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血培养瓶配对使用有助于提高血培养阳性检出率。方法在患者抽取血培养时,将患者血液注入需氧瓶和厌氧瓶中,并用梅里埃Bact/ALERT 3D血培养仪器进行培养检测。结果在1993例送检血培养中,阳性标本为193例,占9.68%,其中仅需氧血培养阳性103例,占53.37%;仅厌氧血培养阳性20例,占10.36%,检出厌氧菌5例。结论需氧瓶厌氧瓶配对使用能够提高血培养的阳性率。
关键词:血流感染;血培养;需氧瓶;厌氧瓶
本文引用格式:陈璐.需氧瓶厌氧瓶配对使用有助于提高血培养阳性率[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02):181.
0引言
随着血流感染的患者增多,血培养的检查尤为重要[1]。我院推进血培养需氧瓶和厌氧瓶双瓶配对使用,来提高致病菌的检出率。现回顾性分析我院实施血培养双瓶配对使用后,血培养的情况。
1资料与方法
1.1标本来源
本院2018年7月至2019年6月的住院病人,有发热指征的患者,抽血即刻送检。
1.2仪器与试剂
仪器使用法国梅里埃公司ATBExpression半自动细菌鉴定仪及其配套的细菌鉴定、药敏相关试条、试剂。Bact/ALERT 3D血培养仪及其配套需氧、厌氧瓶。
1.3质控菌株
标准菌株购自江苏省临床检验中心,分别为大肠埃希菌ATCC25922、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粪肠球菌ATCC29212、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
1.4病原菌鉴定
当仪器报阳后,放在35℃、二氧化碳培养箱内孵育,18~24 h后上鉴定和药敏板条,经培养后用仪器读板,血培养经5 d未报警者为阴性。
2结果
2.1血培养的阳性率及其分布情况
我院的血培养送检数量和阳性率进行回顾性分析。在1993份需氧与厌氧配对送检的血培养中,阳性标本为193例,占9.68%。其中仅需氧血培养阳性103例,占53.37%,仅厌氧血培养阳性20例,占10.36%,见表1。
2.2厌氧菌培养的阳性率
在20例仅厌氧瓶阳性的标本中,培养出5例厌氧菌,占仅厌氧瓶阳性的25%,占总阳性的2.6%。
2.3CNS的检出和分布情况
我实验室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检出率较高,占阳性总数的37.3%。72例阳性标本中,有79.17%生长于需氧瓶中,有11例在双瓶中生长,见表2。
3讨论预与评价
血培养是血流感染等诊断的重要依据和唯一确诊手段,经国内外学者研究达成了共识,血培养推荐使用双侧双瓶[2]。但是我院现为单侧双瓶采血方式。在193例血培养阳性标本中,仅厌氧瓶为阳性者有20例,若只做需氧瓶,则漏检20例,漏检率为10.4%。若只用厌氧瓶采血,则漏检率高达53.37%。数据分析表明,仅做需氧瓶或者厌氧瓶都会对血流感染患者发生不同程度的漏诊,导致临床医生对于患者病情的误判、误诊,错失治疗良机。因此需氧瓶和厌氧瓶配对使用,可大大提高血培养致病菌的检出率。
近年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成为感染性疾病的致病菌之一,与赵旺胜等[3]研究相比,我院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检出率较高,占37.3%。经分析发现,单瓶(需氧瓶或厌氧瓶)报警检出CNS高达84.7%,远高出双瓶同时报警15.3%,单瓶血培养中检出CNS的很可能是污染菌。因此提醒临床医生,结合患者的临床状况和感染指标加以判断,如发热度数、白细胞指数、降钙素和超敏反应蛋白计数等。需氧瓶和厌氧瓶配对使用,可大大提高血培养阳性率。分析前的质量控制,微生物实验室应与临床共同完成监管,临床医师、护士、检验科微生物技师之间应加强沟通,提高标本送检数量,提升血培养标本阳性率,使检验科更好地协助临床进行合理有效的抗菌治疗,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治愈率,挽救病人生命。
参考文献
[1]王春雷,刘颖梅,黎斌斌,等.北京朝阳医院2008~2013年血培养阳性结果分析[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6,36(8):22-26.
[2]王玉蓉,李洋,王珏,等.血培养双侧双瓶临床应用的回顾性分析[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报),2014,34(10):1389-1391.
[3]赵旺胜,王珏,文怡,等.双侧双瓶血培养在临床应用的初步研究[J].临床检验杂志,2012,30(1):10-1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68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