面得分0~10 分,得分越高表明护理质量越高。(3)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于患者出院前采用本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进行调查,内容包括护理人员发现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及护患沟通能力,满分100 分,90 分及以上为非常满意, 75~89 分则为满意,低于 75 分为不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 19.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 χ2 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效果比较 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为 90.00%(27/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66.67%(2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2.2 两组护理质量比较 观察组床单清洁、体位安置、减压敷料使用和皮肤清洁等护理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2.3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67%(29/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22/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
3 讨论
脑梗死患者发病急且病情变化快,早期需卧床, 极易并发压疮,增加临床护理工作难度 [5]。以往常规护理中,护理人员仅是机械地执行医嘱,护理效果不够理想,有必要进行护理质量改进 [6]。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护理质量评分和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分析原因是质量持续改进护理可通过总结相关经验制订针对性的护理计划,并根据病情进行分级管理,对高风险患者重点监测,及时发现、处理异常状况,中风险患者做好对症处理,避免进一步恶化,低风险患者重在保护皮肤;同时做好患者及家属知识普及工作, 可消除其错误认知,使其配合护理工作,从而提高护理效果。同时,改进基础护理措施,可改善患者体验,提高护理满意度,且通过不断优化工作流程, 可达到优化护理质量的目的 [7]。
综上所述,质量持续改进护理应用于脑梗死院外带入性压疮患者,可提高护理总有效率、护理质量评分和护理满意度,其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参考文献
[1]项微微,吴显春,项康华 . 脑梗塞患者院外带入性压疮的防治与护理 [J].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4,34(3):334-335.
[2]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科专业委员会 . 中国脑梗死中西医结合诊治指南(2017)[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 38(2):136-144.
[3]蒋琪霞,刘云 . 成人压疮预测和预防实践指南 [M].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35-36.
[4]周倩,宋锦平 . 老年院外带入压疮患者的管理及监控流程应用效果 [J]. 西部医学,2015,27(2):306-308.
[5]孙新,王利,戴俭慧,等 . 老年患者院外带入压疮的规范化质量管理实施效果 [J]. 安徽医药,2014,18(2):385-386.
[6]杨文君,牟女,于绍霞,等 . 院外带入压疮脑卒中患者的主要照顾者压疮防治知识及照顾行为的调查 [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6,22(8):1097-1100.
[7]杨小芳,袁丽,蒲淑玉,等 . 探讨 PDCA 循环管理对脑梗死患者护理质量及压疮的影响 [J]. 甘肃科技,2018,34(13): 139-14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328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