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脊柱内固定术后早期切口深部感染的治疗策略及效果。方法所有研究对象均来自我院在2017年10月到2019年10月收治的脊柱内固定术后早期切口深部感染患者,共计纳入本研究3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均15例;一组是对照组,进行传统换药治疗;一组为研究组,进行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治疗。评价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的相关数据,比较两组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结果进行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治疗患者的治疗的总有效率(93.33%)高于进行传统换药治疗患者的总有效率(80.00%),两组患者逐渐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进行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治疗患者的平均换药次数、抗生素使用时间、伤口愈合时间、平均住院费用均优于进行传统换药治疗的患者,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患者对进行传统换药治疗的满意度(73.33%)比对进行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治疗的患者(93.33%)低,两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脊柱内固定术后早期切口深部感染应积极处理,选择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治疗可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减少平均换药次数、抗生素使用时间、伤口愈合时间、平均住院费用等,且安全性高,有较高的治疗效果,对患者的康复起到了关键作用,值得推广。
关键词:脊柱内固定术;早期切口深部感染;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
本文引用格式:曹春生.探讨脊柱内固定术后早期切口深部感染的治疗策略及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03):152-153.
0引言
切口深部感染是脊柱内固定术的并发症,后果严重,会加重脊柱畸形等,延长了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了患者的死亡率,不利于患者的预后[1]。为探讨脊柱内固定术后早期切口深部感染的治疗策略及效果,本研究将我院在2017年10月到2019年10月收治的脊柱内固定术后早期切口深部感染患者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所有研究对象均来自我院在2017年10月到2019年10月收治的脊柱内固定术后早期切口深部感染患者,共计纳入本研究3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均15例;其中对照组男8例,女7例;年龄30~70岁。研究组男8例,女7例;年龄30~70岁。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P>0.05),有可比性。
1.2纳入标准
经确诊为脊柱内固定术后早期切口深部感染患者;自愿住院接受治疗者;意识清楚;能配合治疗。
1.3排除标准
切口内渗出液培养阴性;精神障碍患者;患有感染性疾病;恶性肿瘤;因特殊情况不能坚持治疗;临床检查资料不齐全;前路手术病例;营养不良。
1.4方法
给予所有患者抗生素治疗,并对患者进行清创术,彻底清除脓性分泌物等,用双氧水冲洗;对照组进行传统换药治疗;严格按照无菌操作换药,观察患者情况[2]。研究组进行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治疗,安装负压封闭引装置,引流管接负压引流,术后用顺利盐水冲洗。当炎性指标恢复正常,则可进行缝合[3-4]。
1.5观察指标
评价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研究组两组患者的治疗的相关数据,例如平均换药次数、抗生素使用时间、伤口愈合时间、平均住院费用等。比较两组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
1.6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统计处理,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分别用t和2检验,并分别用(±s)和(%)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评价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研究组患者的治疗的总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80.00%),两组患者逐渐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具体见表1。
2.2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的相关数据
研究组患者的平均换药次数、抗生素使用时间、伤口愈合时间、平均住院费用均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详细情况见表2。
2.3比较两组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
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73.33%)低于研究组患者的满意度(93.33%),两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具体内容见表3。
3讨论
内固定术是一种用金属螺钉等物将断骨连接起来的手术,可使骨折复位,效果较好,但易引起切口感染[5]。手术时间、手术创伤等都会引起切口深部感染,革兰阳性菌是引起脊柱手术感染的常见病原菌[6]。切口深部感染表现为红肿、脓性渗出等,不仅严重阻碍了伤口和骨折愈合,还会导致患者切口部位疼痛突然加重、降钙素原增高、电解质紊乱等[7]。
目前为止,脊柱内固定术后早期切口深部感染的治疗都会用到抗生素,此外还需要对患者采取彻底清创、冲洗等措施,保留内固定系统[8]。感染确诊后需尽快实施清创手术,清除内固定物表面细菌所形成的假膜,以免感染范围扩大、脊柱不稳等情况,影响治疗效果。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可提高手术效果,促进切口深部感染的愈合,降低抗生素的使用量,减少患者的痛苦。
研究显示,进行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治疗患者的治疗的总有效率(93.33%)高于进行传统换药治疗患者的总有效率(80.00%),两组患者逐渐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进行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治疗患者的平均换药次数、抗生素使用时间、伤口愈合时间、平均住院费用均优于进行传统换药治疗的患者,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患者对进行传统换药治疗的满意度(73.33%)比对进行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治疗的患者(93.33%)低,两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对脊柱内固定术后早期切口深部感染应积极处理,选择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治疗可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减少平均换药次数、抗生素使用时间、伤口愈合时间、平均住院费用等,且安全性高,有较高的治疗效果,对患者的康复起到了关键作用,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Jiang GQ,Liu YH,Chen DY,et al.Analysis of delayed infection of proximal junctional zone after posterior spinal internal fixation and its treatment strategy[J].China journal of orthopaedics and traumatology,2018,31(4):368-372.
[2]罗学勤.外固定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累及干骺端的青少年胫骨远端骨折的疗效观察[J].中国基层医药,2018,25(21):2747-2749.
[3]甘良雨,谢昆,温冰.创面负压治疗联合背阔肌肌瓣逆行翻转技术在治疗脊柱内固定术后深部感染中的应用[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18,20(2):147-151.
[4]Ma LT,Yang Y,Liu H,et al.Modified incision to prevent the postoperative spinal lateral angulation in surgery via anterior approach for lumbar fracture[J].China journal of orthopaedics and traumatology,2018,31(11):1049-1053.
[5]刘臻,李劼,赵志慧,等.重度神经肌源性脊柱侧凸伴骨盆倾斜三种内固定模式的比较研究[J].中华骨科杂志,2018,38(4):193-203.
[6]王浩磊,赵丽.抗生素缓释系统治疗创伤后及内固定相关骨感染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执业药师,2017,14(6):13-16.
[7]苏新磊,李爱霞,张桂莲,等.脊柱内固定术后早期切口深部感染的诊治探讨[J].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2019,7(3):39-43.
[8]薛德挺,李杭,潘志军,等.下肢长骨骨折髓内钉固定术后早期和迟发骨感染的处理[J].中华骨科杂志,2018,38(9):556-56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65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