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合格原因分析及质量控制相关对策探讨论文

发布时间:2020-10-23 10:29:56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分析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合格原因分析及探讨其的质量控制的相关对策。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检验科接收的4385份微生物检验标本,复查核对找出其中的不合格检验样本。对不合格检验样本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分析不合格检验样本的类型和原因,并探讨质量控制的相关对策。结果4385份微生物检验样本中共有不合格检验样本141份,不合格率为3.22%,其中痰液样本47份、尿液样本34份、无菌体液样本11份,血液样本26份,粪便样本15份,分泌物样本8份。其中取样不规范、样本污染是造成痰液、血液以及无菌体液样本不合格的主要原因。送检不及时和样本污染是分泌物和尿液样本不合格的主要原因。而样本污染和条码错误是造成粪便样本不合格的主要原因。结论造成微生物检验不合格样本的常见原因包括取样不规范、送检不及时、样本污染等,需要从各个环节加强质量控制,以提高检验样本的质量,减低不合格率。

关键词:微生物;检验样本;不合格原因;质量控制

本文引用格式:侯昆.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合格原因分析及质量控制相关对策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05):147+150.

0引言

微生物检验是临床检查常用的检测方法。随着现代微生物检验技术的不断发展,检测仪器不断的更新,微生物检验样本的类型也不断增加,临床可检测疾病的范围也随之扩大[1]。微生物样本检验技术,有助于对疾病的早期进行明确诊断,并为患者的临床治疗和治疗效果评估提供参考依据[2]。微生物样本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到患者的诊断和后续治疗,其中检验样本不合格是影响微生物样本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的主要原因[3]。因此需要加强微生物检验的质量控制,以减少不合格样本,提高检验的准确性。为此,本研究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检验科接收的4385份微生物检验样本作为研究对象,以分析微生物检验样本不合格原因分析及探讨其的质量控制的相关对策。现汇报如下。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检验科接收的4385份微生物检验样本,样本来源主要包括痰液样本1091份、尿液样本995份、无菌体液样本683份,血液样本758份,粪便样本476份以及分泌物样本382份。

1.2方法。由专门的检验人员根据微生物检验相关的规章制度来对于受检的微生物检验样本进行复查核对,找出其中的不合格检验样本。对不合格检验样本的外观、检测分析、采集时间、送检时间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分析不合格检验样本的类型和原因。

2结果

2.1微生物检验不合格样本的分布情况。4385份微生物检验样本中共有不合格检验样本141份,不合格率为3.22%,其中痰液样本47份、尿液样本34份、无菌体液样本11份,血液样本26份,粪便样本15份,分泌物样本8份,见表1。

2.2微生物检验不合格样本的原因分析。经对微生物检验不合格样本的原因统计分析显示,其中取样不规范、样本污染是造成痰液、血液以及无菌体液样本不合格的主要原因。送检不及时和样本污染是分泌物和尿液样本不合格的主要原因。而样本污染和条码错误是造成粪便样本不合格的主要原因,见表2。

\
 
3讨论

微生物检验能为患者的诊断提供有效的参考信息,对于患者的治疗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而微生物检验样本采集和送检是检验的首道步骤,合格的微生物检验样本是保证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基本前提,但是目前微生物检验仍存在一定的不合格样本几率[4]。本次研究的4385份微生物检验样本中共有不合格检验样本141份,不合格率为3.22%,略高于韩淑娥等[5]人报告中的不合格率2.78%。不合格样本中痰液样本47份,占比最多达33.33%,其次尿液样本和血液样本的占比分别为24.11%、18.44%。取样不规范、样本污染是造成痰液、血液以及无菌体液样本不合格的主要原因。在留取痰液样本时,多数是患者自行留取,由于医护人员没有向患者详细阐述痰液样本采集的相关注意事项,导致患者操作不规范,甚至无法区分唾液和痰液,从而出现痰液样本的质量不合格[6-7]。另外在痰液培养过程中,由于检测人员培养操作的随意性强,容易出现样本感染。血液样本采集时容易出现采集时间不对、采集血量不足等操作不规范的情况。另外血液样本在培养过程中的污染问题一直都是临床难以解决的问题之一。而送检不及时和样本污染是分泌物和尿液样本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有研究显示,分泌物和尿液样本在留取后的1h内必须要送至实验室进行接种检验。而样本不按规定长时间放置或者在运送、接种环节等出现延误,均可能导致尿液和分泌物样本污染。造成粪便样本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样本污染和条码错误,分析这是由于护士在采集到样本时没有严格进行核查,导致条码贴错,另外由于粪便的采集时间相对较长,护工负责的科室也比较多,因此无法做到及时的送检,使得样本出现干燥、污染等情况。因此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加强质量控制:①加强医护人员微生物检验的专业培训。定期对检验科的医护人员进行知识和技能培训,尤其对于新进的人员要加强岗前培训,使其能熟练掌握微生物样本采集、送检、培养检验的相关步骤和标准[8-10]。②在采集样本前,要对患者充分进行口头宣教和动作示范,详细讲解样本留取的注意事项,指导协助患者留取合格的样本。③在收集样本后要尽量第一时间送至实验室进行检验,并建立规范的送检和接收制度,减少污染。对于不合格样本要及时退回,并标注原因,嘱咐科室进行重新采集和检验。

综上所述,造成微生物检验不合格样本的常见原因包括取样不规范、送检不及时、样本污染等,需要从各个环节加强质量控制,以提高检验样本的质量,减低不合格率。

参考文献

[1]舒玲,郭靓,罗岚,等.华西医院不合格微生物标本的特点分析及对策[J].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2):2360-2361.
[2]廖晓林.医院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合格原因分析及质量控制对策探讨[J].现代预防医学,2018,45(20):143-146.
[3]梅鲜艳.微生物标本检验质量控制的对策分析[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14(s1):116-116.
[4]黎七绮,张莉萍,王淑媛,等.微生物标本不合格原因分析及对策[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4,22(03):120-124.
[5]韩淑娥,孟芝君.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培养标本不合格的原因分析及解决对策[J].山西医药杂志,2013(23):1433-1434.
[6]张国英,夏学红.4605例临床微生物送检标本不合格原因分析[J].重庆医学,2013,42(9):1061-1062.
[7]梁训宏,吴劲松,程锦娥,等.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合格原因分析及质量控制对策[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32):186-188.
[8]黎从飞,周照华,杨永先.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合格原因分析及质量控制对策[J].医疗装备,2016,29(16):162-163.
[9]马海霞.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合格原因分析及质量控制对策[J].中国社区医师,2014(22):102-103.
[10]裘韶芳,塔娜.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合格原因分析及质量控制对策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25):41-4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6708.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