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 目的:分析 (1,3)-β-D 葡聚糖检测在重症肺炎患者真菌感染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 102 例重症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血行 (1,3)-β-D 葡聚糖水平检测(简称 G 试验)和真菌培养,以真菌培养结果作为诊断重症肺炎患者真菌感染的“金标准”,分析 G试验在重症肺炎患者真菌感染诊断中的效能。结果:真菌培养结果显示,102 例患者中,阳性 35 例,阴性 67 例;G 试验结果显示阳性 38 例,阴性 64 例。G 试验在重症肺炎患者早期真菌感染诊断中的灵敏度为 94.29%,特异度为 92.54%,准确度为 93.14%。Kappa 检验结果显示,G 试验与真菌培养结果的一致性良好(Kappa 值 =0.851,P<0.05)。结论:(1,3)-β-D 葡聚糖水平检测诊断重症肺炎患者真菌感染具有良好的效能。
【关键词】 重症肺炎;(1,3)-β-D 葡聚糖检测;真菌感染;诊断;效能
Diagnostic value of (1,3)-β-D glucan in diagnosis of fungal infection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pneumonia
YANG Ping
(Department of Laboratory Medicine of Faku County Central Hospital, Shenyang 110400 Liaoning,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diagnostic value of (1, 3)-β-D glucan in diagnosis of fungal infection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pneumonia. Methods: 102 patients with severe pneumonia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The blood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or (1, 3)-β-D glucan level detection (referred to as G test) and fungal culture. Using the results of fungal culture as the “gold standard” for the diagnosis of fungal infection, the efficacy of the G test in the diagnosis of fungal infection in the patients with severe pneumonia was analyzed. Results: The fungal culture results showed that among the 102 patients, 35 were positive and 67 were negative. The G test results showed that 38 cases were positive and 64 cases were negative. The sensitivity, specificity and accuracy of the G test in the diagnosis of early fungal infection in the patients with severe pneumonia were 94.29%, 92.54% and 93.14%, separately. The kappa test showed that the G test results we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fungal culture results (Kappa value=0.851, P<0.05). Conclusions: (1,3)-β-D glucan level detection has good efficacy in the diagnosis of fungal infection in the patients with severe pneumonia.
【Key words】 Severe pneumonia; (1,3)-β-D glucan detection; Fungal infection; Diagnosis; Efficacy
0引言
真菌感染性肺炎可对患者神经系统、呼吸及循环功能造成影响,病情严重者可造成外周血循环障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 [1]。该病早期无典型症状, 在临床诊断中易误诊,耽误最佳治疗时机 [2]。传统培养分离为诊断重症肺炎常用手段,但培养周期较长,导致患者无法及时得到救治,延误治疗时机 [3]。(1,3)-β-D 葡聚糖是真菌感染的主要标志 [4],本文分析 (1,3)-β-D 葡聚糖检测在重症肺炎患者真菌感染中的诊断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7 年 6 月至 2019 年 12 月本院收治的 102 例重症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符合重症肺炎诊断标准 [5],经痰液、胸部 CT 检查、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细菌及真菌培养明确诊断;病例资料完整。排除标准:参与本研究前接受抗真菌药物治疗;脏器功能不全;全身感染;合并精神疾病。患者及家属对本研究内容了解且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其中男 58 例,女 44 例;年龄 21~70 岁, 平均(47.02±3.11) 岁; 体质量 44~77 kg, 平均(61.38±2.88)kg。
1.2 方法 (1,3)-β-D 葡聚糖检测( 简称 G 试验):采集所有研究对象 2 mL 静脉血,置于离心机内以 3500 r/min 离心处理 10 min,有效离心半径为 10 cm,分离上层血清,取 0.1 mL 血清加入样品稀释瓶中,充分搅匀,随后将放置样品的稀释瓶保存于 75 ℃环境下 10 min 后冷却至室温,获得血清稀释液。采用生物探针检测软件,将其设置于待采集状态,吸取 0.25 mL 试剂复溶液加入反应试剂中,另取反应试管,每样平行 2 管,分别加入50 μL 试剂溶液,分别加入 100 μL 血清稀释液。充分摇匀加样后的反应溶液,插入 LKM 动态试管检测仪中开始反应。75 min 后反应结束,检测软件可自动处理数据,计算 (1,3)-β-D 葡聚糖检测值。判定标准:当 G 试验结果 >100.5 pg/mL 时为阳性, 当 G 试验结果为 0~100.5 pg/mL 时为阴性。
真菌培养:应用载玻片培养的方式,所有操作均由实验室专业人员完成。使用无菌镊子夹取无菌培养钢环,将钢环两边蘸取融化后的固体石蜡,随后置于无菌载玻片上,另将无菌盖玻片置于酒精灯火上加热,覆盖于钢环上,待完全冷却后检查钢环是否已固定于载玻片与盖玻片之间,明确后使用毛细滴管吸取培养血液标本,自钢环上端小孔处注入,待培养标本凝固后,使用接种针取材,在37 ℃环境下培养 7 d,当明确是否存在真菌后进行详细记录。
1.3 观察指标 以真菌培养结果作为诊断重症肺炎早期真菌感染的“金标准”,分析G 试验在重症肺炎患者真菌感染中的诊断效能。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 18.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 χ2 检验,G 试验在诊断重症肺炎早期真菌感染与真菌培养结果的一致性使用 Kappa 检验,Kappa 值≥ 0.75 表示一致性良好,<0.75 且≥ 0.4 表示一致性尚可,<0.4 表示一致性不佳,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G 试验及真菌培养结果 102 例患者中,真菌培养阳性 35 例,阴性 67 例;G 试验阳性 38 例, 阴性 64 例。见表 1。
2.2 G 试验在重症肺炎患者真菌感染中的诊断效能 G 试验在重症肺炎患者真菌感染诊断中灵敏度为 94.29%(33/35), 特异度为 92.54%(62/67), 准确度为 93.14%[(33+62)/102];Kappa 检验结果显示,G 试验与真菌培养结果的一致性良好(Kappa 值 =0.851,P=0.000)。
3讨论
重症肺炎患者真菌感染早期无典型症状,或症状轻微,随着病情发展,典型症状已较为严重,对患者生命安全构成威胁,尽早诊断重症肺炎患者真菌感染有助于控制病情,降低病死率 [6]。
(1,3)-β-D 葡聚糖由丝状真菌细胞壁与酵母菌特有的多聚体组成,当人体血液或深部组织遭受到真菌侵入时,在吞噬细胞的吞噬消化作用下,会在细胞壁中不断释放 (1,3)-β-D 葡聚糖,致使人体体液及血液中 (1,3)-β-D 葡聚糖水平明显上升,其水平高低能反映人体体液及血液中真菌感染的程度,可作为临床诊断感染的重要标志物 [7]。本研究结果显示,G 试验在重症肺炎患者真菌感染诊断中的灵敏度为 94.29%,特异度为 92.54%,准确度为93.14%,Kappa 检验结果显示,试验与真菌培养结果的一致性良好。提示 (1,3)-β-D 葡聚糖水平检测可作为重症肺炎合并真菌感染诊断的依据。
值得注意的是,(1,3)-β-D 葡聚糖水平检测有助于尽早明确病原体,后续治疗应对患者进行持续监测,不仅可为临床医师提供准确的病情评估,同时可反映患者药物治疗使用情况,并依据检测结果对治疗方案进行调整,从而提高治疗效率,降低病死率 [8]。
综上所述,(1,3)-β-D 葡聚糖水平检测诊断重症肺炎患者真菌感染具有良好的效能。
参考文献
[1]张丽,邓丽华,许晶晶 . 血清 (1,3)-β-D- 葡聚糖检测对深部真菌感染的诊断价值 [J].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7,42(1): 104-105.
[2]徐明均,张慧婷,张玉洁,等 . 血浆 1,3-β-D 葡聚糖检测联合念珠菌评分对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诊断价值 [J]. 中国真菌学杂志,2018,13(1):11-14.
[3]孟文晴,陆璇,潘正慧,等. G 试验和 GM 试验联合痰真菌培养对 ICU 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早期诊断 [J].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8,17(1):41-46.
[4]任丽娟,郑文亮,李智 . (1,3)-β-D 葡聚糖检测对不同部位真菌感染的诊断价值 [J]. 中国实验诊断学,2018,22
(11):24-26.
[5]王蔚文 . 临床疾病诊断与疗效判断标准 [M].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0:139.
[6]李晓燕,王超,李鋆璐,等 . 1,3-β-D- 葡聚糖检测对自身免疫性疾病合并侵袭性肺真菌病的诊断价值 [J].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17,16(3):237-240.
[7]许丽霞 . 真菌培养和血浆(1-3)-β-D 葡聚糖检测在深部真菌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9, 16(10):84-86.
[8]李秀文,王运铎,张毅华 . 血清 (1,3)-β-D 葡聚糖与尿真菌培养联合检测对泌尿系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诊断价值 [J].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7,29(12):1437-143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326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