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 目的:观察基于计划行为理论(TPB)的护理模式在颈椎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 100 例颈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 采用摸球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50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基于 TPB 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疼痛评分、健康行为评分、心理健康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疼痛评分、健康行为评分和心理健康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 100.00%(50/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84.00%(4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TPB 的护理模式可降低颈椎病患者的疼痛评分、健康行为评分和心理健康评分,以及提高护理满意度,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关键词】 计划行为理论;颈椎病;疼痛;健康行为;心理健康;护理满意度
0 引言
颈椎病是增生性颈椎炎、颈椎骨关节炎、颈神经根综合征等疾病的总称,临床主要表现为颈背疼痛、上肢无力、手指发麻、下肢乏力等症状。计划行为理论(TPB)认为行为由行为意向来决定,行为意向则由行为态度、重要他人支持及知觉行为控制决定,且知觉行为控制可直接影响行为,基于TPB 的护理模式强调从内在认知、外在行为等方面为患者制订护理措施 [1-2]。本文观察基于 TPB 的护理模式在颈椎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7 年 1 月至 2019 年 1 月本院收治的 100 例颈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符合颈椎病的诊断标准 [3];伴有颈背疼痛、上下肢无力、手指发麻等临床症状;语言沟通能力正常,能配合完成研究。排除标准:合并其他颈肩部损伤者;严重心、肝、肾疾病者;合并恶性肿瘤者。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情本研究内容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批号: 20161203)。按摸球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 例。观察组男 24 例,女 26 例;年龄 33~65 岁, 平均(49.2±1.4) 岁;病程 2 个月至 2 年,平均(1.3±0.2)年;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 21 例,初中及高中20 例,小学9 例。对照组男25 例,女25 例; 年龄 32~65 岁,平均(49.3±1.2)岁;病程 3 个月至 2 年,平均(1.3±0.3)年;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 22 例,初中及高中 21 例,小学 7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综合评估患者病情、心理和生理等情况,并据此实施基础生活护理、心理疏导和健康宣教等。
观察组采用基于TPB 的护理模式。(1)态度。向患者讲解颈椎病诱因、发展、危害及治疗等相关知识,主动与患者沟通,了解其心理状态及对医护工作的态度、应对方式,引导患者明确自身不良思维方式及态度,指导患者调节思维及负性情绪的方式,如正念冥想训练、放松疗法等。(2)主观规范。建立良好的家庭支持系统,引导家属及亲朋好友给予关怀及支持,对于患者的异常情绪及行为给予理解;组织病友会,引导患者间相互分享经验、治疗心得及情绪调节方法;引导患者记录日记,观察自身的进步,并自勉。(3)知觉行为控制。指导患者选取适宜的椅高、枕高,保持正确的站姿、坐姿和卧姿;年轻患者可培养体育运动爱好,老年患者可进行适量体育活动;指导患者长期做保健操、按摩颈部等。两组均护理至出院。
1.3 观察指标 (1) 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疼痛评分、健康行为评分及心理健康评分。采用疼痛数字评分法评估疼痛,用数字 0~10 表示疼痛程度,数字越大疼痛越剧烈;采用本院自制健康行为调查问卷(Cronbachα 系数 0.897,效度 0.862)评估,问卷包括 15 项,每项 1~5 分,总分 75 分,分值越低表示行为越健康;采用症状自评量表评定患者心理健康程度,量表共 90 个条目,涉及感觉、情感、思维、意识等内容,各题目 1~5 分,总分 450 分,分值越低表示心理越健康 [4]。(2)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采用医院自制调查问卷(Cronbachα 系数 0.873,效度0.845)评估,包括护理态度、技能操作水平、理论知识掌握程度、护理效果 4 个方面,每个方面 25 分,总分 100 分,>85 分为满意,60~85 分为比较满意,<60 分为不满意。护理满意度 =(满意 + 比较满意)例数 / 总例数 ×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1.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 χ2 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前后疼痛评分、健康行为评分和心理健康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疼痛评分、健康行为评分和心理健康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疼痛评分、健康行为评分和心理健康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2.2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 100.00%(50/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84.00%(4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3 讨论
颈椎病主要由颈椎长期劳损、韧带增厚、骨质增生、神经根受压、椎动脉受压等因素导致,患者多为中老年、睡眠体位不佳及长期坐立群体,且多数患者存在疼痛、活动受限等临床症状,影响其正常学习、工作和生活 [5-6]。
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观察组疼痛评分、健康行为评分和心理健康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分析原因为,基于 TPB 的护理模式指导患者调节思维及负性情绪的方式等有助于纠正患者对疾病的错误认知、改善其心理状况并建立健康行为;建立良好的家庭支持系统,组织病友会,引导患者记录日记等均有助于引导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指导患者保持正确的站姿、坐姿和卧姿、适量体育活动和局部按摩等均可缓解疼痛。本研究结果还显示,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这可能与患者经基于TPB 的护理模式后疼痛得到缓解有关。
综上所述,基于 TPB 的护理模式可降低颈椎病患者疼痛评分、健康行为评分和心理健康评分, 提高护理满意度,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参考文献
[1]王静,杨屹,傅灵菲,等 . 计划行为理论概述 [J].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2011,6(4):290-291.
[2]朱英杰,王文利 .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护理干预结合艾灸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疼痛程度及健康行为的影响 [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0,5(26):178-180.
[3]黄国付,罗飞 . 实用颈椎病康复指南 [M].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2:57.
[4]陈霞,马成龙,薛友儒. 颈椎病患者术前心理健康水平调查[J]. 齐鲁护理杂志,2017,23(6):48-50.
[5]余洋 . 颈椎病的治疗与护理研究现状 [J]. 海南医学,2018,29
(20):2949-2951.
[6]杨贵云,郑超,陈勇,等 . 计划行为理论在颈椎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J].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5,37(11): 857-86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327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