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情景式健康教育在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论文

发布时间:2021-09-15 09:21:24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 目的:观察情景式健康教育在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 64 例乙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32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采用情景式健康教育,比较两组疾病相关知识认知度评分、健康行为规范度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疾病相关知识认知度评分和健康行为规范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 93.75%(30/32),高于对照组的 75.00%(24/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情景式健康教育应用于乙肝患者可提高疾病相关知识认知度评分、健康行为规范度评分和护理满意度,效果优于常规健康教育。

【关键词】 情景式健康教育;乙型病毒性肝炎;疾病相关知识认知度;健康行为规范度;护理满意度

0  引言

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是一种较为严重的传染性疾病,可通过性接触、血液等途径传播 [1]。由于乙肝患者缺乏对疾病了解,加之对病情恐惧、隔离治疗等原因,易产生焦虑、绝望等消极情绪,导致患者治疗依从性降低,影响康复进程 [2]。本文观察情景式健康教育在乙肝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8 年 1 月至 2019 年 3 月本院收治的 64 例乙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符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中关于乙肝的诊断标准 [3]。排除有精神类疾病、认知功能障碍和无法完成问卷调查者。患者及家属了解本研究内容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且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采用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32 例。对照组:男 18 例,女 14 例;年龄24~59 岁,平均(42.65±5.67)岁;病程 5 个月至10 年,平均(5.78±1.69)年。观察组:男 17 例, 女 15 例;年龄 22~60 岁,平均(43.02±5.23)岁; 病程 6 个月至 11 年,平均(5.84±1.73)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包括告知患者乙肝发病机制、治疗方案、用药方法、注意事项、禁忌事项等相关知识,规范患者的日常行为。观察组采用情景式健康教育。(1)建立情景式宣教小组:由 2 名护士长和 6 名护士组成,组员总结归纳既往患者从确诊、入院至出院每个环节中护理、治疗的相关措施及注意事项等内容,编为一个情景剧,概括乙肝传播及细节护理、心理疏导方式、日常生活方式指导、卫生注意事项等。(2) 编排及制作情景剧:由患者主演,并招纳数名社区志愿者,进行相关培训后配合演出情景剧,保证每个患者现场体验一次,帮助患者排解烦闷情绪、纠正不良生活习惯。(3)播放情景剧:情景剧使用形象生动的道具,场地内设置志愿者设计的各种形式活泼的健康知识海报,演出尽量邀请其他患者、家属及社会人员参与,活动中设置安全互动环节, 帮助活跃气氛,有助于加深社会对乙肝患者的接纳度,为其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及治疗环境。(4) 公开表演后将情景表演剧做成 DVD 光盘在病房内定时播放,加深患者对疾病的认知。

1.3  观察指标 护理 1 个月后评价。(1)比较两组疾病相关知识认知度评分和健康行为规范度评分。采用本院自制的乙肝相关知识调查问卷从饮食、运动、日常防控措施等方面进行调查,满分 100 分, 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的相关知识掌握程度越好。健康行为规范度根据患者表现评估,以 1~10 分评估其依从性,8~10 分表示患者积极配合临床治疗,主动遵守医生嘱托,无需监督;5~7 分表示患者需要家属或医护人员督促才能配合治疗;1~4 分表示患者拒绝配合临床治疗。(2)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采用本院自制的乙肝护理工作满意度问卷从护理人员服务态度、护理效果等方面评价,由患者匿名填写,满分 100 分,>90 分为非常满意,60~90 分为基本满意,<60 分为不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例数 / 总例数 ×100%。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 21.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 χ2 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疾病相关知识认知度评分和健康行为规范度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疾病相关知识认知度评分和健康行为规范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疾病相关知识认知度评分和健康行为规范度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2.2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3.75%(30/32),高于对照组的 75.00%(24/32),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

3  讨论

乙肝患者如不及时治疗,可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 [4]。治疗期间,除对患者实施症状监护、用药指导和心理疏导等基本护理措施外,还要进行健康宣教,使其了解疾病相关知识,以规范自身行为,配合临床治疗,从而保证治疗效果 [5]。传统口头健康宣教患者无法深刻理解,效果欠佳。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观察组疾病相关知识认知度评分和健康行为规范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分析原因为,情景式健康教育首先组建情景式宣教小组,将疾病相关知识进行总结归纳, 制作成情景剧,由患者参与扮演其中角色,并将情景剧做成 DVD 光盘,反复观看。在此期间,患者通过亲自参与和互动,可更加充分的理解疾病相关知识,且情景剧的宣教模式会让患者觉得新颖,引发患者的好奇心,提高其在健康宣教中的积极性, 加上定时播放情景剧,重复知识点,增加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认知度和掌握度,认识到遵医行为的重要性,并主动规范自身健康行为。本研究结果同时显示,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情景式健康教育能够排解患者长期治疗过程中的心理压力, 加之社会人士和患者家属共同参与,也有助于帮助社会理解和客观看待乙肝患者,使患者感受到被重视,从而提高了满意度。

综上所述,情景式健康教育应用于乙肝患者可提高疾病相关知识认知度评分、健康行为规范度评分和护理满意度,效果优于常规健康教育。

参考文献

[1]刘艳 . 应用临床路径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健康教育疗效的影响 [J]. 首都食品与医药,2017,24(22):138-139.
[2]陈丽红,朴顺梅,于洪博,等 . 增强心理健康教育对住院乙型肝炎患者应对方式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J]. 山西医药杂志,2017,46(14):1655-1658.
[3]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 .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 [J]. 实用肝脏病杂志,2006,9(1):8-18.
[4]游建平,杨莎,朱研,等 .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健康教育需求调查和自我管理 [J].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17,3(7): 4-6.
[5]周晶,潘悦 . 同伴情景式健康教育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管理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5(8): 881-88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32795.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