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依伦平对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70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观察组口服依伦平,对照组口服氢氯噻嗪,治疗8周后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血压变化同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分别为94.3%和77.1%,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血压比对照组降幅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伦平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病较其单用氢氯噻嗪降压作用强;总有效率高;不良反应少。
关键词:依伦平;氢氯噻嗪;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
本文引用格式:李箫.依伦平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01):158+160.
0引言
原发性高血压(EH)是血压升高为主要的综合征,它是多数心脑血管疾病病因和危险因素,可引起靶器官心脑肾的结构与功能改变,最终导致它们的功能衰竭。其患病率和发病率随年龄增加逐年升高,严重时危及人类的健康。降压治疗对改善患者预后非常的重要。本研究观察依伦平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门诊诊治的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入选标准:符合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高血压协会制定高血压分级标准:舒张压90-110 mmHg,收缩压<180 mmHg;停用其他降压药物2周以上;并排除继发性高血压;肝肾功能异常;高血压伴心脑血管并发症及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类及利尿剂过敏者。将入选70例患者男40例,女30例;年龄38-60岁,病程1-20年。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两组患者年龄、血压、病程等临床资料有可比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
1.2方法。患者治疗前停用其他降压药2周后的血压值为治疗前血压。将观察组男21例,女14例,口服依伦平(每片含厄贝沙坦150 mg/氢氯噻嗪12.5 mg),每次1片,每天1次;对照组男19例,女16例,口服氢氯噻嗪12.5 mg,每天1次,2周后降压不理想加到25 mg,每天1次,以后不再加量。总疗程8周。血压是以平静休息坐位立式汞柱血压计测量右上臂肱动脉部位的血压,记录2次舒张压血压平均值为准。治疗期间嘱患者低盐低脂饮食,忌烟酒,门诊随诊。
1.3疗效评价标准。治疗结束后,按观察治疗后血压降幅的平均值进行分析。显效:舒张压降低≥10 mmHg,且血压降为正常,或舒张压降低≥20 mmHg。有效:舒张压降低<10 mmHg,但已降到正常或降低≥10-19 mmHg但未到正常;无效:未达到以上指标。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并了解患者发生不良反应[2]。
1.4统计学处理。计量数据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2.1两组治疗8周后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94.3%比对照组77.1%高,有统计学差异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治疗前后血压变化比较。两组治疗后血压较治疗前均降低,观察组的血压比对照组降幅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不良反应。治疗组有1例发生心慌,有1例发生头疼眩晕;对照组有2例发生心慌,有3例发生乏力,有1例发生皮疹。但均未影响患者治疗继续用药[3]。
3讨论
原发性高血压(EH)是多因素引起的,高血压的发病机制还没有统一的认识,现认为高血压的发病机制主要为肾性水钠潴留;交感神经系统活性亢进;肾素—血管紧张素一醛固酮激活等[4]。有研究显示,高血压控制水平与心脑血管病的发生率呈正相关,长期有效平稳降压可减少心脑肾等脏器受损,减少血管事件的发生。因此对高血压患者降压治疗就显得尤为必要。
氢氯噻嗪是一种噻嗪类利尿降压药。它是通过排钠减少血管壁细胞内Na+的含量,经Na+-Ca2+交换,使Ca2+减少,血管平滑肌舒张,从而对收缩血管物质去甲肾上腺素的反应性降低,还诱导血管壁产生扩血管物质;抑制肾小管对氯化钠的重吸收,增加远端小管与集合管Na+-K+交换,增加K+分泌;减少血液容量,增加醛固酮的分泌,使血清钾的水平降低[5-7]。
厄贝沙坦是一种强有力的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受体拮抗剂,阻止AngⅠ转化为AngⅡ;阻止AngⅡ的促心血管细胞增殖肥大而防止心血管的重构;对阻断血管紧张素转换酶1受体与AngⅡ结合有特异,使抑制血管收缩和醛固酮释放,起到降压和减少钾的排泄作用。
现临床常用单药降压治疗方法血压达目标较低,最新的高血压防治指南建议高血压药的联合治疗。有文献报告,单一用药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有效率仅50%-70%,当用量加大,不良反应会增大。因此现提倡小剂量降压药联合治疗高血压。依伦平是厄贝沙坦150 mg/氢氯噻嗪12.5 mg复方药物的联合,在治疗高血压患者既阻止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激活,又减少容量负荷,增强降压。还抗心肌重构、使心室肥厚一定的逆转,保护心脏的作用[8]。降低药物间的不良反应。本研究表明,观察组依伦平的总有效率94.3%,对照组单用氢氯噻嗪总有效率77.1%,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的血压比对照组降幅更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说明依伦平比单用氢氯噻嗪更理想,它不仅用药方便,患者依从性高,且不良反应发生少,所以它值得对轻中度高血压患者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47-249.
[2]赵瑛,黄璞,华小黎,等.厄贝沙坦与依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系统评价[J].中国药师,2015,18(7):1154-1159.
[3]刘蔚,李红云,李莹莹,等.80岁以上老年高血压住院患者临床特点分析[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3,32(2):138-141.
[4]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1,39(7):579-616.
[5]胡大一.2007年ESH/ESC高血压治疗指南——联合治疗是提高高血压控制率的重要策略[J].临床荟萃,2007,22(23):1673-1674.
[6]Dahlöf B,Keller S E,Makris L,et al.Efficacy and tolerability of losartan potassium and atenolol in patients with mild to moderate essential hypertension[J].American Journal of Hypertension,1995,8(6):578-583.
[7]Chobanian A V,Bakris G L,Black H R,et al.The Seventh Report of the Joint National Committee on Prevention,Detection,Evaluation,and Treatment of High Blood Pressure:The JNC 7 Report[J].Acc Current Journal Review,2003,12(4):31-32.
[8]Neaton J D,Jr G R,Prineas R J,et al.Treatment of Mild Hypertension Study.Final results.Treatment of Mild Hypertension Study Research Group[J].Jama,1993,270(6):713-72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70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