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探讨人工肝血浆置换、胆红素吸附治疗对重症乙型肝炎 患者临床效果论文

发布时间:2020-10-22 11:30:02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人工肝血浆胆红素吸附治疗对重症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40例重症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20例患者进行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为置换组,20例进行胆红素吸附治疗的患者为吸附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肝功能指标变化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置换组患者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和肌酐(SCr)的水平明显低于吸附组,白蛋白(ALB)明显高于吸附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吸附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对重症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治疗效果好,可以改善患者的肝功能,但是不良反应比较多。

关键词:人工肝血浆胆红素吸附治疗;重症乙型病毒性肝炎;治疗效果;不良反应

本文引用格式:杨树峰.探讨人工肝血浆置换、胆红素吸附治疗对重症乙型肝炎患者临床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03):129,131.

0引言

乙型病毒性肝炎主要是由于肝细胞大量坏死,导致肝脏的排泄、排毒和生物转化等功能严重障碍[1]。人工肝可以通过体外循环装置帮助净化患者的血液,解毒并补充有益成分。胆红素吸附可以帮助清除患者血液当中的有毒物质,提供稳定的内环境,促进肝功能的恢复[2-3]。本研究主要探讨人工肝血浆胆红素吸附治疗对重症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治疗效果,具体报告如下。

\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2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40例重症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20例患者进行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为置换组,20例进行胆红素吸附治疗的患者为吸附组。置换组患者男性12例,女性8例;年龄31~64岁,平均(49.53±3.14)岁。吸附组患者男性11例,女性9例;年龄32~63岁,平均(49.57±3.83)岁。纳入标准:患者的年龄均大于30岁;患者对治疗方式的不同了解,同意进行研究;研究经过本院病理委员会同意。排除标准:患者患有恶性肿瘤;患者是由于其他原因导致的肝损害;患者患有免疫系统疾病。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和性别等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的抗炎、保肝和纠正电解质平衡等治疗。置换组患者进行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血浆置换前常规抗过敏治疗,地塞米松10 mg静脉注射,葡萄糖酸钙40 mL稀释后缓慢滴注。患者的血管通路采用股静脉,采用血浆置换机,引出患者的血液,将血浆和细胞成分进行分离,除去致病物质、代谢产物等物质,采用新鲜或者冰冻血浆作为置换液,2500~3400 mL/次,每周治疗1~2次,2~3 h/次,连续治疗2周。

吸附组患者胆红素吸附治疗,在进行吸附之前,要进行肝素钠抗凝,血流量为100~110 mL/min,血浆分离的速度为30 mL/min,血浆处理量为1.8 L/h,吸附时间为2~3 h,等到患者的血浆灌流量达到3.5~6.0 L,撤去胆红素吸附器,每周进行1次,连续治疗2周。

1.3观察指标

(1)肝功指标:在患者治疗前晨起空腹抽取静脉血3 mL和治疗后立即静脉抽取静脉血3 mL,静置30 min,
3000 r/min离心10 min,离心半径为8 cm,分离血清。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患者血清当中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 Transferase,ALT)、白蛋白(Albumin,ALB)、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和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的水平。

(2)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包括皮疹、麻木抽搐、畏寒和感染,记录患者例数,计算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统计数据采用SPSS 20.0展开整理分析,2用于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计量资料以(±s)表示,t用于检验计量资料,检验数据符合正态分布,检验结果显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的肝功能指标变化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ALT、ALB、TBiL和SCr的含量差异不明显;治疗后,置换组患者的ALT、TBiL和SCr的含量明显低于吸附组,ALB明显高于吸附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见表1。


\
 


2.2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吸附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置换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见表2。


\
 

3讨论

重症乙型病毒性肝炎的发病机制比较复杂,具有很高的死亡率,患者的血液当中含有大量的炎性因子,胆红素聚集,会进一步加重肝功能的损害[4]。

本研究主要探讨人工肝血浆胆红素吸附治疗对重症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治疗效果。研究结果显示,置换组患者治疗后的ALT、TBiL和SCr的含量明显低于吸附组,ALB明显高于吸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置换组,说明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可以帮助提高患者的肝功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原因可能是人工肝血浆置换可以将血浆引出体外,补充置换液,清除毒素[5-6];减少对肝细胞的损害,帮助肝细胞再生,恢复肝功能,清除有害物质,改善内环境,清除炎性介质,有效的提高患者的肝功能;胆红素吸附可以清除患者血液当中的炎性因子、有毒物质和胆红素,但是不良反应发生较多,对肝功能的改善作用不及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7-8]。

综上所述,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对重症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治疗效果好,可以提高患者的肝功能,减少不良反应,具有很高的利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郭建英,陈泠忻,杨蕊西,等.人工肝血浆胆红素吸附治疗重症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19,26(1):62-64.
[2]王培培,李凯.人工肝血浆置换联合胆红素吸附治疗重症肝炎患者的临床效果[J].慢性病学杂志,2018,19(8):149-151.
[3]李瑾瑜,唐业莹,覃宗蕙.血浆置换联合血浆胆红素吸附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肝衰竭的疗效及安全性[J].新乡医学院学报,2018,35(6):490-494.
[4]王云,戚应杰,岳莉,等.人工肝血浆置换与胆红素吸附联合治疗重症肝炎后患者肝功能及HBV-DNA水平变化[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7,14(5):643-644.
[5]甘玉萍.人工肝(血浆置换+胆红素吸附)联合治疗重型肝炎、肝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12):141.
[6]张文凤.人工肝血浆置换联合分子吸附系统对重症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内毒素、细胞因子清除和肝功能的影响[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18,25(6):113-116,167.
[7]白建蓉.人工肝血浆置换术对50例重型乙肝患者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水平的影响分析[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8,15(2):44-47.
[8]张宝文,阳学风,罗湘俊.双重血浆吸附、胆红素吸附及血浆置换治疗肝衰竭的疗效比较[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6,26(12):103-10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6600.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