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整体护理在血站无偿献血者中的应用效果论文

发布时间:2021-09-28 11:00:41 文章来源: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观察整体护理在血站无偿献血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 1000 名血站无偿献血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500 名。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整体护理。比较两组采血报废率、护理质量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采血报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质量各方面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整体护理可提高血站无偿献血者护理质量评分, 以及降低采血报废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其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

【关键词】 整体护理;无偿献血者;血站;采血报废率;不良反应;护理质量

0  引言

血站是指采血、储存血液,并向临床或血液制品生产单位提供血液的医疗卫生机构 [1-3],血液来源于向血站提供血液的公民 [4-5]。采血过程中,需优化和提升护理质量,以提高献血人员的满意度, 降低不良事件和采血报废率 [6]。本文观察整体护理在血站无偿献血者中的应用效果。

\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8 年 5 月至 2019 年 2 月在血液中心进行无偿献血的 1000 名献血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参与人员均自愿接受无偿献血;入选者均身体健康;神志清晰,可自主配合采血工作。排除标准:合并凝血功能疾病者;合并严重心、肾、肺等脏器功能损伤者;参与其他研究者; 合并认知功能障碍及表述功能障碍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500 名。观察组男 258 名,女 242 名;年龄 18~55 岁,平均(36.51±1.41) 岁;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学历 214 名,初高中200 名,小学 86 名。对照组男 260 名,女 240 名; 年龄 19~55 岁,平均(36.51±1.51)岁;文化程度: 大专及以上学历220 名,初高中210 名,小学70 名。两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采血人员严格按照采血流程指导献血者进行采血,对献血者基本情况进行了解,有无病史及有无认知功能障碍,确保在献血者健康状态下采血。

观察组采用整体护理。(1)成立质量监督小组。采血科的负责人为小组组长,其余采血人员为组员, 并分析以往采血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包括患者信息错误、患者对献血不良反应的误解、外在环境对献血人员的影响等。由组长定期组织会议,明确分工、划分责任,如组长负责监督整个过程的事项处理质量。(2)健康宣教。对献血者进行采血前,由采血人员对其开展健康宣教及准备工作,根据献血者的性格特点、文化程度针对性选择健康宣教方式, 如小学学历以护士一对一讲解为主,初高中学历选择利用自媒体平台发送视频、音频资料,大专及以上学历给予宣传手册,内容包括献血量、献血要求等。(3)心理护理。亲切接待献血者,主动为其介绍血站献血环境,积极与献血人员开展交流,建立良好的交互关系,协助献血者保持良好心态。(4) 环境护理。营造舒适整洁的献血环境,保持室内通风,调控室内温度、湿度及光线,控制噪音,让献血者保持平和的心态。(5)采血护理。采取先核对后采血的标准,坚持一对一核对的原则,避免同时展开多例采血。针对采血量不足的情况,可制定采集标准,采血前核对血液采集量;血液采集前检查血袋完好度及质量,使用高质量的血袋。采血结束后,核对献血者及采血袋信息,准确无误后将血袋按照标准储藏,并告知献血者采血后相关注意事项等,针对献血者献血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采取相对应的解决措施,如采血过程中出现呕吐、发汗、面色苍白等症状后,需立即停止采血,指导献血者选择头低脚高的姿势,缓解脑部缺血症状;采血后立即给予献血者适量红糖水或葡萄糖溶液补充糖分。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采血报废率。(2) 比较两组护理质量评分。采用自行设计的护理调查表对采血人员满意度进行评定,评分项目:采血服务态度、采血室环境、应急能力、采血操作技术, 每项 25 分,分值越高表明护理质量越好。(3)比较两组采血不良反应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 21.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 χ2 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采血报废率比较 观察组因溶血报废 1 例,因血袋破损报废 1 例,采血报废率为 0.40%(2/500);对照组因采血容量不足报废 6 例,因血样和献血对象信息不符报废 2 例,因溶血报废4 例,因凝块报废 1 例,因血袋破损报废 2 例,采血报废率为 3.00%(15/500)。观察组采血报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113, P=0.001)。

2.2  两组护理质量评分比较 观察组护理质量各方面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2.3  两组采血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采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

3  讨论

血站是医疗机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7],血站储存的血液主要来源于健康公民,经由采血站采集健康公民的献血,以满足临床治疗及研究的满意需求 [8]。通过对血站采血工作开展的调查结果显示, 在采血后有部分血液受内外在因素影响而报废,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不仅影响着血站工作质量水平,也浪费了献血者贡献的血液 [9-10]。

以往临床在血站采血工作中采用常规护理,通过协助献血人员开展采血工作以降低献血者的不良反应发生,但整体效果不佳,无法对采血工作质量及护理满意水平提供保障 [11]。采血整体护理工作是临床针对采血环节制订的护理措施,通过分析采血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原因、风险,拟订解决措施完善护理内容;同时对参与采血医务工作人员综合能力进行提升,提高其对于采血工作的重视程度, 并严格按照采血规范及流程开展采血工作,确保采血工作的科学性及有效性 [12-13]。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采血报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质量各方面评分高于对照组。这主要因为组建质量持续改进小组能够实现对护理过程的全程把控,同时通过合理分配工作任务及明确责任,能够提升工作效率并降低工作失误,改善献血者采血体验。采用优化原有采血流程、核对献血者及采血袋信息、科学储存血袋、强调为献血者提供主动服务等措施,避免采血中过度干扰因素影响采血质量, 这也是减少采血报废率的主要原因。本研究结果还显示,观察组采血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原因在于心理护理旨在引导献血者保持心态平和, 环境护理可为献血者提供一个温馨舒适的环境,采血后能够安静休息。通过结合患者文化程度、献血知识水平针对性宣教,提升献血者的认知水平,并结合其护理需求给予有效护理对策,亲切接待并给予优质服务,可打消献血者的内心顾虑,使其积极配合;且及时处理献血不良反应,能够改善献血者的生理不适。

综上所述,采用整体护理可提高血站无偿献血者护理质量评分,以及降低采血报废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其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

参考文献

[1]李斌 . 基于体检人群的静脉采血护理服务改进措施 [J]. 中国医学工程,2019,23(7):86-87.
[2]余晋林,马春会,温丽玲,等 . 2007-2014 年佛山市中心血站单采血小板的临床供应量分析 [J]. 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 2017,40(2):144-148.
[3]李少华,段艳芳,张芳芳 . 献血人群对静脉采血护理服务的需求及改进措施 [J]. 中国卫生产业,2017,12(311):138- 139.
[4]石晓洪,邱香 . 综合护理干预对无偿献血人群采血护理风险的影响 [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7,36(3):396-398.
[5]翟瑞萍,王俊 . 持续质量改进对血站采血护理及血液报废率的影响研究 [J]. 中国保健营养,2020,30(30),25.
[6]张桂兰 . 体检人群对静脉采血护理服务的需求及改进措施 [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42(2):168.
[7]关艳 . 综合护理干预对无偿献血人群采血护理风险的影响评价 [J]. 中国医药指南,2018,16(21):270-271.
[8]王海红,傅海军,李浩孺,等 . 卡特尔 16 种人格因素测评量表应用于血站外采人员人格特征及分析 [J]. 中国输血杂志, 2017,30(11):1302-1304.
[9]杨健莉 . 综合护理干预对无偿献血人群采血护理风险的影响 [J]. 家庭医药 . 就医选药,2017,10(10):178.
[10]柴国栋. 全面质量管理(TQM)在血站档案管理中的运用—— 以青海省血液中心为例 [J]. 青海师范大学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7,28(2):93-96.
[11]陈立丽 . 分析血站采血护理实施质量管理改进对护理质量及血浆报废率的影响 [J]. 中国保健营养,2020,30(10): 257-258.
[12]常颖 . 老年血小板检测中静脉采血的护理配合对采血效果的影响 [J]. 血栓与止血学,2017,3(23):504-506.
[13]乌兰 . 血站采血护理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对护理质量及血液报废率的影响分析 [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7,8(5): 160-16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32888.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