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新生儿黄疸的早期护理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期间18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90例患儿;对照组采取常规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则给予早期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7.78%(88/90),对照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2.22%(83/90),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黄疸消退时间、住院时间、胎便正常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结论对新生儿黄疸患儿实施早期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有效率,加快黄疸消退时间,减少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新生儿黄疸;护理方法;临床效果
本文引用格式:宋丹丹,胡贵华.探讨新生儿黄疸的早期护理方法及临床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9):370.
0引言
新生儿黄疸也叫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时期最常见的病症之一,主要是由于新生儿时期血清胆红素浓度过高,从而诱发皮肤、巩膜、黏膜等出现黄染。调查显示,大约60%的足月新生儿和80%的早产儿会出现黄疸[1]。大部分黄疸在自然情况下可以自行消退,但如果长时间不消退,新生儿处于高浓度胆红素情况下,就会损害到新生儿的神经系统,严重者会危及到胎儿的生命安全。临床上对于新生儿黄疸的治疗除了使用药物、光疗外,给予必要的护理干预也是具有促进病情恢复的作用,提高治疗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自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期间18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经临床确诊为黄疸患儿;排除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畸形患儿及含有感染性疾病患儿。其中男患儿107例,女患儿73例;其中113名患儿为自然娩出,67名患儿为剖宫产;日龄范围1天~24天,平均日龄(2.28±3.5)天;体重范围2.6kg~4.1kg,平均体重(3.08±1.3)kg。将本组患儿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90例患儿,两组患儿在一般资料对比上无显著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儿采取常规方法进行护理,主要包括清洁患儿,严密观察患儿生命体征,为患儿称量体重等。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早期干预护理方法,具体为:①光照护理。定期为患儿实施光照,照射前必须将光疗箱消毒处理,调节温度至30°左右,光照时间设定在6小时左右;在光照过程中需使用黑布巾将患儿的眼睛及私密部位遮挡起来,头偏向一侧开始光照。在此过程中,医护人员必须严密监测患儿的生命体征状况,对患儿进行触觉上的抚慰,以免患儿在光照过程中受到惊吓。同时注意通风问题,保障保温箱处于恒定状态;可采取静脉或口服的方式补充患儿缺失的水分,预防不良反应[2]。②排便护理。观察患儿胎便时间,颜色,排便量,若患儿胎便未在24小时内排出,可采取按摩患儿肛门的办法加速排便。③抚触护理。每天为患儿实施抚触护理,按照先头部、胸部、腹部,后四肢、背部的顺序对患儿实施抚触,每次时间在15分钟为宜;通常选择患儿游泳或沐浴后进行抚触。值得注意的是患儿腹部按摩,要采用娴熟的护理技巧对患儿腹部进行按摩。④游泳护理。新生儿在出生1天后可在喂奶1小时后游泳,每次15分钟,每天2次。主要作用是通过恒定的温度刺激和水波的按摩作用,使患儿的皮肤及毛细血管得到扩张,促进患儿血液循环及新陈代谢,水中活动会对神经系统产生间接性刺激作用,进而增加胃泌素和胰岛素的分泌量,提高患儿的吸收和消化功能,加快肠蠕动[3]。排便次数及排便量增加会降低体内胆红素水平,促进患儿黄疸消退。
1.3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计数资料采用2检验,以率表示;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采用平均数±标准差表示。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有效率对比
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7.7%(88/9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22(83/90),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各项观察指标对结果
观察组患儿在各项观察指标上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详见表2。
3讨论
新生儿黄疸是临床上非常常见的一种现象,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生理性黄疸可不经治疗自行消退,而病理性黄疸则会对患儿的脑部、神经系统造成伤害,降低新生儿的生存质量。临床认为新生儿黄疸可通过新生儿排便促进胆红素代谢物的排出,促进病情好转,因此在治疗黄疸时,必须确保新生儿排便功能。本文对新生实施早期护理,其中游泳护理是通过提高新生儿胰岛素和胃肠道激素的分泌,提高肠蠕动效率,进而促进排便,减轻黄疸症状及危害[4]。光疗护理是为了在光疗过程中及时发现患儿可能出现的异常,以便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有助于提高光疗的实际治疗效果。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首次排便时间,胎便正常时间、黄疸消退时间及住院时间上,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充分表明对新生儿黄疸患儿采取早期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促建患儿康复,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杨金荣.新生儿黄疸护理中早期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J].健康大视野,2019,(9):179-180.
[2]仲辰子.在新生儿黄疸护理中早期护理干预的应用[J].饮食保健,2019,6(18):121.
[3]胥翠,王丽萍,田清,等.早期护理干预对新生儿生理性黄疸影响的临床观察[J].饮食保健,2019,6(35):196.
[4]闫红.早期综合护理对新生儿黄疸的预防效果分析[J].系统医学,2019,4(12):147-14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66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