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瑜伽体式进行胎位调整的可行性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6月至2019年5月进行四维彩超的240名孕妇,按照孕检四维筛查自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产妇140例,对照组产妇100例,观察组使用瑜伽体式进行胎位调整,对照组使用传统方法进行胎位调整,对比两组胎调的成功率。结果在两组产妇分娩方式的比较下,观察组产妇一次性胎位调整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妇一次性胎位调整成功率,对比分析,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瑜伽体式进行胎位调整的临床效果显著,通过瑜伽体式调整胎位恢复绝大多数都恢复到了正常位置,降低了手术助产和剖宫产的几率,值得产科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瑜伽体式;胎位调整;可行性
本文引用格式:单丽丽,翟慧贤,包冬梅.瑜伽体式进行胎位调整的可行性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05):81-82.
0引言
随着二胎生育政策的不断普及,新生儿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在医院进行检查时常常会发现胎儿胎位异常的现象。胎位顾名思义即是指胎儿在子宫内的位置,正常情况下胎位纵轴与母体纵轴相平行,胎头在骨盆入口呈俯屈桩,脊柱略微前弯,四肢弯曲且交叉于胸腹前方,呈椭圆形,胎位异常多指头先露、臀先露、复合先露和枕后位等,最常见的还是以头先露胎位异常为主。胎位异常常见于腹壁松弛、子宫发育不良、骨盆狭小和羊水过多的孕妇或者经产妇,胎位异常会导致产程延长、子宫破裂、胎儿窘迫等,严重时会导致死产、新生儿窒息和难产等,胎位异常对母亲和胎儿都有很大影响,是目前造成难产和胎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如不及时进行矫正,会增加产妇和胎儿的死亡率。因此产妇要定期去医院进行孕检,专业医师通过四步手法来确定胎位是否存在异常,正常情况的胎儿都会是头朝下,保持这个姿势直到正常分娩,在妊娠期前几个月胎位异常还能自行转正,但当妊娠期达到8个月以上就需要进行矫正胎位。目前矫正胎位常常都是孕妇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自我矫正,但这种方法具有一定局限性,产妇会因为无法坚持或者姿势不对而失败,有关人士提出采用瑜伽体式对胎位进行调整有很好的治疗效果,能大大降低手术助产和剖宫产的几率[1-2]。本次研究通过传统矫正方法和瑜伽体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7年6月至2019年5月进行四维彩超的240名孕妇,按照孕检四维筛查自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产妇140例,对照组产妇100例。其中观察组产妇年龄21-38岁,平均(30.1±2.6)岁,怀孕周期18-32周;对照组产妇年龄22-36岁,平均(29.8±3.1)岁,怀孕周期17-32周。排除标准:①年龄超过40岁以上的产妇;②习惯性流产者;③患有严重心肝肾等功能异常,精神失常者;④无法坚持进行胎位调整者。对比两组患者年龄、怀孕周期等一般资料,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1)对照组产妇采用传统方法进行胎位调整,即喝红牛、吃巧克力、爬楼梯进行胎位调整[3]。
(2)观察组产妇应用瑜伽砖、瑜伽垫和瑜伽球来进行,主要瑜伽体式有猫式、下犬式、桥式等,产前在进行四维彩超检察时,胎儿的不配合会导致胎儿具体位置不清楚,可通过下犬式进行调整,具体为:产妇将双手双脚撑地后跪利于瑜伽垫上,双手与肩一致并张开手指,保证手掌可紧贴垫子同时努力向下伸张,通过手至肩部拉紧肌肉,均匀呼吸。由腕部到肩部收紧肌肉,同时保证双臂伸直,提臀吸气,将双腿伸直,双脚分开宽度与肩膀一致,脚掌紧贴垫子,背部伸直,借由脊柱和臀部将背部进行拉伸。分开脚趾,将脚后跟紧贴垫子同时拉直双腿,保证上身挺直,呼气时抬起左腿,将左腿与肩保持在同一水平线,停留3-5 s即可,换腿重复以上操作;28周前后的胎位调整选用猫式或者桥式,猫式具体步骤:保持均匀呼吸后,产妇跪立地面,双手向前尽量伸展到最远处,注意臀部保持在膝盖的上方,身体不可太过靠前,胸腔和下巴部分贴近地面,如果感到难受可以适当垫上抱枕。桥式具体步骤:产妇仰卧将双膝微屈,双脚分开同骨盆宽,双手放在身体两侧且掌心向下,呼气时按照骨盆,腰椎,胸腔的顺序慢慢上升,吸气时则按照相反的顺序慢慢落下,产妇尽量感受骨盆于腿部的力量并保持好呼吸节奏,连续做5组即可,如果还是未调整成功,按照医嘱多喝水,以此增加羊水量,合理控制饮食,调整饮食结构[4-6]。
1.3效果判定。统计两组产妇进行胎位调整成功率。
1.4统计学方式。采用SPSS 25.0统计学软件对所有产妇的分娩方式进行分析,其中计数资料使用(%)进行表示,经由χ2检验,计量资料使用(±s)进行表示,经由t检验,若对比结果是P<0.05的话,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通过四维彩超筛查妊娠22-26周的产妇。观察组产妇经过四维彩超检查后一次调整成功128例,成功率为91.43%;对照组产妇经过四维彩超检查后一次调整成功82例,成功率为82.00%,χ2=8.6126,P=0.0355,符合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通过四维彩超筛查妊娠28-32周胎儿臀位。观察组产妇胎调12例,胎调成功10例,并顺产,失败2例,成功率为83.33%;对照组产妇胎调18例,胎调成功并顺产10例,失败8例,成功率为55.56%,χ2=1.6581,P=0.0462,符合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3 讨论
在正常的怀孕周期中,胎位异常是属于正常情况,早期的胎位异常可通过简单方式进行处理,一旦孕周超过30周后便要引起产妇的重视,如果不及时进行纠正,会加大手术助产和剖宫产几率,威胁产妇和胎儿和生命安全。现采取的瑜伽体式进行胎位调整是通过重力的作用,产妇重心向下移动,让嵌入骨盆的胎儿慢慢从骨盆中出来,胎儿头部向下旋转,成为正常的胎位,在采取瑜伽体式的过程中要根据每个胎儿实际所处位置,合理运用不同的瑜伽体式让胎儿调整不正的胎位[7]。
瑜伽体式相较于以往吃巧克力、喝功能性饮料和走楼梯等方法,更容易被产妇及家属所接受,克服了其弊端,不止是让产妇一个人动起来,也让胎儿运动配合产妇,瑜伽体式一次性成功率高,避免多次复诊带来麻烦,增加了顺产率,降低手术助产和剖宫产率,瑜伽体式显得更加安全有效[8]。
综上所述,瑜伽体式能有效减轻医生工作量,加快就诊效率,采用科学安全的方式调整胎位来改变母婴结局,增加顺产概率。
参考文献
[1]甄银芝,赵金荣,胡晓丽,等.体位干预在产程中纠正异常胎位的应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80):98.
[2]孟召然,李玲,范建辉,等.单胎臀位妊娠行外转胎位术的影响因素及妊娠结局分析[J].新医学,2018,49(12):60-64.
[3]黄琴.分娩期体位护理干预对矫正胎位异常的临床研究[J].医药前沿,2017,3(24):51.
[4]张娟.分娩期体位护理应用在矫正胎位异常中的临床效果[J].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2017,14(1):12-15.
[5]刘宇,林琳.特殊体位校正胎方位的护理方法及效果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7,6(21):4676.
[6]曹艳阳,寇洁.瑜伽训练对孕产妇身心康复影响的研究进展[J].河南预防医学杂志,2018,29(11):5-7.
[7]]Dall’A sta,Andrea,Schievano S,Bruse JL,et al.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fetal facial morphology using 3D?ultrasound and statistical shape modeling:a feasibility study[J].American Journal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2017,4(85):e1-e8.
[8]Chang KH,Smith SE,Sullivan T,et al.Long-Term Engraftment and Fetal Globin Induction upon,BCL11A,Gene Editing in Bone-Marrow-Derived CD34+,Hematopoietic Stem and Progenitor Cells[J].Molecular Therapy-Methods&Clinical Development,2017,4(22):137-14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71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