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太极拳对医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论文(附论文PDF版下载)

发布时间:2019-03-15 13:23:32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 观察太极拳对医学生由压力性生活事件导致的心理健康问题的影响。方法 通过海报方式,随机招募 125 例医学专业大学生,进行 1 个月的太极拳干预,5 次 / 周,60 min/ 次,共计 20 次。采用青少年压力性生活事件量表(ASLEC)和病人健康问卷抑郁量表(PHQ-9) 进行心理测评。结果 干预后 ASLEC 总分及其各因子得分和 PHQ-9 总分均下降,较干预前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 ASLEC 的丧失因子得分下降无统计学差异外(P>0.05)。ASLEC 总分、人际压力、学习压力及适应因子与 PHQ-9 总分差值呈正相关(P<0.05),除 ASLEC 丧失因子与 PHQ-9 总分差值没有相关关系(P>0.05)。结论 太极拳干预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医学生因压力性生活事件导致的心理健康问题, 可被推荐为一种预防和改善医学生心理健康的有效干预方式。

关键词:压力性生活事件;医学生;太极拳;心理健康

0引言

        心理健康(mental health)是指心理的各个方面及活动过程处于一种良好或正常的状态。目前,大学生是心理健康问题的高发群  体之一,心理疾病发病率高达 30% 以上,且有逐年增长的趋势 [1]。研究发现,医学专业大学生与其他专业大学生相比,大约 50% 的医学生在校期间有精神紧张,更容易患抑郁症,10% 的医学生曾有自杀倾向 [2]。压力性生活事件指日常工作、生活、学习中可能遇到的,给个体带来压力的负性生活变动(如:恋爱失败,亲人、好友重病死亡  等)。研究表明,压力性生活事件与个体出现的各种心理、行为及 躯体问题相关 [3]。大学生的心理是处于一个相对不稳定、不成熟的动态过程,更容易受压力性生活事件的影响 [3]。如果长期不能正确应对压力性生活事件,很可能会影响其身心健康、学习、生活, 甚至造成无法挽回的局面。

        常规的心理咨询方式,可对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进行针对 性的指导,然而受人力、环境等条件限制,不适宜作为医学生心理 健康的预防手段。研究表明传统身心运动如太极拳在促进心理健康,缓解压力、改善抑郁情绪等方面具有良好效果 [4],而且具备安全、成本低廉、容易练习等特点,如将其应用于医学生群体,将有助 于预防和改善医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所以,本研究旨在探讨太 极拳锻炼对医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为太极拳作为医学生心理健 康调节的重要手段提供科学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收集

        本研究为前瞻性观察试验,观察太极拳干预前后自身心理健康的影响。于 2018 年 4 月中旬开始,以福建中医药大学医学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海报方式,共随机招募 125 名受试者。所纳入受试者均在参加前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愿参加且能坚持  1  月太极拳锻炼,并排除了不同意参加试验、经常体育运动锻炼(3次 / 周,每次 >20min)、已有抑郁 / 精神问题等方面的诊断、有身体方面禁忌不能参加太极拳锻炼者。

1.2方法

1.2.1测试方法
 
        资料收集采取同一地点、同一时间网上自我测评(问卷星)的 形式。测试时有专门的研究人员在场并解释每一个量表的指导语 , 对受试者难以理解的条目做出相应解释。要求所有的受试者根据 其实际情况作答。

1.2.2结局指标

        本 研 究 采 用 病 人 健 康 问 卷 抑 郁 量 表(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ire-9,PHQ-9)和 青 少 年 压 力 性 生 活事件量表(Adolescent Self-Rating Life Events Checklist,ASLEC) 分别用于筛查受试者的抑郁状况和评估受试者的压力性生活事件情况。PHQ-9 是由 Spitzer 教授等根据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 4 版)》有关抑郁障碍的 9 项症状编制的自评问卷。目前, 已被汉化成中文版并证实在青少年人群中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5]。PHQ-9 量表共 9 个条目,采用 4 级评分,总分为 0-27 分,得分越高表示抑郁倾向越明显,通常以 10 分作为是否有无抑郁倾向的临界值。ASLEC 最早是刘贤臣等人将其汉化并结合我国青少年特点编制。本研究采用的是 2015 年辛秀红等人用大样本常模验证版 [6]。该量表具有较好的效度和信度,被广泛用于青少年生活事件的研究。该量表共 26 个压力性生活事件,可评估青少年受惩罚、丧失、人际压力、学习压力和适应这 5 个方面的压力,采用 5 级评分,得分越高说明个体受到的压力越大。

\

1.2.3干预方式

         本研究采用的太极拳是根据国家体育总局规定的标准 24 式简化太极拳 [7]。太极拳训练 60min/ 次(10min 热身,40min 太极拳训练,10min 整理),5 次 / 周,持续 4 周,共 20 次。为了控制训练的质量,由具有 5 年以上专业教学经验的太极拳教练进行专业的指导训练。

1.2.4统计方法

         资料整理采用双人录入,数据使用 SPSS 21.0 软件进行分析。试验数据用均数 ± 标准差表示;干预前后比较,采用配对 t 检验;相关分析,数据若符合正态分布的采用 Pearson,若不符合正态分布则采用 Spearman,检验水准 α=0.05。

2结果

         本研究,量表回收率 100%,且研究期间无受试者脱落。其中男生 31 人 , 女生 94 人 , 总体平均年龄 19.15±0.87。2.1PHQ-9、ASLEC 量表的评估结果经 1 个月太极拳干预后,所有受试者的 PHQ-9、ASLEC 总分及其各因子得分较干预前均有所下降。其中,ALSEC 各因子得分下降的从高到低排列分别为:适应因子 > 学习压力因子 > 丧失因子 > 人际压力因子 > 受惩罚因子。除了 ASLEC 的丧失因子得分下降较干预前无统计学差异(P>0.05),其余均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 1)。

\

2.2PHQ-9、ASLEC 量表相关性分析结果

        ASLEC 总分及各因子差值与 PHQ-9 总分差值的相关分析发现,ASLEC 总分、人际压力因子、学习压力因子及适应因子呈正相关(P<0.05),但 ASLEC 丧失因子与 PHQ-9 总分差值没有相关关系(P>0.05)(详见表 2)。

\

3讨论

        本研究发现,医学生的压力性生活事件其各因子得分不同,说明各其心理健康问题侧重点有所不同。通过 1 个月的太极拳干预, ASLEC 总分及其各因子得分均有不同程度下降,说明太极拳锻炼可以改善压力性生活事件导致的心理问题。尤其是对 ASLEC 的人际压力因子、适应因子、学习压力因子的影响最为明显。

        本研究结果表明,压力性生活事件作为一种应激源会削弱一个人对日常生活中其他事件的应对能力,在丧失、受惩罚、适应、学习及人际方面有不同程度的体现。Armstrong 等的研究也认为,压力性生活事件可能会导致适应问题,削弱人的应对能力,导致抑郁、焦虑、压力等心理健康问题 [8],这与本研究结果相似。另外,研究发现,大学生应对压力性生活事件方式与其心理健康存在负相关关系 [9]。如果对压力性生活事件处理不当,可能会成为影响医学生心理健康的源头。

\
       
        对于 ASLEC 量表而言,某个因子的得分越高,造成的不良影响越大。在国内常模中 [6],非医学生的 ASLEC 量表得分最高的是学习压力因子,最低的是丧失因子,意味着非医学生认为进入大学后学习压力对于他们的影响最大,而丧失的影响相对较小。但本研究的发现与常模的研究相反,医学生的 ASLEC 得分最高的是丧失因子,最低的是人际压力因子,说明对于医学生而言丧失因子的影响最大。这可能是因为,丧失因子的条目以“本人 / 亲友患急重病、亲友死亡、家庭内部矛盾等 ”等压力性生活事件为导向,医学生的医学教育性质,可能促使他们对这一方面的感知更敏感。研究发现, 普通高校教育缺乏开展生命教育课 [10,11],只有 26.46% 的大学生知晓死亡教育知识,而医学相关专业学生知道的比例高达 81.13%[11]。这可能是因为相比较于医学高校,非医学高校教育较为缺乏对生命整体性的指导,非医学生普遍缺乏对死亡和生命意义的深入认识及思考,使之对压力性生活事件的丧失因子反应不敏感。

        此外,本研究发现,太极拳干预 1 个月后,受试者 ASLEC 的各因子得分和 PHQ-9 的总分均有所降低。其中,抑郁情绪、压力性生活事件的适应因子、学习压力因子、人际压力因子改善最明显。另外, 本研究发现,太极拳干预后抑郁倾向的降低与压力性生活事件可能呈正相关。本研究的结果与之前的研究结果类似。李小芳 [12] 等人对 58 名患有抑郁症医学生进行 12 周,3 次 / 周的集体太极拳干预,发现太极拳练习能有效降低医学生抑郁水平。郑宏源的研究也发现,太极拳训练可以改善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13]。王鼎等发现 [14], 太极拳锻炼对大一新生因环境和学习方式改变出现的不良心理症状,特别是对不适应、抑郁、焦虑、紧张等方面有缓解作用。

        太极拳本身是一种身心运动,练习太极拳能使大学生在生活中保持平和的心态,促进生理功能的平衡发展,达到锻炼身心的 效果 [15]。太极拳锻炼讲究柔而不松,并且追求情绪稳定、心态平和。受试者锻炼时,通过开合自如的动作招式来“调身”,以达到 放松身体的目的;通过“气沉丹田”,均匀吐纳调节呼吸,使锻炼者 的心情愉悦;再通过以意领气的“调意”,进一步“去其妄念,平心 静气”,从而达到缓解精神紧张,调节心境的作用。太极拳通过“调 身、调息、调意”等方式,降低由压力性生活压力性事件对医学生 心理健康造成的消极影响。

        本研究的不足及未来的研究方向:1)本研究采用的是前瞻性观察研究的方法,整体观察太极拳对医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影响,尚未与其他运动疗法对比,今后可以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研究; 2)试验的样本量小,男女比例相差大,未能进一步探讨性别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未来研究需注意性别因素的影响;3)本研究仅从行为学角度出发,评价指标较单一,今后研究可将行为学、 影像学、血液学等指标相结合。

4结论

        本研究表明,适当的太极拳训练对因压力性生活事件导致的 心理问题的医学生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可被推荐为一种预防和 改善医学生心理健康的有效干预方式。

参考文献
[1]刘晓晨 . 太极拳对女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研究 [J]. 少林与太极 ( 中州体育 ),2013(08):16-18.
[2]KarpJFLAS.MentalHealthServicesforMedicalStudents— TimetoAct[J].NewEnglandJournalofMedicine,2018,379(13):1196-1198.
[3]刘晓宇,张婉莹,许郡婷,等 . 生活事件对大学生焦虑和抑郁的影响 [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8(12):1906-1912.
[4]Yin J, Dishman R K. The effect of Tai Chi and Qigong practice on depression and anxiety symptom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regression analysis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J]. Mental Health & Physical Activity,2014,7(3):135-146.
[5]胡星辰,张迎黎,梁炜,等 . 病人健康问卷抑郁量表 (PHQ-9) 在青少年中应用的信效度检验 [J]. 四川精神卫生 ,2014(04):357-360.
[6]辛秀红,姚树桥 . 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效度与信度的再评价及常模更新[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5(05):355-360.
[7]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运动委员会运动司 . 太极拳运动 ,(修订本)[Z].人民体育出版社 ,1983.
[8]Armstrong A R, Galligan R F, Critchley C R. Emotional intelligence and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to negative life events[J]. Personality & Individual Differences,2011,51(3):331-336.
[9]唐海波,罗黄金,朱传文,等 . 生活事件对大学生负性情绪的影响 : 神经质和应对方式的中介作用 [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3(06):904-906.
[10]吴伦水,李际卫,刘春红 . 广东高校大学生生命观及生命教育状况调查报告 [J].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16(03):154-156.
[11]李佳,张金峰,袁野 . 大学生的死亡态度及其对临终关怀照护的态度研究 [J]. 卫生职业教育 ,2017(14):104-107.
[12]李小芳,王芳婷,杜晓侠 . 太极拳对治疗医科大学学生抑郁症的实验研究 [J]. 四川体育科学 ,2017(04):59-62.
[13]郑宏源 . 太极拳训练对女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研究 [J].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7(02): 128-130.
[14]王鼎 . 太极拳锻炼与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 [J].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16(02):83-86.
[15]王勇 . 太极拳运动对改善大学生身心健康的研究 [J]. 焦作大学学报 ,2015(02):130-132.

《太极拳对医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论文》附论文PDF版下载:
http://www.lunwensci.com/uploadfile/2019/0315/20190315013307218.pdf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3109.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