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对辛伐他汀在脑血栓治疗中的疗效进行观察,以探究最佳临床用药方式。方法本次研究将选取治疗时间为2018年1月至2019-10于我院进行治疗的脑血栓患者,并将所有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前者治疗方式选为阿司匹林治疗(50例),后者治疗方式为阿司匹林联合辛伐他丁治疗(50例),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天数、切口感染术后出血、死亡率进行记录并比较;对两组患者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并记录比较颈动脉IMT值;对两组患者治疗前以及治疗一周期后的TG、TC、HDL-C、LDL-C的值进行测量并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后各项数据均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的实验结果存在对比差异性,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脑血栓实施辛伐他汀可显著增强治疗效果治疗,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程,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较高治疗价值。
关键词:辛伐他汀;脑血栓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疗效观察
本文引用格式:李红杏,石锴,周骏.辛伐他汀在脑血栓治疗中的疗效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8):200,203
0引言
脑血栓属于临床医学中脑梗死的一种,由于脑动脉主干或皮质支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增厚、管腔狭窄闭塞和形成血栓,引起脑局部血流减少或供血中断,脑组织缺血缺氧导致软化坏死出现局灶性神经系统症状[1]。若治疗不及时,将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目前我国因脑血栓死亡人数正呈上升趋势,需采取有效的手段维护患者的生命安全[2]。本文是为研究辛伐他汀在脑血栓治疗中的疗效,具体内容见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实验选取与本院进行治疗的脑血栓患者为研究对象,治疗时间选取为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共选取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其中实验组男性患者36例,女性患者为14例,年龄在49—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5.21±4.31)岁,病史:高血压患者10例,冠心病患者35例,高血脂患者5例;对照组男性患者37例,女性患者13例,年龄在50—7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6.81±4.92)岁,病史:高血压患者11例,冠心病患者34例,高血脂患者5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史等一般资料中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首先对两组患者进行相同的常规治疗措施,例如:调压、抗凝、降血糖、溶栓、脑部循环、抗血小板以及抗感染方式初步治疗[3]。对照组患者实施阿司匹林口服治疗,每次70mg,每日一次,为早饭后服用,服用周期为9个月;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以辛伐他汀口服治疗,每次20mg,每日一次,晚饭后服用,服用周期为9个月。
1.3观察指标
对治疗前与治疗后三个月、六个月、九个月的患者分别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颈内、颈外以及颈总动脉厚度进行测量,检测频率选为8MHz,记录颈动脉IMT值;利用酶法对两组患者治疗前以及治疗后9个月的TG、TC、HDL-C、LDL-C的值进行测量;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天数、切口感染、术后出血、死亡率等做记录,并将二者结果进行比较[4]。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实验数据资料统计采用SPSS 23.0统计软件进行,各组的计量资料和相关医学指标采用T检验,利用卡方检验计数资料。对两组之间的数据差异采用P值进行测量,当P<0.05时,说明组间数据对比具有可比性。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IMT值比较
对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3个月、6个月与9个月进行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的IMT值并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6个月、9个月实验组患者IMT值显著降低,对照组患者IMT值无显著变化,组间实验数据结果存在差异性(P<0.05)[5]。(详情见表1)。
2.2两组患者TG、TC、HDL-C、LDL-C的值进行比较
利用酶法对两组患者治疗前以及治疗后9个月的TG、TC、HDL-C、LDL-C值进行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数据并不存在差异,治疗后实验组患者数据均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数据存在差异性,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6]。(详情见表2)。
2.3两组患者的基本临床数据结果进行比较
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天数、切口感染、术后出血、死亡率进行记录,经对比发现,实验组患者的各项数据均优于对照组,实验结果存在差异性,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详情见表3)。
3讨论
脑血栓为常见的医学突发疾病,脑血栓形成原因主要是由脑动脉的硬化所导致的。能够致使动脉硬化的疾病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过度肥胖、吸烟、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等,多在患者睡眠时发生,患者会出现偏侧上下肢麻木无力,口外眼斜、含糊不清等临床症状[7]。辛伐他汀为降血脂类药物,治病原理抑制新生斑块与逆转斑块,达到改善患者脑动脉血管壁硬化症状的目的。阿司匹林属于抑制血小板生成类药物,并在抑制的过程中产生TXA2,缓解血管痉挛,达到治疗的目的。辛伐他汀还可对大脑神经以及血管起到保护作用,故更加适用于对脑血栓的治疗,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其具有降低血管狭窄或鼻塞的功能,降低脑内脂质过氧化反应,进而减少氧自由基,并起到强化氧化物歧化酶的模型结构稳定作用,进而保护脑血管[8]。
综上所述,辛伐他汀加以阿司匹林治疗脑血栓的效果优于单一使用阿司匹林治疗效果,另外辛伐他汀可加速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动脉粥样硬化状况,更适用于脑血栓的治疗,可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治疗中。
参考文献
[1]孟雄,王兮,郭芮伶.辛伐他汀对脂多糖诱导的急性肺损伤小鼠保护作用及对HMGB1/TLR4/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J].职业与健康,2019,35(11).
[2]王俊岗.辛伐他汀+阿司匹林治疗脑血栓的临床疗效观察及有效性分析[J].家庭医药.就医选药,2019(1).
[3]刘晓红.辛伐他汀在脑血栓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J].现代养生(下半月版),2019(6).
[4]胡俊,袁忠,熊国辉,等.BMSC_S靶向移植联合辛伐他汀对骨质疏松大鼠治疗效果的研究[C]//江西省中西医结合骨质疏松与骨矿盐疾病学术交流会,2018.
[5]郭彦耀.阿司匹林+辛伐他汀治疗脑血栓的临床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10).
[6]杨强哲,孙军德.辛伐他汀在脑血栓治疗中的疗效分析[J].健康之路,2018(2).
[7]邓介华.脑血栓应用辛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方案治疗的有效性研究[J].医药前沿,2018.
[8]吕雪飞.脑血栓治疗中辛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方案的应用与效果研究[J].健康之路,2018(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68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