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纳美芬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效果论文

发布时间:2021-09-13 15:59:02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 目的:观察纳美芬联合无创正压通气(NIPPV)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 80 例 COPD 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投掷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 40 例。对照组采用 NIPPV 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纳美芬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气指标、肺功能指标和血清指标水平。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92.50%(37/40),高于对照组的 75.00%(30/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动脉血氧分压高于对照组;动脉二氧化碳分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第 1 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 FEV1/FVC 和 Clara 细胞分泌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巨噬细胞刺激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美芬联合 NIPPV 治疗老年 COPD 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和肺功能指标水平,改善血气指标和血清指标水平,效果优于单纯 NIPPV 治疗。

【关键词】 纳美芬;Ⅱ型呼吸衰竭;血气指标;肺功能;血清指标

0  引言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以气流阻塞为特征的呼吸科常见病,在 40 岁以上人群中发病率高达 9%~10%[1]。病情长期发展可导致肺过度膨胀或呼吸衰竭,是造成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2]。临床以往对 COPD 患者多在常规祛痰、吸氧及应用支气管扩张剂基础上给予无创正压通气(NIPPV)治疗, 可有效降低患者呼吸衰竭风险 [3]。纳美芬为阿片受体拮抗剂,可兴奋呼吸中枢,提升肺通气功能。本文观察纳美芬联合 NIPPV 治疗老年 COPD 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效果。

\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7年3 月至 2020年7月本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 80 例 COPD 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诊疗指南(2011 版)》中相关诊断标准 [4];COPD 病程≥ 1 年, 并发轻、中度Ⅱ型呼吸衰竭;神志清楚。排除标准:合并心、肝、肾功能异常;对本研究药物过敏;有无创正压通气禁忌;合并精神类疾病。患者及家属了解本研究内容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且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批准文号:20160612)。按随机投掷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 40 例。对照组:男23 例,女17 例;年龄60~75 岁,平均(68.43±4.19) 岁;COPD 病程 1~13 年, 平均(7.12±1.53) 年。研究组: 男 21 例, 女 19 例; 年龄 61~78 岁, 平均(68.52±4.25) 岁;COPD 病程 2~14 年, 平均(7.18±1.61)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入院后均实施祛痰、平喘、抗感染、持续低流量吸氧等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 NIPPV 治疗,选用美国鸟牌 VELA 型呼吸机,选定双水平气道正压模式,实施面罩给氧,吸气压10~15 cmH2O(1 cmH2O=0.098 kPa),呼气末正压设定 5~8 cmH2O,呼吸频率 12~16 次 /min,潮气量维持在 6~8 mL/kg,根据患者血氧饱和度予以调整,维持血氧饱和度在 90% 以上,通气时间 2~4 h/ 次, 3 次 /d。

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盐酸纳美芬注射液(成都天台山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0645,1 mL ∶ 0.1 mg)治疗,将 0.2 mg 盐酸纳美芬加入 20 mL 0.9% 氯化钠注射液中静脉注射,2次 /d,间隔 12 h。

1.3  观察指标 治疗后 3 d 评价。(1)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依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诊疗指南
(2011 版)》中相关标准制定 [4]。显效:治疗后,患者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消失,血气指标恢复正常;有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血气指标改善>30% 但未恢复正常;无效:不符合上述标准。总有效率 =(显效 + 有效)例数 / 总例数 ×100%。(2)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气指标水平。经 IRMA TRUPOINT 血气分析仪检测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3)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水平,包括用力肺活量(FVC)、第 1 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FVC。(4)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指标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 Clara 细胞分泌蛋白(CC16)、巨噬细胞刺激蛋白(MSP)水平。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 20.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 χ2 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0%(37/40),高于对照组的 75.00%(30/4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2.2  两组治疗前后血气指标水平比较 治疗前, 两组 PaO2 和 PaCO2 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 PaO2 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两组 PaCO2 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2.3  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水平比较 治疗前, 两组FEV1、FVC 和FEV1/FVC 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 FEV1、FVC 和 FEV1/FVC 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

\
                     
2.4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指标水平比较 治疗前, 两组 CC16 和 MSP 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 CC16 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两组 MSP 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4。

\
                          
3  讨论

COPD 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治疗难度高,且风险大,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NIPPV 采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方式,可扩张支气管,改善肺泡内压, 从而提升气道通气量,降低呼吸阻力。纳美芬为阿片类受体拮抗剂,经静脉用药后 1~2 h 可达最大血药浓度,用药后 5 min 即可阻断 80% 的大脑阿片受体,从而改善呼吸中枢抑制,提升肺通气功能 [5]。

CC16 是 Clara 细胞分泌的蛋白,在抗炎、免疫调节等方面均具有重要作用 [6]。有研究显示,CC16 基因所在区域存在控制特异性反应性、编码高亲和性 IgE 受体亚单位的基因位点,表明 CC16 可能与哮喘发生、气道高反应性有关,而哮喘患者、COPD 患者的基因型 AA 的血清 CC16 均维持较低水平 [7]。MSP 是经由肝脏合成的具有免疫调节活性的蛋白,是巨噬细胞相关的调控因子,高水平的MSP 不仅是免疫反应激活的重要标志,亦是加剧呼吸道平滑肌及血管内皮损伤的重要介质 [8]。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研究组 PaO2、FEV1、FVC、FEV1/FVC 和 CC16 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aCO2 和MSP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提示纳美芬联合 NIPPV治疗老年 COPD 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纳美芬联合 NIPPV 治疗老年 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和肺功能指标水平,改善血气指标和血清指标水平,效果优于单纯 NIPPV 治疗。

参考文献

[1]刘丹,李景钊,史广超,等 . 长期无创正压通气治疗重度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 [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0,5(26):23-24.
[2]古柠华 . 无创正压通气对 COPD 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血气分析及肺功能指标的影响 [J].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版, 2020,4(1):76-77.
[3]李萌博,季康,蒋希萌 .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 COPD 并呼吸衰竭临床疗效分析 [J].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15):52-55.
[4]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肺系病专业委员会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诊疗指南(2011 版)[J]. 中医杂志,2012,53(1): 80-84.
[5]王波,李军 . 纳美芬联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 [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9,4(36):57-59.
[6]方茜茜,王秋婷,林石宁 . 纳美芬联合呼吸机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 [J].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9,37(6):40-41.
[7]郭庆,李静静,田青,等 . 纳美芬与纳洛酮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临床疗效的对比研究及卫生经济学评价 [J].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9, 27(3):71-74.
[8]陈蓉,刘洪峰 . 纳美芬联合 NIPPV 治疗老年 COPD 合并重症 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 [J]. 中国病案,2020,21(5):92-9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32784.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