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引流管护理对腹腔引流治疗急性胰腺炎效果的影响论文

发布时间:2020-10-28 11:36:26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观察对急性胰腺炎患者在手术治疗后胰液引流管护理相关措施及应用价值。方法取本院2014年3月至2019年3月收治应用外科手术治疗方案干预的急性胰腺炎患者22例为分析对象,所有患者在手术治疗后留置胰液引流管,除常规护理干预还强化引流管护理措施,对患者相关临床数据以回顾性方式分析并归纳引流管护理对此类患者的临床价值。结果记录患者的血清淀粉酶恢复时间、腹痛症状缓解时间、引流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数据均在令人满意的范围内;相对于治疗前,对症治疗护理干预后患者C反应蛋白及中性粒细胞指标均有明显改善且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对接受护理的满意度达到100%。结论对急性胰腺炎患者在外科手术治疗后留置管期间应该重视相关护理操作配合,全面保障治疗效果以及患者对医疗服务质量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关键词:引流管护理;胰液引流管;急性胰腺炎;临床效果

本文引用格式:姜宏.引流管护理对腹腔引流治疗急性胰腺炎效果的影响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7):343-344.

0引言

急性胰腺炎的发病率随着饮食结构变化、生活习惯改变以及生活压力提升等而出现升高的趋势,随着医学手段的发展,对急性胰腺炎治疗从传统外科手术逐渐转移成为腹腔引流[1],通过将患者体内大量的毒素、炎性因子以及活化酶等引流出来后达到缓解炎症反应的效果,要达到腹腔引流的治疗作用不应该忽视引流管这个辅助工作的价值[2],因此本院对腹腔引流治疗的急性胰腺炎患者做好引流管护理措施,通过各种护理配合手段保障引流管通畅、固定等,为更系统地了解相关护理措施内容及应用价值,对本院近年来收治的相关患者数据资料进行梳理并报道如下。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取本院2014年3月至2019年3月收治应用外科治疗方案干预的急性胰腺炎患者22例为分析对象。患者中男性14例,女性8例;年龄在28~73岁,平均为(48.3±11.5)岁。诱发出现急性胰腺炎的原因包括饮食不当、胆道疾病、高脂血症。

纳入标准:患者临床症状、体征与急性胰腺炎诊断标准相符合;接受腹腔引流方案治疗;对本次研究内容在了解后表示愿意配合。

排除标准:①合并心脑血管疾病;②合并肝肾功能障碍;③合并认知障碍[3]。

1.2护理方法

在常规急性胰腺炎护理基础上包括充足休息、调整体位、定期翻身、饮食指导、镇痛护理等干预外,强化对引流管的相关护理措施。包括如下:①确保管道能够妥善地得到固定并应用管道标识,对于管道的固定可应用3M胶布黏在皮肤上,胶布需要具备良好的通透性,留有一定长度以防阻碍到患者正常的翻身活动,防止出现引流管滑脱、移位、受压等情况。使用不同颜色的表示,表明管道自身的性质和用途,诸如排出管、进水管等,有利于识别管道作用,并在标签上面注明管道的称谓、日期等,标识和皮肤之间距离不少于10 cm;②确保有效引流。在固定引流管并确认并无移动情况后,对引流的状况进行观察,确认是否有脱落、移位等情况发生;观察患者生命体征[4],等到各项指标恢复平稳之后协助患者保持斜坡卧体位或者是半坐卧体位,定期为患者进行体位的更换,有助于引流的效果;吸引负压。在为患者引流过程中要密切观察引流液的性质、量等,并根据所得数据对负压进行调节,一般压力在10~20 kPa[5],如果发现引流液处于黏稠状态的,则加大负压;记录引流液的性质同时也有利于调整冲洗速度,要控制不宜过快或者过慢,如果冲洗速度太慢有可能导致引流不通畅或者诱发出血并发症,而冲洗速度太慢则患者出现感染的风险明显上升。对引流管进行定期更换以避免折叠,发现引流管有堵塞情况时使用0.9%氯化钠注射液进行冲洗;③强化患者及其家属的认知。让患者及其家属知道管道护理对于整个治疗质量和康复效果的重要性,以引起他们的重视,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生活方式为准选择对应的健康教育模式,指导患者家属如何观察引流液的性质并在发现存在异常后立即通知医护人员[6]。

1.3统计学方法

对于实验所需要应用统计学分析处理的数据输入专业软件SPSS 20.0进行处理,所得数据通过(±s)与(%)做表示,通过t和2检验,如提示P<0.05表示数据间差异存在意义。

2结果

经记录观察后,患者血清淀粉酶恢复时间平均为(6.3±2.2)d,腹痛症状缓解平均所需时间(4.8±2.3)d,引流所需平均时间(11.5±1.6)d,住院平均时间(14.1±2.4)d。相对于治疗前,对症治疗护理干预后患者C反应蛋白及中性粒细胞指标均有明显改善且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请见表1。

\


通过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提示患者对护理质量满意度达到100%,其中满意18例,一般4例,无不满意患者。

3讨论

重症急性胰腺炎是临床常见的危急重症,发病率高、发展速度快、威胁性强等均是该病的特点,对胰腺炎患者当前主要应用外科手术治疗,而术后留置胰液引流管,而其临床治疗价值已经得到了验证,术后胰液引流管的留置以及相关护理措施对急性胰腺炎而言不但能够有效控制病情,同时还有操作简单、微创等优势,但大部分患者对本身病情了解程度不深,存在焦虑紧张情绪[7],也不明白引流管护理对于整体治疗效果的影响程度,因此需要配合相关护理措施,保障术后胰液引流期间引流管发挥应有的作用[8]。

在本次研究中,可知对于急性胰腺炎手术治疗并在术后留置胰液引流管治疗患者,配合有效的引流管护理措施,对于保障治疗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等方面均有积极意义,对患者所应用的引流管护理措施包括了腹腔引流操作手段改善、使用管道标识、重视患者及其家属的配合程度等,通过多个方面的手段来保障引流管在术后胰液引流治疗过程中的效果[9]。

综上所述,对急性胰腺炎患者在外科手术治疗后留置管期间应该重视相关护理操作配合,全面保障治疗效果以及患者对医疗服务质量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王丽芳,杨晶,卢嘉渝.改良固定方法在早期微创治疗SAP腹腔穿刺引流中的应用[J].西南国防医药,2017,27(6):596-599.
[2]蔡军峰,袁茜,黄瑞萍,等.腹腔双套管引流冲洗治疗重症胰腺炎合并胰腺感染坏死患者的护理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97):264-265.
[3]Zhang XX,Deng LH,Chen WW,et al.Circulating microRNA 216 as a Marker for the Early Identification of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J].American Journal of the Medical Sciences,2017,353(2):178-186.
[4]杨冠,吴东叶,肖和达,等.早期腹腔穿刺引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肠道细菌移位的影响[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7,39(9):872-877.
[5]高勇,钟刚,李建军,等.腹腔穿刺引流用于急性胰腺炎并液体积聚观察[J].现代临床医学,2017,43(1):24-27.
[6]Huang W,Cane MC,Mukherjee R,et al.Caffeine protects against experimental acute pancreatitis by inhibition of inositol 1,4,5-trisphosphate receptor-mediated Ca2+release[J].Gut,2017,66(2):301-313.
[7]牟啸东,姬永忠,杨立昌,等.早期单纯腹腔置管引流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2017,21(31):4355-4356.
[8]Piedra NG,Moya-Hoyo N,Rey-Riveiro M,et al.Validation of the determinant-based classification and revision of the Atlanta classification systems for acute pancreatitis[J].Clin Gastroenterol Hepatol,2014,12(2):311-316.
[9]刘国华,戴东,谭小宇.循PCD引流管路径微小切口联合经皮肾镜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感染性坏死[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8,27(3):335-34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7091.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