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目的 探讨直肠癌术后吻合口良性狭窄的影响因素。方法 对 2015 至 2018 年经治的 10 例直肠癌术后吻合口良性狭窄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 例直肠癌术后吻合口良性狭窄患者中,男性占 70%,年龄大于65 岁者占60%,低位直肠癌患者占 70%,Ⅱ - Ⅲ期者占 80%,在三级或专科医院手术占 20%。使用小于 31 mm 吻合器占60%。结论 直肠癌术后吻合口良性狭窄受多种影响。
关键词: 直肠癌;吻合口良性狭窄;影响因素
本文引用格式:梁志勇, 顾海帅 , 王宏伟. 直肠癌术后吻合口良性狭窄的影响因素分析 [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99):82.
0引言
双吻合器在直肠癌前切除术中广泛的应用,不但方便医生操作,利于患者术后提高生活质量,也减少了手术并发症的发生,但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仍然很高 [1]。我们对 2015 至2018 年收治的 10 例直肠癌术后吻合口良性狭窄的患者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其可能的影响因素。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5 至 2018 年我们共收治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狭窄患者 15 例,其中肿瘤复发 5 例,良性狭窄 10例。10 例中男 7 例,女 3 例;年龄 49-75 岁,平均 67 岁。肿瘤距肛缘 ≤7 cm7 例。Ⅱ - Ⅲ期患者 8 例,其中Ⅲ期患者 6 例。2 例术后并发吻合口瘘,均为男性。在三级或专科医院手术 2 例。所有患者均行吻合器吻合,使用小于 31 mm 口径 6 例,31- 33 mm 口径 2 例,另 2 例使用型号不祥。所有患者术后均正规化疗。本组无放疗患者。
1.2临床表现及治疗。10 例患者分别有腹胀、大便困难、变细、大便次数多(1 例多达十余次 / 日)等不同的临床表现。肛门直肠指诊吻合口约一小指或食指尖间隙,CT、MRI 提示结肠扩张、积气积粪、未见肿瘤复发转移,造影、肠镜提示吻合口狭窄,其中炎性增生,水肿 4 例,瘢痕形成 6 例,病理均证实。10 例患者分别行中药灌肠,润肠通便、手指扩张、结肠镜下球囊扩张等非手术方法,症状得到有效改善,吻合口狭窄获得了不同程度的缓解。
2结果
10 例直肠癌术后吻合口良性狭窄患者中,男性占 70%, 年龄 >65 岁者占 60%,低位直肠癌患者占 70%,Ⅱ - Ⅲ期者占 80%, 在三级或专科医院手术占 20%。使用小于 31 mm 吻合器占60%。直肠癌术后吻合口良性狭窄受患者性别、年龄、 肿瘤位置及分期、术者情况及手术并发症、吻合器选择等多种因素影响。
3讨论
直肠癌术后吻合口良性狭窄目前尚无明确的定义,有的学者将吻合口无法通过直径 12 mm 的结肠镜定义为吻合口狭窄 [2]。我们认为,只要吻合口的大小造成患者排便不畅就可以认为存在吻合口狭窄。吻合口狭窄的形成受多种因素影响, 排除肿瘤因素,我们认为直肠癌术后引起吻合口良性狭窄的主要因素有以下方面:
3.1性别因素。由于生理的差异,男性的盆腔较女性狭小, 手术视野小,操作较女性相对困难,吻合口瘘较女性更易发生, 进而增加了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
3.2年龄因素。本组患者年龄大于 65 岁者占 70%。由于老年患者机体代偿能力下降,基础疾病增多如高血压、糖尿病等,手术更易受血流动力学影响,组织灌注不足,进而出现吻合口血运障碍,纤维组织增生,瘢痕形成而造成吻合口狭窄。
3.3肿瘤因素。直肠癌直肠系膜切除(TME)的广泛应用, 极大地降低了肿瘤的复发率,但 TME 技术要求直肠周围组织切除更为彻底,这便更降低了吻合口组织的血流灌注,特别是对低位直肠癌,影响更为明显,刘宝华认为,吻合口越低, 出现吻合口狭窄的可能性越大。本组低位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狭窄占比为 70%。进展期肿瘤患者(Ⅱ - Ⅲ期)或肿瘤较大者, 直肠远端淋巴液、血液回流受阻,肠壁常有不同程度水肿、增厚,影响术后吻合口的愈合,增加术后吻合口组织增生、吻合口漏的机会,进而也增加了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
3.4术者因素。手术者的手术技巧,熟练程度,工作经验等对患者术后有着决定性的影响,特别是对低位直肠癌患者, 在保证根治的前提下,确保肠管良好的血供,合理选择器材等方面,专科医师、高年资医师有着更明显的优势,术者是影响术后吻合口狭窄的重要因素。
3.5吻合器因素。吻合器在直肠癌应用已相当普及了,但如何选择合适型号吻合器同吻合口狭窄密切相关。如吻合器选择过小会造成吻合口直径小,容易形成吻合口狭窄,吻合器选择过大,易造成肠壁的机械性损伤,愈合后形成瘢痕,甚至吻合口漏,最后造成吻合口狭窄。目前一般认为对于中国人使用 31-33 mm 吻合器较为适合。通过本组病例分析,我们认为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个体化选择吻合器,选用相对较大些型号的吻合器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较低 [3]。同时,我们也认为吻合器本身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吻合器钉合组织是双排横向的,不像手工单层纵向缝合,这本身就使吻合口的延展性受到了一定的限制,这也可能是引起狭窄的器械因素。
3.6其它因素。当然患者的营养状况、术后感染、盆底肌肉群、术后放疗等也是相关因素。
总之,直肠癌术后吻合口良性狭窄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它也是直肠术后较为棘手的并发症,一旦发生,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的甚至需再次手术治疗,因此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专业治疗、合理治疗、积极预防,努力减少吻合口狭窄的发生才是主要应对之策。
参考文献:
[1]王夫景, 杨茂鹏,于洪亮.低位直肠癌 Dixon 术后吻合口狭窄的原因[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07,4(16):370-371
[2]傅传刚, 郝立强.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吻合扣瘘与吻合口狭窄原因及治疗[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4,9(34):851-854
[3]刘宝华.直肠癌根治术后吻合口狭窄原因与处理[J].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电子版),2014,2(8):119-121
《直肠癌术后吻合口良性狭窄的影响因素分析论文》附论文PDF版下载:
http://www.lunwensci.com/uploadfile/2019/0110/20190110034905567.pdf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7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