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 目的:探讨 C 反应蛋白、淀粉酶与脂肪酶水平联合检测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效能。方法:选取 127 例疑似急性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以临床现行诊断标准为金标准,比较 C 反应蛋白、淀粉酶与脂肪酶水平单独及联合检测诊断急性胰腺炎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结果:127 例疑似急性胰腺炎患者中,64 例确诊为急性胰腺炎;C 反应蛋白、淀粉酶与脂肪酶水平联合检测诊断急性胰腺炎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均高于三项单独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 反应蛋白、淀粉酶与脂肪酶联合检测诊断急性胰腺炎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均高于三项单独检测的效能。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患者;C 反应蛋白;淀粉酶;脂肪酶;联合检测;效能
0 引言
急性胰腺炎病情发展极为迅速,需加强早期诊断,便于早治疗,从而改善预后 [1]。现阶段临床诊断急性胰腺炎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临床经验和实验室检查 [2]。而实验室检查主要以血清淀粉酶水平为依据,但单一检测诊断效能较差,本文探讨 C 反应蛋白、淀粉酶与脂肪酶水平联合检测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效能。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8 年 12 月至 2020 年 12月本院收治的 127 例疑似急性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 89 例,女 38 例;年龄 34~68 岁,平均(49.52±2.67)岁。纳入标准:疑似急性胰腺炎; 发病至入院时间 <48 h。患者及家属对本研究内容了解且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1.2 方法 入组对象进行急性胰腺炎诊断,且均在清晨空腹状态下抽取 3~4 mL 外周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 C 反应蛋白(标准参考值: 0~10 mg/L)水平,采用速率法检测血清淀粉酶(标准参考值:25~125 U/L)、脂肪酶(标准参考值: 23~300 U/L)水平。
阳性标准:C 反应蛋白>10 mg/L;淀粉酶>125U/L;脂肪酶 >300 U/L。
联合检验阳性标准:只要有一项指标为阳性 ,即判断为阳性。
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依据(金标准)[3]:(1)急性、持续性中上腹痛;(2)血淀粉酶或脂肪酶水平>正常值上限 3 倍;(3)急性胰腺炎典型的影像学改变。具备以上任意 2 条即可确诊。
1.3 观察指标 以金标准为依据,比较C 反应蛋白、淀粉酶与脂肪酶水平单独及联合检测诊断急性胰腺炎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 18.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 χ2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金标准诊断结果 127 例疑似急性胰腺炎患者中,64 例确诊为急性胰腺炎。
2.2 C 反应蛋白、淀粉酶与脂肪酶水平单独及联合诊断急性胰腺炎的效能比较 C 反应蛋白、淀粉酶与脂肪酶联合检测诊断急性胰腺炎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均高于三项单独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2。
3 讨论
急性胰腺炎患者主要表现为急性上腹痛、恶心呕吐、发热等,其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明,多数学者认为其发生与机体多种胰酶被激活或胰腺细胞自身被破坏有关 [3-4]。早诊断、早治疗对急性胰腺炎患者具有重要价值 [5-7]。
淀粉酶或脂肪酶是临床常用的诊断急性胰腺炎的特异性指标,淀粉酶含量越高说明患者发生胰腺炎的几率越高 [8]。脂肪酶可随胰腺腺泡损伤而进入血液循环,使血中脂肪酶水平显著上升 [9]。C 反应蛋白是感染性疾病的常用指标,血清 C 反应蛋白水平明显上升,可作为评估胰腺细胞损伤坏死程度的重要指标。
本研究结果显示,C 反应蛋白、淀粉酶与脂肪酶联合检测诊断急性胰腺炎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均高于三项单独检测。分析原因为,淀粉酶诊断急性胰腺炎特异性不高,因此血清淀粉酶单独检测不可取,需要联合其他检测指标,以提高诊断准确度。而胰腺炎发生时,脂肪酶水平会显著升高, 但特异性同样不高。已知 C 反应蛋白与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呈明显相关性 [10],即在发生急性胰腺炎时患者 C 反应蛋白水平显著上升,且 C 反应蛋白水平与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疾病严重度呈正相关。因此采用三项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急性胰腺炎的效能。
综上所述,C 反应蛋白、淀粉酶与脂肪酶联合检测诊断急性胰腺炎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均高于三项单独检测的效能。
参考文献
[1]李孝才 . 急性胰腺炎早期诊断中联合检验血清淀粉酶、脂肪酶与 C 反应蛋白的临床价值 [J].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6, 21(3):458-460.
[2]Ola Z Ismail,Vipin Bhayana. Lipase or amylase for the diagnosis of acute pancreatitis?[J]. Clin Biochem,2017,50(18):1275- 1280.
[3]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胰腺疾病学组 . 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 ( 草案 )[J].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07,12(3): 206-208.
[4]高娟,刘静 . 急性胰腺炎早期诊断中血清脂肪酶、淀粉酶、C 反应蛋白联合检验的临床价值 [J].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7,22(3):325-327.
[5]C M Ortiz Morales,E L Girela Baena,J R Olalla Muñoz,et al. Radiology of acute pancreatitis today: the Atlanta classification and the current role of imaging in its diagnosis and treatment[J]. Radiologia,2019,61(6):453-466.
[6]陈贤坤,吴翠云 . 炎症标志物在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早期评估中的临床价值 [J]. 广东医学,2018,39(z1):104-107.
[7]朱红梅. 急性胰腺炎患者 S-Amy、U-Amy、LPS、TAP 及 CRP 水平检测的临床价值评估 [J]. 河北医药,2016,14(1): 81-83.
[8]李溪,周迎春 . 血清淀粉酶,C 反应蛋白,白细胞联合检测对急性胰腺炎鉴别的价值研究 [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9, 16(2):161-163.
[9]李姝 . 血清 AMY、LPS、CRP 对急性胰腺炎患者诊断效能的影响 [J].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8,29(9):1398-1399.
[10]姚慧娟,魏菲 . 血清降钙素原,白细胞介素 -6,超敏 C 反应蛋白联合检测在急性胰腺炎患者病情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J].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20,37(10):1898-190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326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