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心理护理干预对异常妊娠患者分娩前后护理效果观察论文

发布时间:2020-10-26 10:36:50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观察异常妊娠患者分娩前后应用心理护理干预的护理效果。方法于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将选取的66例异常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的形式划分为对照组(n=33)和观察组(n=33)。其中,对照组为的常规护理,观察组为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SAS评分、SDS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前,通过对比患者SAS评分、SDS评分,发现观察组指标(90.23±1.85)、(88.45±2.44)和对照组指标(90.22±1.84)、(88.43±2.43)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66.34±1.34)、SDS评分(61.34±4.34)低于对照组(76.34±1.64)、(77.32±2.45),组间比对后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6.96%,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69.69%,组间比对后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予以心理护理干预异常妊娠患者,并在分娩前后有效应用,能对患者的不良情绪进行控制,促使患者治疗依从性的提升,也值得临床上的广泛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心理护理干预;异常妊娠患者;分娩前后;护理效果

本文引用格式:阎殊殊.心理护理干预对异常妊娠患者分娩前后护理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01):309-310.

0引言

异常妊娠主要是患者在妊娠过程中,存在不同程度的异常现象。临床症状表现为:出血、胎儿窘迫等症状,治疗中,患者因为心理状态的影响,无法有效维护妊娠结果。临床上,予以常规护理干预措施的应用还无法对患者的不良情绪进行控制,发挥的护理效果不显著,无法保证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所以,给予心理护理干预,能严格控制不良心理状态,也能获得良好的妊娠结局。本文中,基于对本文异常妊娠患者的分析,在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选取异常妊娠患者66例,探讨异常妊娠患者分娩前后应用心理护理干预的护理效果,具体研究如下。

\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我院选取异常妊娠患者66例,并在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将这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的形式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为33例。

纳入标准:患者自愿且同意本次研究;治疗依从性较高;患者年龄均在20岁以上,40岁以下。排除标准:病案资料不全患者;精神障碍患者。对照组:男性12例,女性21例,最小年龄23岁,最大年龄35岁,平均(27.63±2.34)岁。

观察组:男性13例,女性20例,最小年龄24岁,最大年龄36岁,平均(27.64±2.35)岁。通过上述对照组和观察组基本资料的比对分析,其存在的差异不显著(P>0.05)。

1.2方法。对照组:常规的护理干预。观察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具体措施为:护理人员要与患者积极、家属积极沟通。其中,要重点对患者的心理情绪以及变化情况详细监测,维护好护士和患者之间的关系。当患者遇到问题后,给予及时解答,避免患者在临床上存在更多疑惑。不仅如此,还需要引导家属、患者掌握好维护心理状态对妊娠的影响。确保患者在临床上能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促使心理方面的疏导,避免焦虑、抑郁情绪的增加,在这种情况下,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不仅得到增加,也会增强其护理满意度。不仅如此,患者也需要掌握母乳喂养的必要性,对患者积极指导,学会正确的喂养方式。也要为患者提供良好的休息环境,维护好患者的住院环境。还需要对患者家属提供合理的陪护时间、陪护频率等,确保患者在家属的积极鼓励和指导下,增强其身体机能。同时,护理工作人员也要根据患者的生活习惯、个人特点等,加强对病房环境的布置,并予以温和、耐心的态度和患者进行沟通,增强护理服务质量。也要详细探究患者的心理变化等,确保在适当的条件下给予心理关怀[1]。

1.3评定指标。临床上,基于焦虑量表和抑郁评分量表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抑郁情况进行评分,并给予指标情况的观察和分析。还需要观察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总分为100分,如果分数越高,则代表患者的心理状态越差。

1.4统计学分析。在本次研究中,所有的信息均采用SPSS21.0软件进行处理。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执行t数值检验,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行卡方检验,以此来判断统计学研究意义符合为P<0.05。

2结果

2.1患者的心理状态分析。护理前,通过对比患者SAS评分、SDS评分,发现观察组指标和对照组指标无明显差异
(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低于对照组,组间比对后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
 

2.2患者的满意度比对分析。如表2所示,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6.96%,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69.69%,组间比对后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
 


3讨论

基于本文的研究和分析了解到,异常妊娠产妇的心理状态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妊娠结局,其关系非常密切。为了能促使产妇顺利分娩,在进行护理工作中,要对产妇的不良心理与不合理情绪进行疏导和控制[2]。对于异常妊娠产妇来说,在进行分娩工作前期,常常表现为明显的焦虑、抑郁以及紧张等情绪,这些情绪在整体上较为复杂、严重,如果在临床护理未给予患者不良情绪的控制,将不利于产妇的身体健康,甚至严重也会影响胎儿的正常发育[3]。

通过多年临床的研究和分析,在常规护理方式下,增加心理干预措施,能对产妇的不良情绪充分掌握和理解,促使妊娠结局的良好实现。给予系统化的护理工作,在心理护理工作中,能对产妇的不良情绪进行充分掌握和了解,确保在护理人员指导下能积极配合,这样产妇护理中的主动性和依从性也得到稳步提升。同时,护理人员基于休息、饮食和运动等工作,也可以制定有效的护理方案,保证产妇在治疗中获得良好的舒适度,促使其不良情绪的控制和缓解。临床上,护理人员还需要将一些分娩的成功案例进行讲解,激发产妇的求生欲,避免产妇面对严重的心理压力[4]。在本文分析和研究中了解到,观察组患者增加心理干预措施后,其不良情绪得到控制,护理满意度逐渐增强,其结果值得本次的研究。综上所述,在异常妊娠患者分娩前后进行护理,予以心理护理干预措施的应用十分必要,在很大程度上,不仅能避免不良情绪的增加,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也有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增强临床护理效果。

参考文献

[1]高洁,李孟媛,胡俊伟,等.异常妊娠产妇分娩前后的心理护理体会[J].中国农村卫生,2016(16):64-64.
[2]姬圣芳.心理护理干预对异常妊娠患者分娩前后护理价值的体会[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7(18):10,26.
[3]吴红岩.异常妊娠产妇分娩前后的心理护理措施[J].母婴世界,2017(17):180.
[4]高芳.心理护理干预对异常妊娠产妇分娩前后不良情绪的影响[J].家庭医药,2017(11):25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6839.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