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目的 分析对急性脑梗塞患者采取依达拉奉与尤瑞克林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及对其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 2017 年 4 月至 2018 年 4 月接收并单纯采取依达拉奉治疗 55 例急性脑梗塞患者作为 A 组,另选取同时期接收并施予依达拉奉与尤瑞克林联合治疗的 55 例同疾病患者作为 B 组,对比其临床效果以及患者的神经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A 组与 B 组治疗前的 NSE 评分与 NIHSS 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 2 周后两组的上述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但 B 组降低的幅度更大,比较有意义,P< 0.05;且 B 组治疗有效率为 96.36%, 高于 A 组的78.18%,两组对比差异有意义,P< 0.05。结论 对急性脑梗塞患者采取依达拉奉与尤瑞克林联合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改善其患者神经功能,值得进一步推广与使用。
关键词: 急性脑梗塞;神经功能;依达拉奉;尤瑞克林;临床效果
本文引用格式:郭晓靖. 依达拉奉联合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塞效果及对患者神经功能影响观察[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18(99):141-142.
0引言
众所周知,在神经内科临床中,急性脑梗塞作为常见疾病与多发疾病,临床患病率正逐步呈现出增加趋势 [1]。在众多脑血管疾病中,急性脑梗塞的发病率占 60% 左右,且发病群体以中老年人为主,发病后患者脑动脉的血流出现异常中断而导致其脑组织处于缺血缺氧状态、甚至坏死,使其脑部神经功能遭受重创,需要及时接受有效的方法进行治疗,否则病情迅速进展后可能危及生命安全 [2]。我院对收治的该病患者采取依达拉奉与尤瑞克林联合治疗,取得满意疗效,其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将我院 2017 年 4 月至 2018 年 4 月接收并单纯采取依达拉奉口服治疗 55 例急性脑梗塞患者作为 A组, 另选取同时期接收并施予依达拉奉与尤瑞克林联合治疗的 55 例同疾病患者作为 B 组。A 组中女 25 例, 男 30例;年龄在 37-72 岁,平均(55.68±6.66)岁; 病程为 8-43 h, 平均(25.65±4.24)h。B 组中女 27 例,男 28例;年龄在 40-75 岁,平均(55.70±6.65)岁;病程 7-42 h,平均(25.66±4.25)h。A 组与 B 组的基本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P> 0.05),可比较。
1.2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均先接受降压降脂、脱水以及抗血小板等对症治疗,其中 A 组同时接受依达拉奉治疗,将30 mg 该药与 250 mL 浓度为 0.9% 的氯化钠注射液充分混合后静滴,每天 2 次。B 组在 A 组基础上结合尤瑞克林治疗,其中依达拉奉的用法用量与 A 组一致,同时将 0.15 PNA 的尤瑞克林与 250 mL 0.9% 的氯化钠注射液混合静滴,每天 1 次, 两组均持续治疗 2 周。
1.3指标观察与疗效评价
1.3.1观察指标:①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
(NIHSS)评分;②比较两组患者的本次治疗疗效。
1.3.2临床疗效评估方法:将本次治疗的疗效分为三个等级,分别是无效、好转与有效、痊愈。其中,治疗后患者的NIHSS 评分较治疗前降低 ≥90%,即为痊愈;治疗后患者的NIHSS 评分较治疗前降低 46-89%,即为治疗有效;治疗后患者的 NIHSS 评分较治疗前降低 18-45%,即为治疗好转;未达到上述标准或病情加重即为治疗无效 [3]。
1.4数据分析处理。数据以件 SPSS 19.0 处理,“[n (%)]” 表示临床有效率,“χ 2”检验;“( ±s)”表示 NSE 水平与 NIHSS 评分,“t ”检验,P< 0.05 说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 A 组与 B 组的临床疗效。A 组中痊愈、治疗有效、治疗好转以及治疗无效依次为 13 例、20 例、10 例与 12例, 治疗有效率为 78.18%;B 组中痊愈、治疗有效、治疗好转以及治疗无效依次为 20 例、30 例、3 例与 2 例,治疗有效率为96.36%,两组对比差异有意义,P< 0.05。
2.2A 组与 B 组治疗前后的 NSE 水平与 NIHSS 评分。A 组与 B 组治疗前的 NSE 水平与 NIHSS 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 2 周后两组的上述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但 B 组降低的幅度更大,比较有意义,P< 0.05,见表 1。
3讨论
随着急性脑梗塞的患病率逐年增加,其临床治疗方法及疗效也越来受关注。该病的发病原因主要是脑动脉出现粥样硬化后损伤血管内膜,使其管腔出现狭窄而形成血栓,从而导致患者脑组织出现缺血缺氧坏死等,对其神经功能造成巨大损伤,是危及中老年人的重大疾病之一 [4-6]。
本研究中,A 组与 B 组治疗前的 NSE 评分与 NIHSS 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 2 周后两组的上述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但 B 组降低的幅度更大,比较有意义,P< 0.05;且 B 组治疗有效率为 96.36%,高于 A 组的78.18%,两组对比差异有意义,P< 0.05。其中 NSE 是由人体神经内分泌细胞所分泌而来,是增加急性脑梗塞患者脑屏障通透性的重要物质,大量的 NSE 进入血液中,是患者外周血液中的 NSE 浓度呈异常上升状态 [7-8]。而NIHSS 评分常常被用于评价急性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情况,且分值的高低与患者神经功能损伤程度呈正相关系,故将两者用于评价急性脑梗塞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恢复的指标。从本文的研究结果不难看出,对急性脑梗塞患者采取依达拉奉与尤瑞克林联合治疗的效果显著,分析其原因,可能是由于依达拉奉作为脑保护剂之一,对羟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与抗氧化能力均极强, 可以对患者的脑部组织发挥保护作用,从而缓解脑部水肿, 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而尤瑞克林作为组织型的激肽原酶之一,可在蛋白水解酶的作用下促进激肽原释放激肽,促进患者脑组织血流量的增加。不仅如此,给药后该药能够促进已缺血组织的血管再生,同时不断形成新的侧枝循环系统,对缺血后的神经细胞增殖分化起到显著抑制作用,从而达到保护与修复神经细胞的目的 [9-10]。
综上所述,依达拉奉与尤瑞克林联合治疗急性脑梗塞患者的疗效显著,价值颇高,建议积极推广。
参考文献:
[1]秦文欣, 姜美玲, 陈旭, 等.丁苯酞软胶囊联合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的研究[J].中国医药科学,2018(09):71-73.
[2]罗仕俊,叶龙彪.依达拉奉联合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观察[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8,18(03):64-66.
[3]胡燕军 .依达拉奉联合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塞 63 例临床疗效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19):118.
[4]邸雪健, 李娟, 陈国杰, 等. 依达拉奉联合尤瑞克林及亚低温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疗效研究 [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81):35-36.
[5] 邵少举, 王为民, 李渊明, 等.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塞的效果探讨[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4(09):158-159.
[6]黎才源, 梁银婷, 李上华,等.急性脑梗塞应用依达拉奉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的效果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8(02):259-260.
[7]陈梦梨 . 急救护理路径对急性脑梗塞静脉溶栓治疗效果的影响[J].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6(08):97-99.
[8]荆鸿雁.臭氧治疗对急性期脑梗塞血清谷氨酸浓度的影响研究[D]. 辽宁中医药大学,2013.
[9]陈耿.文拉法辛对急性脑梗塞后运动功能恢复作用的横向及纵向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2.
[10] 许献文, 余沛扬. 恩必普软胶囊联合早期康复训练治疗老年急性脑梗塞效果观察[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9,31(03):374-375.
《依达拉奉联合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塞效果及对患者神经功能影响观察论文》附论文PDF版下载:
http://www.lunwensci.com/uploadfile/2019/0108/20190108034457336.pdf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7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