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目的 对微创脊柱创伤手术治疗脊柱创伤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 将 50 例脊柱创伤行手术治疗的患者设为我院本次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意愿,将其分为两组,本研究将分别命名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各 25 例患者, 并分别给予其微创手术治疗和常规治疗照组患者,对其临床情况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实验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70.3±8.7)min 和(108.6±10.3)min,术中出血量为(109.5±5.3)mL 和(257.6±7.8)mL, 住院时间为(9.8±1.6)d 和(14.6±2.2)d,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对照组的发生率分别为 12.00% 和32.00%,差异显著,P< 0.05。结论 针对脊柱创伤患者来说,对其展开治疗工作,将微创脊柱创伤手术方法进行应用,其效果较为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有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关键词: 脊柱创伤;手术治疗;微创手术;临床治疗效果
本文引用格式:杨健 . 微创脊柱创伤手术治疗脊柱创伤的效果观察 [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97):56.
0引言
将 50 例脊柱创伤行手术治疗的患者设为我院本次研究对象,通过对比不同手术方法的应用效果,探究微创脊柱创伤手术治疗方法的应用有效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将 50 例脊柱创伤行手术治疗的患者设为我院本次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意愿,将其分为两组,本研究将分别命名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各 25 例患者,其中, 实验组的 25 例患者中,其男 14 例, 女 11 例;平均年龄为(45.68±4.56)岁。而对照组患者中男 15 例,女 10 例;平均年龄为(46.59±4.87)岁。在将统计学方法进行应用的情 况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性不显著,表示为 P> 0.05, 两组患者能够进行比较。
1.2治疗方法。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给予实验组患者微创手术治疗,方法如下:指导患者取仰卧位,给予患者进行全身麻醉,于 C 臂机下在患者的椎弓根外侧缘作一切口, 使患者的最长肌和多裂肌能够得到分离;对患者的软组织进行扩张之后,为患者安放工作通道;将椎弓根螺钉拧入,植入钉棒之后对骨折部分进行复位;若患者病情过于严重,则应通过工作通道给予患者进行全椎板开窗手术,将椎体后缘的骨折进行复位。
1.3统计学分析。我院本次研究全部数据采用 SPSS 19.0 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 % 表示和 χ 2 检验,计量资料采用( ±s)表示和 t 检验。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对比。表 1 显示,实验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70.3±8.7)min 和(108.6±10.3) min,术中出血量 为(109.5±5.3)mL 和(257.6±7.8) mL,住院时间为(9.8±1.6)d 和(14.6±2.2)d,差异显著, P< 0.05。
2.2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表 2 显示,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人数为 3(12.00%)例,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人数为 8(32.00%)例,差异显著,P< 0.05。
3讨论脊柱创伤患者普遍具有发病急且病情严重的特点,患者发生脊柱损伤的主要原因为车祸和高处坠落 [1],其能够对患者的脊柱功能造成严重的影响,对患者进行治疗,以重建脊柱结构、恢复脊柱功能为主要目的[2]。给予患者进行手术治疗, 就是通过手术的方式为患者进行脊柱床的修正,目前有传统手术和微创手术两种手术方式 [3]。
研究显示,实验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70.3±8.7)min 和(108.6±10.3)min,术中出血量为(109.5±5.3)mL 和(257.6±7.8)mL,住院时间为(9.8±1.6) d 和(14.6±2.2)d,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对照组的发生率分别为 12.00% 和 32.00%,差异显著,P< 0.05。
综上所述,针对脊柱创伤患者来说,对其展开治疗工作, 将微创脊柱创伤手术方法进行应用,其效果较为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有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殷国超 , 顾大伟, 邹双伟. 微创脊柱创伤手术治疗脊柱创伤的效果观察[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18(21):89-90.
[2]阿里木江阿布都热合曼 , 艾尼瓦尔库尔班. 微创脊柱创伤手术治疗脊柱创伤的效果观察[J]. 中国实用医药 ,2016,11(16):70-72.
[3]张志祥. 微创手术治疗脊柱创伤的效果观察 [J]. 现代医药卫生,2017,33(02):274-275.
《微创脊柱创伤手术治疗脊柱创伤的效果观察论文》附论文PDF版下载:
http://www.lunwensci.com/uploadfile/2019/0104/20190104034327853.pdf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657.html