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细菌性肝脓肿患者引流液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分析论文

发布时间:2021-09-22 14:30:02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
目的:分析细菌性肝脓肿患者引流液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方法:选取 120 例细菌性肝脓肿患者为研究对象,无菌抽取其引流液,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分析病原菌分布和药敏试验结果。结果:120 份标本中共检出病原菌 131 株,其中革兰阴性菌 112 株, 占比为85.50%,革兰阳性菌 19 株,占比为 14.50%;主要致病菌为肺炎克雷伯菌(61.07%)和大肠埃希菌(16.79%)。除对氨苄西林耐药外, 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吡肟、阿米卡星、头孢哌酮/ 舒巴坦、头孢噻肟、左旋氧氟沙星、亚胺培南、四环素、复方磺胺、庆大霉素、比阿培南、氯霉素、头孢美唑、环丙沙星、头孢他啶、氨曲南、妥布霉素、哌拉西林 / 他唑巴坦、头孢曲松、复方新诺明、阿莫西林 / 克拉维酸, 以及氨苄西林 / 舒巴坦等抗生素的敏感率均较高;大肠埃希菌对阿米卡星、哌拉西林 / 他唑巴坦、亚胺培南、比阿培南、头孢美唑以及妥布霉素的敏感率均较高。结论:细菌性肝脓肿患者引流液中主要致病菌为肺炎克雷伯菌与大肠埃希菌,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择抗生素治疗。

【关键词】 引流液;细菌培养;药敏试验;细菌性肝脓肿;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抗生素敏感率

0  引言

细菌性肝脓肿主要由病原菌经多种途径入侵肝脏,常见原发病或者诱因包括侵袭性操作、糖尿病和肝脏疾病等 [1-2]。抗菌药物大量使用导致细菌耐药性持续增加,治疗细菌性肝脓肿成为临床极为棘手的问题 [3-4]。本文分析细菌性肝脓肿患者引流液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

\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8 年 4 月至 2020 年 6 月本院收治的 120 例细菌性肝脓肿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经 CT、磁共振成像、病原学、体格检查等诊断为细菌性肝脓肿,符合细菌性肝脓肿诊断标准 [5];同意穿刺引流。排除标准:合并阿米巴性或者结核性肝脓肿者;合并其他部位感染者;恶性肿瘤者;真菌性肝脓肿者。患者及家属对本研究内容了解且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其中男 59 例,女 61 例; 年龄 31~72 岁, 平均(51.72±10.03) 岁; 病程 2~8 d,平均(5.12±1.10)d;单发脓肿 56 例, 多发脓肿 64 例; 肝脓肿面积 5 cm×4 cm~7 cm× 6 cm,平均(30.86±4.35)cm2。

1.2  方法

1.2.1  仪器及试剂 由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提供的VITEK 2 Compact 型号的全自动微生物检定仪;革兰氏阴性鉴定卡(生产批号:11289563);革兰阳性鉴定卡(生产批号:242285312);M-H 营养琼脂;药敏纸片。

1.2.2  细菌培养与药敏试验 无菌抽取全部研究对象的引流液,注入至需氧与厌氧的血培养瓶中,通过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提供的 Bac/Alert 3D 型号的全自动血培养仪,确认阳性标本后实施转种;取手术切口处分泌物接种至 1 块血平板、1 块麦康凯平板并于 35 ℃下培养。病原菌鉴定使用 VITEK 2 Compact 型号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药敏试验利用纸片扩散法,依据 2010 年 CLSI 制定标准实施;细菌分离与培养依据《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实施,质控菌株分别为 ATCC25923 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2 大肠埃希菌以及 ATCC27853 铜绿假单胞菌,均由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提供。

1.3  观察指标 (1)分析病原菌分布情况。(2) 分析主要病原菌对抗生素的敏感率。

1.4  统计学方法 利用 Excel 2007 对相关数据资料结果予以分析和录入,利用 Whonet 5.4 软件统计药物敏感性。

2  结果

2.1  病原菌分布情况 120 份标本中共检出病原菌131 株,其中革兰阴性菌 112 株,占比为 85.50%,革兰阳性菌 19 株,占比为 14.50%;主要致病菌为肺炎克雷伯菌(61.07%)和大肠埃希菌(16.79%)。见表 1。

\

2.2  主要病原菌药物敏感性分析  除对氨苄西林耐药外,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吡肟、阿米卡星、头孢哌酮 / 舒巴坦、头孢噻肟、左旋氧氟沙星、亚胺培南、四环素、复方磺胺、庆大霉素、比阿培南、氯霉素、头孢美唑、环丙沙星、头孢他啶、氨曲南、妥布霉素、哌拉西林 / 他唑巴坦、头孢曲松、复方新诺明、阿莫西林 / 克拉维酸以及氨苄西林 / 舒巴坦等抗生素的敏感率均较高;大肠埃希菌对阿米卡星、哌拉西林 / 他唑巴坦、亚胺培南、比阿培南、头孢美唑以及妥布霉素的敏感率均较高。见表 2。

\
                                                                            
3 讨论

已知肺炎克雷伯菌诱发肝脓肿的风险逐年升高,已逐渐取代大肠埃希菌 [6]。本研究结果显示,120 份标本中共检出病原菌 131 株,其中革兰阴性菌 112 株,占比为 85.50%,革兰阳性菌 19株,占比为 14.50%;主要致病菌为肺炎克雷伯菌(61.07%)和大肠埃希菌(16.79%)。提示细菌性肝脓肿主要致病菌为肺炎克雷伯菌与大肠埃希菌,
可针对主要致病菌采用抗菌药物治疗。

大量应用广谱抗生素导致高毒力致病菌、多重耐药菌产生,使抗生素耐药率持续升高 [7]。本研究结果显示,除对氨苄西林耐药外,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吡肟、阿米卡星、头孢哌酮/ 舒巴坦、头孢噻肟、左旋氧氟沙星、亚胺培南、四环素、复方磺胺、庆大霉素、比阿培南、氯霉素、头孢美唑、环丙沙星、头孢他啶、氨曲南、妥布霉素、哌拉西林/ 他唑巴坦、头孢曲松、复方新诺明、阿莫西林 / 克拉维酸以及氨苄西林 / 舒巴坦等抗生素的敏感率均较高;大肠埃希菌对阿米卡星、哌拉西林 / 他唑巴坦、亚胺培南、比阿培南、头孢美唑以及妥布霉素的敏感率均较高。提示大肠埃希菌与肺炎克雷伯菌对多种抗生素较敏感,临床可综合性考虑感染严重程度、药物抗菌谱、肾肝功能和近期抗生素应用史等选择合理抗生素治疗。

综上所述,细菌性肝脓肿患者引流液中主要致病菌为肺炎克雷伯菌与大肠埃希菌,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择抗生素治疗。

参考文献

[1]王维钊,朱沁玲,向晓星,等 . 不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的糖尿病患者合并细菌性肝脓肿的临床特征分析 [J]. 临床肝胆病杂志,2019,35(11):2537-2541.
[2]惠鹏,朱鹏,廖威,等 . 细菌性肝脓肿菌群分布与耐药性分析的多中心回顾性研究(附 897 例报告)[J].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2019,18(10):924-933.
[3]郭彦言,郑杰,徐建余 . 2013-2015 年唐山市工人医院肝脓肿患者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分析 [J]. 海军医学杂志,2017, 38(6):524-526.
[4]李佳,唐秀英,谭金哲,等 . 糖尿病合并细菌性肝脓肿的病原菌特征及耐药性分析 [J].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8,15(6): 58-60.
[5]陈孝平,汪建平 . 外科学 [M]. 8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428-430.
[6]袁兴贵,张伟阳,方兴亮,等 . 细菌性肝脓肿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6,26(19): 2874-2876.
[7]周义,李昌平 . 252 例细菌性肝脓肿临床病原学特点及耐药性分析 [J]. 重庆医学,2018,47(11):1551-155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32834.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