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改善,生活习惯和饮食也在不断变化,导致糖尿病疾病患病率逐年上升,其中糖尿病性便秘症状也因此显著提升,占据糖尿病疾病的四分之一。糖尿病性便秘采取西医治疗效果尚不明显,中医治疗效果确切,简便验廉。本文对糖尿病性便秘的中医病因予以简要阐述,并针对中医治疗的几种方法进展予以研究,希望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关键词:糖尿病;便秘;中医治疗
0引言
糖尿病性便秘属于神经性便秘,是因长时间高血糖导致胃肠植物神经出现功能性障碍,交感神经处于兴奋过度状态,对胃肠运动起抑制作用,因肠蠕动缓慢、胃排空延迟以及胃动力减弱等引起的便秘。若患者出现便秘,易对药物、食物正常代谢情况造 成影响,而用力排便则会引起失明、猝死、血管破裂等并发症。目前,治疗糖尿病性便秘疾病多采用胃动力药、缓泻药和定期灌肠等。采取西医治疗能在短期内取得一定疗效,停止用药后会导致复发等情况,而长时间药物维持治疗易对患者造成毒副作用、药物依赖性,导致大肠黑变病、药物性肠炎等。中医治疗具有推拿、 针灸、穴位敷贴、穴位按摩以及口服中药综合干预治疗等,并取得 一定治疗效果。
1中医病因病机
糖尿病性便秘在中医学上属于消渴、便秘等范畴,多因恣情纵 欲、禀赋不足、情志失调、过食肥甘以及劳伤过度等引起燥热、阴津 亏损等症状,长期已久导致脏腑功能产生紊乱,再加之气血失调等 病因引起患者消渴、便秘等症状。同时由于消渴气阴过度损伤消 耗,阴虚内热造成血液黏稠,最终引起淤血,淤血阻碍经络,使其脏 腑经络缺乏滋养作用,导致功能减退,肠道失于濡润,最终形成便 秘。总而言之,糖尿病性便秘病机主要以气阴两虚为主,淤血、燥 热为标,是一种本虚标实之证。
2中医治疗法
2.1推拿
糖尿病性便秘治疗的常用手法之一是推拿疗法,通过对患者 腹部各腧穴,主要包括关元穴、天枢穴、大横穴以及中脘穴等,能够 起到增强患者肠道、脾胃蠕动的功效,能够有效缓解胃肠道功能紊 乱的效果,有助于药物治疗效果增加。
2.2艾灸
艾灸治疗糖尿病性便秘主要是以寒者补之、实者泻之、虚者补之为主,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针对性给予便秘药膳方。罗素萍 [1] 等在艾条灸神阙穴位治疗糖尿病患者便秘时,主要取于天枢、神阙和 足三里三个穴位,在对患者进行艾灸疗法时,让患者采取仰卧位姿 势,使其穴位充分暴露,首先采用纱布对患者局部皮肤予以清洁, 其次是点燃艾灸一端,在距离患者皮肤处约 2~4cm 左右行熏烤, 局部皮肤出现灼热感,但是无灼痛情况最佳,而患者局部皮肤产生红晕时为熏烤过度。1 个疗程为 1 个月,1 天 1 次,1 次 20 分钟。治疗结果显示,30 例患者,15 例显效,12 例有效,3 例无效,有效率高达 90.00%。
2.3针刺疗法
王伟臣 [2] 在治疗糖尿病性便秘时给予针刺治疗,以胃俞穴、承山穴、脾俞穴、左水道穴、足三里穴、大肠俞穴、三阴交穴、合谷穴、支沟穴、天枢穴、丰隆穴、上巨虚穴、复溜穴等穴位给予针刺治疗,1天 1 次,10 天为一个疗程。治疗后结果显示,30 例患者中,3 例治愈,1 例患者无效,14 例患者有效,12 例患者无效,治疗效率高达 96.67%。居兴德、隋宏 [3] 等在针刺治疗糖尿病性便秘时主要以主穴支沟穴位、丰隆穴位,配穴主要取上巨虚穴位、中脘穴位,均留针时间为 30 分钟,1天1 次,1 周为1 疗程。100 例患者中,经 7~14天后,87 例治愈,15 天后全部患者均有效,治疗效率高达 100%。
2.4穴位敷贴
穴位敷贴治疗在中医学上又被称之为敷贴法,主要是在患者脐部直接给予药物敷贴,利用脐部吸收作用,直接对肠道起效,达到刺激肠道传导,调和气血以至成功排便的作用。秦慷、陈璇 [4] 等在采用中药穴位敷贴治疗糖尿病性便秘疾病时,首先制备药物, 主要将大黄、当归、黄芩、冰片、芒硝以比例研碎粉细后均匀搅拌, 制成药饼。其次是对患者给予穴位敷贴,先用乙醇溶液将患者肚脐清洁干净,将药饼放于肚脐上,约在神阙穴位左右,纱布覆盖后再给予胶布固定,持续贴敷 6 小时左右,若患者中途需要排便,可将其取下。1 个疗程为 10 天,1 天 1 次。但要注意穴位贴敷治疗时,做好皮肤护理,避免出现破溃、过敏等症状,可给予尿素软膏涂抹肚脐周围皮肤。经治疗后,34 例患者中,9 例患者无效,9 例患者显效,11 例患者治愈,仅 5 例患者无效,且全部患者治疗后无腹泻症状,治疗总有效率高达 85.29%。
2.5穴位按摩
宋双双 [5] 等在穴位贴敷联合穴位按摩护理治疗糖尿病性便秘时,主要以手掌分别对患者中脘穴、关元穴采用适宜力度按揉 2 分钟左右,其次是在以升结肠、降结肠及横结肠部位为主,以顺时针方向推揉 20 次,再用拇指指腹配合按揉患者足三里穴、血海穴、合谷穴以及支沟穴位,时间约为 2 分钟,1 天 2 次,20 天为一个治疗期。其结果显示,30 例患者,显效 2 例,有效 16 例,部分有效 8 例,无效 4 例,有效率高达 86.67%。
2.6耳穴压豆
佟颖、祝海波 [6] 等对糖尿病性便秘给予耳穴压豆护理辅助治疗,主要选取直肠穴、脾穴、大肠穴及便秘点穴等主穴,皮质下穴、 肺穴等配穴给予直压刺激手法为主,行双耳交替,给予药籽贴压后,2~3 天更换一次辅料,1 天 2~3 次,1 次时间大约为 3~5 分钟,5次为一个疗程,直到患者局部出现疼痛、胀、麻、灼热感最佳。治疗后,48 例患者,28 例治愈,5 例无效,12 例有效,治疗有效率高达 89.58%。
2.7中药综合干预治疗法
尹社省、孙艳萍 [7] 在治疗糖尿病性便秘时采取茵陈栀子大黄汤治疗,该药剂主要有栀子、大黄、茵陈、麻仁、莱菔子、枳实、槟榔及厚朴等组成,同时针对患者实际情况再加减药物,阴虚者可加入麦冬、生地,气虚者则加入黄芪、白术,用水煎服,1 天 2 次,3 周为一治疗周期。治疗后 24 例患者中显效 22 例,有效 1 例,无效 1 例,治疗有效率高达 95.83%。朱少琴 [8] 在采取益气养阴治疗糖尿病性便秘的临床观察中,对患者给予益气养阴汤治疗,该药剂主要有赤芍、杏仁、熟地、生大黄、玄参、枳壳、麦冬、黄芩和当归等组成, 用水煎煮,1 天 1 剂,1 剂两次服用,1 个月为一个治疗周期。治疗后,30 例患者,治疗有效率高达 86.67%。
3结束语
据临床中医治疗糖尿病性便秘结果显示,采用中医辨证治疗均取得一定治疗效果,相比于西药治疗效果更确切。治疗中,中医外治相对比较笼统,针对证型不同的治疗无显著特异性、差异性, 同时因外治方法比较复杂、多样,无明确标准、统一的诊疗规范,多以个人经验为主,致使重复性差。因此,需要在后期治疗时制定规范、统一、科学的诊疗标准,并将中医诊疗方法趋于规范化、系统 化,不断提高中医治疗方法,确保诊疗水平。糖尿病性便秘疾病在治疗中,要给予综合性干预,严格控制患者血糖,合理辨证饮食指导,给予针对性心理疏导、运动锻炼指导配合中医外治、内服,能使 效果更确切。此外,在中医辨证治疗的同时,再联合针对性护理干 预,以有效缓解症状,改善情绪,促进疾病治愈。
参考文献
[1]黄六妹 , 罗素萍 . 艾条灸神阙穴治疗糖尿病患者便秘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J]. 中医临床研究 ,2014,6(34):132-133.
[2]王伟臣 , 罗亚男 , 岳仁宋 . 针刺治疗糖尿病性便秘的临床研究 [J]. 中国民间疗法 ,2016,24(4):24-24.
[3]居兴德 , 隋宏 , 荆圣涛 . 针刺治疗糖尿病性便秘 [J]. 山东中医杂志 ,2008(9):644-644.
[4]秦慷, 陈璇, 陶艳. 中药穴位贴敷治疗 34 例糖尿病便秘患者疗效观察[J]. 护理学报 ,2013(10):5-6.
[5]宋双双. 穴位贴敷配合穴位按摩治疗糖尿病便秘患者的护理观察[J]. 光明中医 ,2017,32(8):1192-1193.
[6]王丽芹 , 祝海波 , 佟颖 . 耳穴压豆对改善糖尿病性便秘患者的效果观察[J]. 中国中医药咨讯 ,2011,03(8):230-230.
[7]尹社省 , 孙燕萍 . 茵陈栀子大黄汤治疗糖尿病性便秘 47 例疗效分析 [J]. 中医临床研究 ,2016,8(6):61-62.
[8]朱少琴 . 益气养阴法治疗糖尿病性便秘的临床观察 [J]. 糖尿病新世界 ,2016,19(15):135-136.
《糖尿病性便秘中医治疗研究进展论文》附论文PDF版下载:
http://www.lunwensci.com/uploadfile/2019/0318/20190318115912830.pdf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31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