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腰椎间盘突出并发坐骨神经痛患者在长期腰背疼痛及下肢放射痛的影响下,不仅会逐渐加深其活动功能障碍,进而影响其他脏腑功能。目前,如何更好地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并发坐骨神经痛,尤其是无创或微创的保守治疗,已成为中医外治疗法治疗痛症的临床研究重点。而针灸是保守治疗方法中疗效比较确切的一种,临床推荐指数高。本文拟对近年来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并发坐骨神经痛的常用针灸疗法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针灸;腰椎间盘突出;坐骨神经痛;研究进展
本文引用格式:李建兵,韦日铺.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并发坐骨神经痛的研究进展[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02):219-220.
0引言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增加,增龄相关性疾病的发生率也随之增加,其中腰椎间盘突出并发坐骨神经痛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在腰背肌紧张疼痛、坐骨神经循行路线及分布区域疼痛等症状的影响下,很容易导致脊柱侧弯、活动受限,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其患病的主要原因是腰部或下肢肌肉遭受外伤或外邪侵害,还有一些是因患者自身脏腑气血衰弱、经络不通所导致[1]。在中医诊治时,常选择针灸、推拿、牵引、热敷等疗法予以治疗,据有关研究显示,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并发坐骨神经痛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并且极少发生不良反应情况,已成为我国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并发坐骨神经痛的首先方式[2]。
1腰椎间盘突出并发坐骨神经痛的疾病认知
1.1腰椎间盘突出并发坐骨神经痛的概念
现代医学认为,腰椎间盘突出主要是脊柱退行性改变的持续累积结果。腰椎间盘的髓核、纤维环及软骨板发生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后,在外力的作用下,致使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导致髓核从破裂之处向椎管内或脊神经根出突出,从而对相邻的脊髓、脊神经根、马尾神经等组织造成刺激压迫,引发腰部、臀部及下肢等部位产生疼痛或麻木的临床症状[3]。坐骨神经痛一般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中医认为,原发性坐骨神经痛多由感受风、寒、湿等外邪,由皮部而渐入,痹阻于肌肤腠理,经络脏腑,导致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继发性坐骨神经痛则是由于周围组织结构的病变造成坐骨神经的炎症浸润、卡压等损害引起,如妇科慢性盆腔炎可沿着如按照组织间隙扩散影响到坐骨神经;腰椎间盘突出症常见于中医“腰腿痛”“血瘀证”“寒湿证”“湿热证”“肝肾亏虚”等的范畴中,而坐骨神经痛常见于“痹症”“瘀血内阻”“气血虚弱”“湿热雍盛”等病证中。
1.2腰椎间盘突出并发坐骨神经痛的原因分析
腰椎间盘突出致使坐骨神经痛的原因可能有以下3个方面:(1)机械压迫。腰椎间盘髓核的突出刺激了坐骨神经根,致使坐骨神经周围区域出现缺血、水肿等刺激性症状。椎间盘高度的降低导致关节突失去平衡,对关节面施加了压力,从而导致关节软骨组织损伤。(2)神经根炎症。研究发现存在导致椎间盘变性的致炎因子,在神经高度敏感化后会发生作者简介:李建兵(1986-),男,主治医生,针灸推拿学学士学位,研究方向:从事针灸推拿治疗痛症及中风后遗症的临床及实验研究。
异位放电的情况引发坐骨神经痛。(3)自身免疫。人体的腰椎间盘髓核具有一定的抗原性,在腰椎间盘发生退行性变化时其基质降解酶含量增加,催化并激活机体内的免疫反应,导致坐骨神经根发生炎性疼痛。
2相关针灸疗法
2.1温针灸疗法
利用针刺和艾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治疗,主要通过艾灸将热力传导给针体,从而达到温经活血、祛风散寒、利湿止痛的作用。张东平等[4]的内热式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研究中表明,在局部组织内部施热,可以使坐骨神经痛患者的下腰疼痛明显减轻。而内热式针灸疗法是将刺入肌肉的针具加温,与温针灸疗法具有相同的原理。
2.2电针疗法
电针疗法即在针灸的基础上加脉冲电刺激,主要以腰夹脊穴、环跳穴、承山穴、委中、阳陵泉等穴为主,通过调整不同的电针波形频率予以针对性地治疗。在王从平等[5]对电针坐骨神经干联合推拿治疗根性坐骨神经痛疗效观察的研究中可知,电针治疗能够降低相关致痛物质的水平,从而更加快速地缓解患者的疼痛感。
2.3穴位注射疗法
穴位注射疗法又称为水针疗法,即将中药或西药注射液如丹参注射液、维生素B12注射液等,注入有关穴位以治疗疾病的方法,具有针刺和药物的双重刺激。临床上一般选择结合辨证取穴和经络触诊方法来确定注射部位。针对有明显压痛的阳性反应点,穴位注射常取得较为满意的止痛效果,反应不明显的需要通过相关俞穴、募穴、郄穴等进行治疗。在邱俊等[6]对穴位注射结合梅花针叩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的研究中发现,穴位注射治疗可以明显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下肢麻木症状。
2.4腹针疗法
腹针疗法是通过针刺腹部特定穴位以治疗全身疾病的一种针刺方法,对于痛症疗效确切。腹针理论认为,全身的组织在腹部均有相关的全息对应点,主要以患者腹部的神阙穴作为中心,穴位互相联系构成八廓图、神龟图等。针刺治疗脏腑、经络、局部3个层次的病症时,分别采用深、中、浅三种深度,对其进行有针对性地刺激,使经络通畅、气血逐步恢复平衡,从而达到全身治疗、止痛去病的效果。据相关研究结果可知,腹针治疗可改善患者的腰部活动功能,达到即时镇痛的效果,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同时,腹针疗法近乎无痛、不良反应少,是值得推荐的一种治疗坐骨神经痛的方法。
2.5浮针疗法
浮针疗法是在痛点局部进行皮下浅表组织扫散的一种疗法。这是一种由传统中医针灸学和现代医学有机结合的产物,其操作方便、适应证广泛、疗效快、无副作用。并且浮针疗法的效果佳、安全性高,在近年来的痛症治疗中被广泛应用。并且浮针疗法具有较好的远期疗效,在邓亚典等[7]对补阳还五汤口服联合浮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椎间孔镜术后残余神经症状的研究中可知,中药联合浮针疗法能有效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椎间孔镜术后残余的腰腿疼痛和下肢麻木症状,对腰椎功能的恢复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2.6综合针灸疗法
因为腰椎盘突出并发坐骨神经痛的原因很多,可能由很多因素共同影响,因此单一的治疗方法经常难以达到预期效果。所以在实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常常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症情况,采用相应的综合疗法治疗,以取得更好的效果。通常情况下是根据相关治疗方法的优缺点进行有效地配合,以最大化地发挥优势为目的。比如姚乃捷等[8]的相关研究应用采用推拿手法配合针灸疗法治疗,能够快速减轻患者的疼痛,提高患者的日常活动能力。
3结语
针灸疗法众多,且其联合中药、手法、物理疗法等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并发坐骨神经痛的疗效更佳,在临床治疗中得到了诸多患者和医师的肯定。在相关的研究报导中,温针灸、电针、穴位注射、腹针、浮针、综合针灸等疗法对腰椎间盘突出并发坐骨神经痛具有较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荐使用。当然以上研究还存在科研设计不够严密、综合干扰因素较多,难以确切评定单一疗法的疗效等缺陷,以至于在评价推荐指数时存在困难。在今后的研究中应当注重强化科研设计方法,尽量排除干扰因素,多进行多中心、大样本的随机对照试验,并强化机制研究,以期筛选出治疗坐骨神经痛临床疗效比较突出、不良反应少的疗法。
参考文献
[1]刘建涛,阿曼妮萨罕,阿卜杜拉,等.分析中医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J].继续医学教育,2017,31(4):153-155.
[2]张洫,欧阳建彬,罗庆金.针刺坐骨神经干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坐骨神经痛的临床体会[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5(29):196.
[3]石晓伟,黄亮亮,陈定章,等.坐骨神经直径与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症状及预后的相关性分析[J].中华骨科杂志,2019,39(2):74-82.
[4]张东平,钱向东,邓海燕.内热式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下腰痛的效果研究[J].当代医药论丛,2017,15(15):40-41.
[5]王从平,李发华,向绪锡,等.电针坐骨神经干联合推拿治疗根性坐骨神经痛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6(31):3438-3440.
[6]邱俊,罗文君.穴位注射结合梅花针叩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下肢麻木的临床疗效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36):6989-6990.
[7]邓亚典,杨勇,陈曦.补阳还五汤口服联合浮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椎间孔镜术后残余神经症状[J].中医正骨,2017,29(10):64-65.
[8]姚乃捷,黄飞麒,赵晓.中医手法配合针灸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7,12(24):35-3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72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