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微创手术治疗中少量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论文

发布时间:2020-10-23 10:24:05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微创手术治疗中少量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外科于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00例进行研究观察,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观察组患者实施微创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保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两周后均取得一定效果,但观察组患者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且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结论在中少量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治疗中利用微创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改善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有较高的使用价值,值得有效推广。

关键词:中少量脑出血;微创手术;疗效

本文引用格式:周肖东,林柏和,李志刚,等.微创手术治疗中少量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02):43,45.

0引言

高血压脑出血是神经外科最为常见的临床疾病[1]。头痛、恶心、呕吐、躁动等是脑出血常见的临床症状,中老年人较为多发[2]。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高血压脑出血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对人们的正常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医学治疗水平的不断革新,有效提高了此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3]。但由于发病群体的特殊性及病情的复杂性,有效治疗过程中并发症的发生率得不到有效的控制,会严重影响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4]。微创手术钻孔治疗中少量脑出血,能够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并更大程度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此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神经外科于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00例进行研究观察,对照组和观察组各有50例,对照组患者50例,其中男38例,女12例,年龄51~77岁,平均(59.6±7.1)岁;观察组患者50例,其中男38例,女12例,年龄52~75岁,平均(61.8±9.2)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以用作比较。

1.2排除标准和纳入标准

排除标准:(1)患者信息资料不全面;(2)既往有精神疾病患者;(3)不符合中少量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诊断者。纳入标准:(1)患者信息资料全面;(2)既往否认精神疾病患者;(3)符合中少量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诊断者。

1.3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保守治疗,予以患者心率、心律、血压、血氧、呼吸监护,给予患者止血、脱水、吸氧及必要时预防感染等保守治疗。

观察组患者除给予相应对症治疗并给予实施微创钻孔手术治疗,术前利用CT对患者的血肿腔进行定位,将血肿作为穿刺点,术中给予患者局部麻醉+心电监护,头皮切开后手摇钻钻孔至硬脑膜,切开硬膜后缓慢将引流管放入血肿腔,固定引流管后对血肿进行缓慢少量抽吸血肿约5~10 mL,抽吸的过程中要将压力控制在适度范围,避免二次出血的发生。后将引流管固定,保证引流袋规范连接并辅料包扎,于第二日给予患者血肿腔注射注射用尿激酶(规格:10万U;国药准字H42021792;武汉人福药液有限责任公司)3~5万U,尿激酶注射后给予引流管夹闭2 h后开放。给予定期复查头颅CT,根据患者颅内血肿残余情况给予决定是否继续注入尿激酶,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1.4观察标准

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1)两组患者2周后生活能力的对比,利用ADL量表对患者的生活能力进行测评。(2)两组患者1周后血肿残余量的对比。

1.5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 17.0软件中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t和2检验,P<0.05表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2周后生活能力的对比


通过两组患者2周后生活能力的对比发现,观察组患者明显优于对照组,且组间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详见表1。

\
 

2.2两组患者2周后血肿残余量(<10 mL)的对比

通过对两组患者2周后血肿残余量的对比发现,观察组患者明显低于对照组,且组间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详见表2。


\
 

3讨论

中少量高血压脑出血是较为常见的并发症,此疾病的致死率及致残率均较高,同时也是部分疾病的诱病因素[5]。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发病率逐年上升,对于老年人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同时随着当前医学治疗水平的不断革新,有效的提高了此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但治疗过程中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造成严重的影响[6]。为进一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更为有效的治疗方式受到了诸多的关注。

目前临床对于患者的治疗一般以保守治疗为主,结合对患者的具体发病状况进行分析并予以治疗,能够取得一定的疗效,但是并发症的发生率依旧得不到有效的控制,严重影响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针对这一点,微创手术治疗受到了诸多的关注。在中少量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运用微创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微创手术的创伤性小、操作简便,有效治疗过程中能够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能够弥补常规治疗方式的不足[7],提高中少量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能力[8]。本研究显示,在中少量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利用微创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生活能力,提高临床治疗效果。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且经治疗后观察组的血肿残余率要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P<0.05),差异明显,可进行比较。

综上所述,在中少量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运用微创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生活能力,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避免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有较高的使用价值,值得有效推广。

参考文献

[1]钟军.中少量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30):5783.
[2]唐霍全,芦戬.不同颅内压监测模式在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体会[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8,18(4):79-81.
[3]孙红星,闫忠军,韩繁龙,等.传统开颅手术、显微镜下微创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分析[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7,17(28):5497-5500.
[4]司马义·依迪热斯,董兴红,王春霞,等.神经内镜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与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综合临床,2017,33(4):349-352.
[5]连成章.两种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对比[J].医药论坛杂志,2018,39(3):136-138.
[6]顾正磊.用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效果探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7,15(13):38-39.
[7]Zhang J,Lu S,Wang S,et al.Comparison and analysis of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and craniotomy in the treatment of 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J].Pakistan Journal of Medical Sciences,2018,34(3):578-582.
[8]Afreen S,Rishtha A,Swathi P,et al.A prospective,parallel group,open label,observational study to compare efficacy and feto-maternal outcomes in treatment of pregnancy induced hypertensive patient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production,Contraception,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2018,7(6):256-26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6706.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