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透析期间体重增长率与透析充分性的关系。方法采取回顾分析的方法,以我院于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88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尿素清除指数spKt/V(透析充分性)与透析期间体重指数、透析体重下降率、干体重、体重增长率、体重增长、超滤量间的关系。结果透析充分性与体重指数、干体重负相关(P<0.01),透析充分性与体重下降率、体重增长率正相关(P<0.05),透析充分性与透析期间体重增长及超滤量不相关(P>0.05)。结论不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体重增长限制存在差异,透析期间患者需维持身体质量指数(BMI)处于正常范围内。
关键词:透析;体重增长率;透析充分性
本文引用格式:胡薇.透析间期体重增长率与透析充分性的关系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05):97-98.
0引言
血液透析可提高肾脏终末期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各类并发症发生率[1],提升预后效果。现阶段临床关于透析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血流速度、透析时间、超滤量、透析器类型对于透析充分性的影响,本次研究以我院收治的88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透析期间体重增长率与透析充分性的关系。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采取回顾分析的方法,以我院于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88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54例,女34例;年龄为36-78岁,平均为(52.16±15.48)岁,患者透析次数为22864次,其中糖尿病肾病21例,慢性肾小球肾炎49例,高血压肾硬化18例,88例患者近3个月内无心力衰竭、恶性肿瘤、重度感染等临床症状,血肌酐水平均低于707μmol/L。
1.2方法。全部患者均行常规血液透析,将透析器及全部管路使用肝素盐水冲洗,选取患者成熟的动静脉内瘘,透析频率为3次/周,每次透析时间为5 h。本次研究选取的透析器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膜透析器,内毒素检测低于0.5 EU/mL,电导度为3μs/cm,使用透析液为碳酸氢盐透析液,碳酸氢根32 mmol/L,钠138 mmol/L,钙1.5 mmol/L,透析液流速控制在500 mL/min,血流量为250 mL/min,透析温度为36℃。
1.3评价标准。测量患者身高、体重,制定患者超滤量、干体重。经由患者动静脉内瘘,透析前抽取血液,并检测尿素氮,透析完成后经由动脉端抽取血液,检测尿素氮。依据尿素消除指数计算血液透析的充分性,计算公式为-ln
(R-0.008t)+(4-3.5R)×UF/W,W为透析后体重,t为透析时间,R为透析后与透析前尿素氮数值之比。计算身体质量指数(BMI),透析期间体重增长及增长率(IDWG、IDWG%),计算公式为透析前体重与干体重之差,计算透析期间体重下降率,分析分析尿素清除指数spKt/V与透析期间体重指数、透析体重下降率、干体重、体重增长率、体重增长、超滤量间的关系。
1.4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使用%表示,检验方法为χ2检验,计量资料使用±s表示,检验方法为t检验,数据分析比较使用的统计学软件为SPSS 22.0,P<0.05表明统计学分析具有实际意义。患者全部资料行正态性检验,正态分布资料使用Perason法,非正态分布资料使用Speraman法。
2结果
经正态分布分析,88例患者干体重、身体质量指数属非正态分布资料,中位数计算结果分别为61.9(51.5,64.9)kg、22.4(19.7,25.2)kg/m2,透析期间体重增长及增长率、超滤量、透析体重下降率、透析充分性属于正态分布资料,数值分别为(3.38±1.27)kg、(5.0±4.9)%、(3.44±1.08)L、(0.04±0.01)%、1.47±0.35L,透析充分性与体重指数、干体重负相关(P<0.01),透析充分性与体重下降率、体重增长率正相关(P<0.05),透析充分性与透析期间体重增长率及超滤量不相关(P<0.05),见表1。
3讨论
临床评估透析充分性主要采用尿素清除指数,该指数能够准确反映出透析中尿素清除容积占水的比例,作为一种独立因素影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长期生存率[2]。透析期间体重增长主要代表了患者两次透析间隔时间段内水、盐等物质的摄入量,反映出患者治疗依从性及食欲。体重增长率代表体重增长与干体重的比例,通过对上述指标的临床分析,排除了干体重对透析间体重增长的影响。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透析充分性与体重指数、干体重负相关,透析充分性与体重下降率、体重增长率正相关,透析充分性与透析期间体重增长率及超滤量不相关。透析期间体重增长及增长率过高,主要原因与患者透析期间盐或水的摄入量过高有关,也与患者过于消瘦有关。透析充分性与干体重增长成正比[3],主要原因为大部分血液透析患者透析期间体重增长量即为超滤量,在超滤量单位质量增长的情况下,溶质清除率同步增加,进而引发透析充分性增加。
本次研究中,身体质量指数主要反应出患者身体的胖瘦程度及营养情况,其具体数值与人体脂肪含量及肌肉容积有关。部分年轻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身体质量指数过高或过低会导致死亡风险增加,主要原因为患者肌肉脂肪容积越大,体内代谢垃圾数量越多,机体固定时间清除毒素量降低,尿素分布容积扩大,各类代谢垃圾长期在体内积累,必然导致患者食欲减退及酸碱代谢平衡紊乱,蛋白过量分解及蛋白供应量不足会引发尿素产生量增加[4]。
临床研究表明,维持性血液透析后,高体重指数患者透析后体重增长率降低趋势显著,低体重指数患者透析后体重增长率增加。高体重指数患者透析后体重增长率降低的原因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由于体内代谢毒素长期积累,食欲必然降低,蛋白质等营养物质摄入量不足导致患者严重营养不良。同时,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理压力较大,精神状态不佳,胃肠道存在不良反应其中酸中毒等临床症状会导致患者出现蛋白质分解代谢作用增强。血液透析治疗能够纠正患者体内电解质紊乱、纠正酸中毒,清除体内毒素,如透析补充,无法实现对患者食欲改善的效果,胃肠道症状也无法得到有效的缓解,恶液质成为部分患者死亡原因。在透析过程中会导致肽类及氨基酸损失,微量元素及水溶性维生素也会出现损失,蛋白分解加速[5]。低体重指数患者透析后体重增长率增加主要原因与水肿等疾病有关,患者肌肉容积并为出现实质性增加,部分低体重指数患者营养不良严重,对透析效果会产生不利影响。
由此可知,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需对体重质量指数合理控制,使其处于正常范围之内,对水摄入量的控制应当以不影响血压为主要标准。同时,本次研究选择样本数量不足,缺乏同类医疗机构数据对比,透析期间体重增长率与透析充分性的关系尚需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王蕾.激励式健康教育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干体重达标率及生活质量的中的应用研究[J].当代医药论丛,2019,17(05):244-245.
[2]吴静,何平红,唐昕,等.透析前注射左卡尼汀对透析耐受性差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蛋白质能量消耗及钙磷代谢的改善状况分析[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8,38(11):1090-1093.
[3]李佳,庄乙君,李军,等.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对老年终末期肾脏病患者预后的影响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8,17(16):1772-1775.
[4]刘琼,李春芝,高占红.小剂量左甲状腺素钠片对维持性血液透析PEW并低T3综合征患者营养状态及并发症的影响[J].河北医药,2018,40(11):1701-1703+1706.
[5]王锐.高通量血液透析联合尿毒清颗粒对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25):90-9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66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