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营养护理干预对预防维持性血透患者高磷血症的效果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0-10-28 11:49:08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营养护理干预对预防维持性血透患者高磷血症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6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60例血透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成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营养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各项指标和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营养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高磷血症的预防效果良好,改善了各项指标,提高了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关键词:营养护理干预;维持性血透;高磷血症

本文引用格式:刘蕾.营养护理干预对预防维持性血透患者高磷血症的效果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03):360-361.

0引言

血液透析是临床中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主要方法,治疗过程中较容易出现的并发症为高磷血症[1],发病率在50%以上。长期接受血透治疗,患者的营养分解代谢能力增强,导致体内营养缺失,最终出现营养不良的现象[2]。所有终末期肾病患者在刚开始透析时即有不同程度的肾性骨病,长期的维持性透析虽然能维持生命,却难以纠正体内钙、磷、激素紊乱,始终不可避免地出现不同程度、不同类型的肾性骨病,即肾性骨营养不良[3]。为深入探究营养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高磷血症的预防效果,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10月我院收治的60例血液透析高磷血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报告如下。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60例血液透析高磷血症患者均于本院接受治疗,样本纳入的时间是2017年6月至2019年10月,均分成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中男18例,女12例,最小年龄25岁,最大75岁,透析时间5~66个月,平均(34.24±5.17)个月。观察组中男20例,女10例,最小年龄20岁,最大76岁,透析时间6~68个月,平均(34.96±5.23)个月。两组患者均无精神病病史、无语言沟通障碍,经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批以及患者的同意,且患者年龄均>18岁,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其家属也支持研究,对比两组患者各项临床资料,其结果显示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①对患者及其家属做思想工作。尿毒症治疗周期较长,长期治疗医疗费用较高,且伴随血透时长的增加,会导致并发症的增多,患者易产生负性情绪。因此,在血液透析前,应及时疏导患者的负性情绪,并向其讲解治疗效果较佳的案例,提高其治疗信心。充分考虑患者的心理感受,评估患者生理、心理等问题,引导家属多鼓励、陪伴患者,使其感受到家庭的关心,以积极乐观的心态接受治疗。②摄入足量的蛋白质、热量。蛋白质应每天摄入1.2~1.4 g/kg,可食用鸡蛋、牛奶等,这些食物内富含优质蛋白。③严格限制患者摄入钠盐。当患者排尿量异常时,需对其钠盐的摄入严格限制,每天不宜超过5 g,且无尿患者的限制更加严格,摄入量应限制在1~2 g。④严格限制患者摄入钾。钾的摄入量每天应控制在2~2.5 g,减少食用含钾量高的食物,如蘑菇、豆类以及卷心菜等。⑤控制液体的摄入:每天体重增长不超过干体重的3%~5%。⑥适当补充维生素。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观察组实施营养护理干预:①制定营养计划。检查患者的身体状况,根据指标制定营养摄入计划,保障计划的科学合理性;②营养健康教育。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的文化水平和理解能力,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向患者讲解营养护理的目的和重要性,对其进行健康教育;③科学合理安排膳食。根据患者的饮食习惯、喜好等,血液透析患者必须限制饮食中磷的摄入一般600~1200 mg/d。几乎所有的食物中都含有磷,特别是蛋白质丰富的食物,不能为了少吃磷而限制蛋白质的摄入,导致营养不良。应着重考虑如何降低肠道对磷的吸收及如何在透析中有效地清除磷,并且要限制那些既是高磷食物又是对尿毒症患者不利的食物,如:豆制品、动物内脏、坚果等非必须氨基酸的食物,这些都应该避免使用。④增加透析充分性,改善患者营养状况。指导患者规律透析,增加血液滤过和血液灌流的频率。⑤根据患者情况使用高钙或低钙透析液,服用磷结合剂,指导患者按医嘱计划进行治疗,并服用活性维生素D3制剂,改善患者钙磷代谢紊乱的状况,纠正高磷血症。⑥培养患者写饮食日记的习惯。护理人员向患者讲解饮食日记对改善疾病的重要性,并征求患者同意,定期查看患者所记录的饮食日记,对不合理饮食给予纠正。

1.3观察指标

对比分析两组护理前后血磷、血钙、钙磷乘积变化情况;对比两组患者血红蛋白(Hb)和白蛋白(AIb)指标;采取问卷调查法调查两组护理满意度。

1.4统计学分析

借助SPSS 18.0这一统计学软件对文章涉及的数据进行统计处理,以(%)表示计数资料,采用2检验;以(±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护理前后血磷、血钙、钙磷乘积指标


观察组患者的血磷、血钙、钙磷乘积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


2.2对比两组护理前后Hb、AIb指标

观察组患者的Hb、AIb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2。


\
 

2.3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3。


\

 

3讨论

营养不良是血液透析患者常见的并发症。据有关研究表明,在治疗过程中引起患者营养不良的原因主要是饮食原则偏保守,致使患者蛋白质、能量等营养摄入量较低[3]。饮食搭配不合理也是导致患者营养不良情况的原因之一,长期营养不良的状况,不利于患者身体健康恢复和生活质量提高[4]。在治疗血液透析患者中,高磷血症会继发患者甲状腺功能亢进、钙磷乘积变化,严重影响人体功能,心血管钙化,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皮肤瘙痒,软组织钙化,骨质脆弱、导致骨痛、骨折的发生,直接或间接引起或加重骨代谢异常[5]。但是当前对高磷血症的治疗主要采取药物、饮食控制,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因此应采取营养护理干预进行预防[6]。对于长期血液透析的患者,采取有效的营养护理干预,能减少患者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并且预防其肾性骨病和神经病变。在透析治疗后,对患者实施营养管理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7],不仅预防其并发症的发生,而且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质量,促进其恢复工作体能以回归正常社会,提高患者预后效果。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护理后观察组的血磷(1.44±0.21)m mol/L、血钙(1.53±0.13)mmol/L、钙磷乘积(3.75±0.12)mmol2/L2等各项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的(1.91±0.22))mmol/L、(2.13±0.14)mmol/L、(4.40±0.17)mmol2/L2;观察组Hb(11.25±0.22)g/dL、AIb(35.28±3.76)g/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0.89±0.28)g/dL、(34.58±4.06)g/L;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73.33%),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这与朱慧山[8]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可见,营养护理干预能改善患者营养指标,通过调整患者饮食结构,使患者营养摄入在合理范围内,并根据患者体质,补充身体所需营养物质,提高身体健康程度,改善日常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营养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高磷血症的预防效果良好,能够改善患者各项营养指标,提高日常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倪丹丹,黎玲,陈河梅.营养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高磷血症的预防效果[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9,35(23):78-79.
[2]李萍.营养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9,10(20):135-137.
[3]钟萍莲.营养护理在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19,12(26):235-237.
[4]陈霞.营养护理策略对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52):43,51.
[5]李金环.营养护理对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8,24(4):106-108.
[6]黄升.营养护理对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营养情况及生存质量的影响评价[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82):263-264.
[7]苏小平,吴小青.在血透室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应用营养护理指导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33(29):3733-3734.
[8]朱慧山.营养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生存质量的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94):224,23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7095.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